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1912年2月,旧时代的中国迎来了一次巨大的变革,以袁世凯为首的新政府走上了最高的权力舞台。本以为国内的政局会就此稳定,人民从此安居乐业,可袁世凯却在此时暴露出了他的巨大野心。

王朝复辟、恢复帝制,这位民国大总统妄图成为人世间又一个独裁者。而为了进一步提升他的统治地位,“袁大头”应运而生,结果他只做了83天皇帝就灰溜溜地下了台。

这样一个见风使舵、投机倒把的利己主义者自然不受人们待见,可是印有袁世凯头像的“袁大头”却在国内市场上广为流通,发行量甚至一度达到了7.5亿枚。

这一现象让人直呼反常,“袁大头”为何在当时的国内会如此受欢迎呢?如果觉得今天的内容不错的话,可以点个一圈三连收藏起来慢慢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世凯妄图称帝,“袁大头”应运而生

说起货币相信每个人都不陌生,即便是在网络支付如此发达的年代,我们依然会经常性地接触到纸质货币,也就是我们国家发行的人民币。

人民币的流通是市场活跃的表现,也是很多商贩积累财富的根源,一个稳定的经济体系是无法离开流通性比较广泛的货币的。

而在那个纸质货币尚未诞生的年代,海贝便成为了物质交易的媒介,也就是最早意义上的货币,这一时期大概在四五千年以前。

在这之后人类社会迅速发展,货币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更迭,从贝壳类转向金银,再到今天的纸质货币。

而我们今天所要讲述的“袁大头”,就是金银类货币当中的佼佼者,当然这一切跟袁世凯本人并无太大关系,它的广泛流通完全是一个特殊的时代所造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袁大头”,我们就不可避免地要提一下袁世凯这个人。1859年,袁世凯出生在了河南项城的一个大家族,他的祖上都是为清政府立下过赫赫战功的功臣,所以他也算得上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大少爷了。

童年时期的袁世凯还是胸怀鸿鹄之志的,他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参军报国,在战场上立下不世之功勋。可人生往往就是事与愿违,他的父辈希望他能做一个文官,以便将来能够重现家族的荣光。

转向科举之路的袁世凯自然是满心不快,这也直接导致了他后来的多次应试不中,心生愤懑的他也因此把怨气发在了科举制度上。从那个时候开始,其实他的心中已经埋下了一颗谋逆的种子。

1882年,朝鲜国内发生了政变,清政府应朝鲜当时国王的请求发兵救援,袁世凯主动请缨加入了这只救援部队。

没成想袁世凯还真就有着出色的军事天赋,很快他便在军营里崭露头角,这场战争最终也是以清政府的大胜而告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战争结束之后,袁世凯立刻就受到了重用,朝鲜当时的国王也对他大加赞赏。凭借着这次契机,袁世凯顺利在朝廷中站稳了脚跟,并且攀上了李鸿章这棵“大树”。

之后的十多年时间里,他一直在帮助朝鲜练兵,后来他的野心引起了朝鲜高层的不满,在李鸿章的保举下他才安然无恙回到了国内。

不久之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落后腐败的清政府在战场上节节败退,整个北洋水师几乎全军覆没。

这次战争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国内改革的声音也越来越大,首当其冲的就是以梁启超、谭嗣同为首的革新派。

在这个关键的节骨眼上,袁世凯体现出了他左右逢源、见缝插针的狡诈本色,他一边表示对改革的支持,同时也在不断巴结握有兵权的慈禧太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戊戌变法也是以失败告终,谭嗣同等人也因此身首异处,可袁世凯却能安然无恙,甚至还在之后得到了重用。

得到慈禧太后的信任之后,袁世凯摇身一变成为了北洋军队的领袖,这下他手中的实力终于可以匹配上他的狼子野心了。

辛亥革命爆发之后,他借机逼迫溥仪退位,又以支持共和的言论骗取了民主党人的信任,一跃成为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从那一刻开始,袁世凯的心思就悄然发生了变化,享受到极致权力带来的快感之后,他竟产生了复辟封建王朝当皇帝的荒唐想法。

这样的想法自然受到了全国范围内的抵制,而为了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袁世凯便大刀阔斧进行了诸多改革,其中最经典的便是货币改革——“袁大头”也因此诞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袁世凯在皇位上只待了83天便灰溜溜地下了台,足以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皇帝了,可是“袁大头”却没有随他一起淡出历史舞台,反而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市场流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这反常的一幕让人直呼不解,为何“袁大头”会如此受欢迎,以至于让人们能够放下对袁世凯的偏见,开始大规模使用这种货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