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1月17日,著名教育家杨昌济病逝于北京德国医院。彼时,作为他爱徒的毛主席已经与幼女杨开慧互许芳心。

可是,当主席得知既是恩师又是师傅的杨昌济长辞于世后,立即赶到医院探望,随后还扶柩回到湖南老家,为其守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悲痛之际,他从章士钊的口中,得知杨昌济留下的最后遗言,大概意思是:要想实现救国的远大抱负,必须要在两个人的领导下,其一是毛主席,另一位则是蔡和森

毛主席看到恩师重病缠身,依旧不忘为中华民族的前程担忧,心中更加悲痛。不过,在得知恩师将希望寄托在自己与同窗好友的身上,心中也多了些许欣慰。

然而,主席想不到,这位被杨昌济亲口命下的“共担大事”者,却英年早逝,独留下无尽的惋惜与悲凉。

卧龙凤雏,共谋救国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1年,血气方刚的毛主席辞别父母,奔赴湖南省城求学。年少的他被普罗大众深陷水火中的苦难生活所打动,立志要做出成就,改变旧中国的落后现状。

那时的毛主席想不到,初出茅庐的想法竟然在后来招致一群志同道合的友人。

1913年,主席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湖南第四师范学院。不久后,湖南几所高校融合成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而他也凭借名列前茅的表现,顺利转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清政府倒台后,孙中山创立的“三民主义”思想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旋律。学生更是被五花八门的先进思想所吸引,自觉地拉帮结派,探讨挽救中华民族危机的救国方法。

毛主席不甘落后,也在师范学校的状告栏中,张贴出“交友贴”:我本是长沙布艺学者也,望有能耐艰苦劳顿、不惜己身为国家者,上下求索,共觅同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学校里的富家公子们居多,鲜少有人能将平平无奇地“交友贴”放在心上,偶尔有人路过,也只是嘟囔一句:“沽名钓誉,不置可否。”

但是,毛主席并未放弃,而是将“交友贴”一次又一次换上新的,静静等待“有缘人”。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看到有位同龄人在告示栏前驻足查看。

在交流过程中,主席越发被对方的真挚言论所打动,在询问对方的名字是“蔡和森”后,直接了当地开口:“从今以后,我们即为同伴,同生死共患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毛主席不知道的是,蔡和森不仅与他同期,而且早就听说过主席的不俗名声。

1895年9月15日,蔡和森在上海出生。当时正值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时期,列强入侵,百姓们民不聊生,流落街头的苦命人比比皆是。而他自懂事起,便对内忧外患的中华民族近况一目了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国家存亡是精神上的悲凉,真正让蔡和森感到切肤之痛的事情,则是日渐凋零的家业。

蔡父在上海制造总局做工,但祖辈基业却在湖南湘乡县,殷实得很。尤其是祖父离开湘军的队伍后,经营着辣酱生意,生意十分红火,而他小时候的生活也远比普通人好。

然而,西方侵略者带来鸦片后,原本不务正业的蔡父变本加厉,整日里躺在床上叼着烟杆吞云吐雾。不仅丢掉赖以生计的工作,而且还败光家中的资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母苦口婆心地劝说,但却招致蔡父的打骂。眼见着在上海的生活也无法为继,她只好带着蔡和森回到湖南老家。然而,蔡父如“吸血”一般,令蔡母与他的生活陷入挣扎的境地。

看到一事无成反倒振振有词的父亲,蔡和森进一步意识到社会中存在的弊端。他决心要改变,但入不敷出的家中困境,让他无法进入私塾读书,只能在当地讨份谋生的伙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蔡母虽没有文化,却是一位有思想的独立女性。她清楚读书的重要性,总会想尽办法,为蔡和森寻来古籍书刊,讲述读书的重要性。

这天,蔡和森看到母亲回来后,着急地要书。但母亲摇摇头,说:“你随我一同到农田干活,感受那些身处底层的百姓们的煎熬。”

因为母亲的教诲,让蔡和森没有因为生活的艰苦与社会的不公而变得麻木、丧失信心,反而越来越坚定改变劳苦大众的现状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1年,蔡母将积攒多年的积蓄放到蔡和森的手中,说:“你不应该碌碌无为地过一生,要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蔡母的坚持,鼓励着蔡和森走上革命道路,也让她受益终身。但是,在那时兵乱马乱的年代,到处都隐藏着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3年,蔡和森利用自学多年的才识,进入湖南铁路学院,而后又转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开学后不久,他得知韶山走出一位喊着“自由平等”口号的平民学生,打听后得知此人是毛主席。

不过,没等蔡和森主动找上毛主席,两人便因为那份“交友贴”相谈甚欢。而后,毛主席更是果断带他拜访恩师杨昌济,成为最得爱护的两名徒弟,时常聚在家中共商民族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人的通力合作,将革命初期的事业带向高潮。他们也在日渐相处中,越来越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