创作声明:本文是根据历史内容所编,文中有关细节可能有所改动,请勿与现实关联,敬请各位理性阅读!

说起中国的四大名著,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详,而其中的《红楼梦》更是四大名著之首!

它不仅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更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聊一聊这部文学巨著的作者—清代作家曹雪芹!

曹雪芹活着的时候名气不大,也没做过大官,因此关于他本人的资料少之又少,倒是他的长辈留下了相对详细的历史记录。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曾经以钦差身份任江宁织造,他的曾祖母孙氏,是康熙小时候身边的八个保姆之一,生前更被诰封一品夫人!

他的祖父曹寅,做过江宁织造兼巡盐御史兼通政使,官居三品,他的父亲曹颙,也曾经以钦差的身份任江宁织造。

他的一个姑姑,更是嫁给了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八世孙—平郡王纳尔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著名红学家周汝昌还认为:曹雪芹本是魏武曹操之后,所以曹雪芹跟陶渊明、李清照,以及传说中他的先祖曹操一样都是“官二代”!

曹雪芹不仅是官二代,他还是个富二代。

曹玺,曹寅,曹颙祖孙三代,以世袭罔替的方式垄断江宁织造一职的时候,曹家是非常有钱的!

那么,曹家当时到底是有多有钱呢?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就曾经花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宁、荣二府的阔气和排场。

里面虽然多少有一定程度的艺术加工,不能完全当成是曹家的翻版,但曹家确实曾经像小说里的贾府一样那般阔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个实例:养戏子,花费高

根据康熙四十七年,曹寅的家人描述:从康熙四十四年到康熙四十七年,曹家光养戏子的钱就花了将近三千两!

那个时候一两银子能在南京城购买一袋大米,而清朝时期一袋大米是八十公斤,换算成人民币的话,大概就是现在的四百元。

单从粮食价格角度来折算,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四百元,而三千两就是一百二十万元。

曹家家里要是没俩“糟钱”的话,是不可能花这么多钱来养戏子的!

第二个实例:斥巨资,送人情

在康熙四十八年,康熙的老师兼顾问,原吏部尚书熊赐履在南京去世。

当时曹雪芹的爷爷曹寅正在南京做官,按例的话,他觉得应该去熊赐履家里拜祭。

曹寅当即就拿出了二百四十两银子,作为“祭礼”给了熊赐履的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面说过一两银子相当于四百元人民币,那么二百四十两相当于多少呢,答案就是将近十万元。

随手这么一送,就把现代社会办公室小白领一年的存款给送掉了!

除此之外,曹寅给康熙的儿子送礼更大方,在康熙四十四年和康熙四十六年,太子胤礽先后两次向曹寅借钱。

而两次曹寅都借了,每次借的数额都是两万两白银,四万两加起来换成人民币的话就是高达一千六百万元!

第三个实例:有大量的房产

曹雪芹在幼年时期家产被抄之前,曹家在全国各地拥有大量的房产和田产!

在北京有住房两所,在南京、扬州、苏州三地有住房十一所,共有十三处房产,其他田产有八处,共计一千九百六十七亩。

就算是康熙的老师熊赐履,此前家里不过拥有两所住房以及一百多亩土地罢了。

熊赐履的家产在当时的高级官员当中,已经属于是中等水准了,但跟曹雪芹家相比的话,那是显得相当的寒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以上的三个典型实例我们可知,曹家当时的家境到底有多好!

那么,这么多的钱到底是哪来的呢,反正靠曹家当时的工资,来维持这么大的所有支出是不可能的。

因为曹玺、曹寅、曹颙这三代人的工资并不高,先说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

他的年薪按规定的话只有一百三十两银子,另外有一百零八两归他自由支配。

名义上是办公经费,实际上是岗位福利以及工作津贴,半年薪和津贴凑一块儿,总共二百三十八两!

但是曹玺的风格很高,他年薪只领一半,工作津贴更是一文不要,那这样每年领到的银子只有六十五两。

再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他的工资相对高一些,年薪一百零五两银子,工作津贴一百零八两银子。

其中,工作津贴也是一文不要,年薪按标准全支,每年实际领取的薪水是一百零五两。

到了曹雪芹的父亲曹颙那一代,他们也是只领薪水,跟曹寅时一样也是一百多两。

这时的曹家已经不得圣意了,因此为了向皇帝表示忠心,曹府时不时还要捐出一笔远远超过其薪水的巨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在康熙五十四年,曹府就一次性地捐了白银三千两来作为购买骆驼的费用,给朝廷做了贡献。

算到后来他领到的薪水,实际上就是负数了,等于是没有薪水,反而还得倒贴!

恐怕再单纯的朋友也看得出来,如果仅靠薪水的话,曹家是不可能过上《红楼梦》里那种锦衣玉食和醉生梦死的奢侈生活的!

别说是过奢侈生活了,仅仅是养戏子、送人情、向皇族行贿等曹家都担负不起!

大家可以仔细算一算,曹家养一年戏子需要多少钱,高达七白多两银子;同僚家办丧事送一回人情得多少钱,高达二百多两银子!

曹玺三代人就是不发扬风格,薪水补贴完全照领,捐款之事永远不干,一年下来收入也才多少钱,根本远远不够曹家的开销!

真相便是像历朝历代大多数的官员一样,曹家三代之所以能够发大财,主要是靠的也是“灰色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面说过,曹玺、曹寅、曹颙三代人担任的都是江宁织造一职。

而这个官职掌管着南京以及周边地区的国营纺织厂,专门负责给宫廷加工布料和衣服,顺便还主持着这些地区的丝绸进出口生意!

清朝前期,朝廷管织造管得很严,曹家三代人当江宁织造时并没有多大的油水。

真正给曹家提供油水的职位不是江宁织造,而是他们所兼任的巡盐御史一职!

巡盐御史负责食盐专卖,类似于现在的盐务管理局局长,但他的实际权力要比盐务管理局局长大得多。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姑父,也就是林黛玉的父亲—探花郎林如海,他的官职就是巡盐御史。

而在真实的历史中,曹雪芹的爷爷曹寅当时担任的就是巡盐御史。

曹寅在世时,曾经和他的大舅哥曹雪芹的舅爷李煦,轮流担任两淮巡盐御史一职。

权力最大的时候,他们两个同时管着江苏、江西、湖北、湖南、浙江以及河南六个省份的食盐专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代的“食盐专卖”利润极大,比方说:广东沿海一包盐的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加一块才0.18两银子。

而出售的时候批发价就有0.23两银子,终端零售价则高达每包0.4两左右。

这其中产生的差价,一部分归政府所有,一部分归盐商所有,这个盐商也并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

为了能够获得销售食盐的合法手续,盐商们必须通过层层的审批!

而为了通过这些层层的审批,他们又必须向巡盐御史和其他官员送上大笔的贿赂!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历史上名声很好,他未必会接受盐商的贿赂。

他有一项“正当收入”叫做羡余,所谓的“羡余”,就很像现代中国的农业税取消前,基层官员向农民征收的“村提留”和“乡统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上级政府规定的税费只有一千元,老百姓却要交上一千五百元。

而多出来的这五百元,乡政府和村委会各要一半,用来给下级发福利和给上级送厚礼。

像这样层层加码,雁过拔毛的税费政策,在康熙时代是被朝廷认可的。

地方官只要能完成国家下达的税收指标,“羡余”就随便你收,别把老百姓们逼反了就行。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当巡盐御史之前,江南盐政衙门每年收的“羡余”差不多是三十万两,而这些钱都被巡盐御史及其下属装进了自己的腰包。

等曹寅做了巡盐御史,“羡余”照收的同时还加码了,一年能收到五十五万两到五十六万两。

按照官场规则,这五十多万两银子不可能让曹寅独吞,他还要分给盐政衙门里有品级的满洲笔帖式一部分。

分给两江总督一部分,分给漕运总督一部分,分给扬州知府、江宁支付各一部分!

他还兼任了江宁织造一职,这江宁织造更是个亏本生意,不但不能帮他多弄钱,还总是让他倒贴,所以他还要分一笔钱给江宁织造衙门来冲销坏账。

其实苏州织造也是需要倒贴的,这也是康熙让江宁织造曹寅,和苏州织造李煦两人轮流担任巡盐御史的原因!

简单来说,就是让他们通过做巡盐御使多弄外快,以弥补担任江宁织造的损失!

就这样一直分下去,江南盐政衙门每年收到的外快,最后剩给曹寅的就只有一小部分了!

虽说只有一小部分,但它的绝对数额也还是非常惊人的,整整有十万两之多。

依然使用四百元一旦米的粮食价格角度来折算换算成人民币的话,那就是四千万元!

至此,对于曹家的锦衣玉食和各种巨大的开销是如何来支撑的,真相自然就不言自明了!

故事素材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敬请各位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