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一季报逐渐披露,证券行业的整体业绩表现也初现轮廓。经历了A股市场强震、IPO逆周期调节之后,证券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普降。

备受关注的投行业务收入毫无意外地持续下滑。强基础、修内功、调方向成为当下证券行业的共识。“IPO逆周期调节下,各家券商投行根据自身优势,有的发力区域性金融债的发行,有的重点关注以上市企业和拟辅导企业的再融资,”北方某中小券商的相关业务负责人分析到,“当然,北交所也是重点。”

超七成投行业务净收入下降

去年8月27日证监会明确完善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机制,阶段性收紧IPO节奏,引导上市公司合理确定再融资规模,被市场人士称为“827新政”。自此以后,投行的两大重要营收之一股权融资的节奏快速放缓。

华西非银团队测算,2024年一季度通过IPO、增发实现的融资规模分别为236亿元和667亿元,同比下降64%和73%,环比2023年第四季度分别下降28%、27%。

在此背景下,以股票承销收入为主的券商受到较大冲击。以“证券承销业务净收入”指标进行业内比较,已披露一季报的40家上市券商中,共有30家券商出现下滑,占比75%。而就在不久之前公布的2023年年报中,超九成的券商投行业务净收入都出现了下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大型券商难抵行业整体下滑趋势,但从收入规模来看,头部效应没有变化。中信证券以8.69亿元的“证券承销净收入”规模排名第一,远远超过其他证券公司。国泰君安以6.42亿元暂居第二,华泰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紧随其后。

尽管整体投行业务收入下滑,但是也有以债券承销、北交所业务为主的中小券商逆风翻盘。例如,第一创业一季度有两单IPO登陆北交所,投行净收入逆势上涨41.6%。就在前不久公布的北交所一季度券商执业质量评价中,第一创业保荐业务和发行并购业务得分均为行业第一。

债券承销方面,西部证券、东吴证券、国开证券等中小券商凭借自身差异化发展优势在部分指标中表现突出,超越头部券商夺下部分细分单项指标冠军。而一季报显示,西部证券今年一季度的证券承销收入同比增长29%。

下一步怎么走?

展望今年,股权融资环境难言有改善,各家券商正在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调整方向。区域性券商坚持“聚焦区域、聚焦产业”的业务发展定位,为客户提供全链条综合金融服务的能力。而头部券商的投行业务更加多元化,更加关注并购重组,国际化发展等业务的突破。

谈及2024年的业务打法,部分券商在2023年年报中明确,将“北交所”作为今年投行的业务重点。国联证券称,其投行子公司华英证券将以北交所 IPO 为重点业务方向,通过加快推进现有拟申报项目进展、存量项目筛选和梳理等方式,持续加大北交所项目储备,专注于打造一批精品、特色项目,进一步巩固提升行业排位。招商证券提到,今年推动北交所IPO储备项目申报和落地。

“并购重组”也是今年的高频词之一。信达证券称,投资银行业务要发挥并购重组业务方面资源禀赋,提升差异化优势。东方证券表示,在财务顾问方面,积极发展破产重整财务顾问等创新业务机会,并借此优先获取上市公司未来的资本运作业务机会。

更多券商则继续“聚焦区域、聚焦产业”的业务发展定位,旨在打造区域性精品特色投行。天风证券表示,将继续深化贯彻落实打造“城市投行”,持续深耕湖北、辐射全国的公司战略,发挥专业优势和创新能力,以全方位立体化的金融服务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泰君安总裁李俊杰表示,2024年公司将坚定产业投行、综合投行和数字投行方向,深化事业部改革,加强产业深耕,加大投行、投资、投研协同联动,提升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能力。

也有头部券商则把目光投向海外,大力拓展国际业务。中金公司表示,目前集团在中国香港、纽约、伦敦、新加坡、旧金山、法兰克福、东京七个国际金融中心设有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国际网络不断丰富,为成为中国的国际一流投资银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信证券称,坚持国际化发展,拓展国际客户,加强港股股权融资、GDR以及东南亚等海外股权融资业务开拓。光大证券表示,海外投资银行业务将通过业务协同大力提升项目储备数量和质量,加大力度覆盖 TMT、硬科技、新零售、医疗等行业,发挥好海外融资平台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在股权融资方面,中金公司投行部还积极拓展私募融资业务,为未上市的中小企业提供投融服务。据了解,近三年,服务企业完成的私募融资项目交易规模2400亿元,服务的企业既有国内知名的顺丰同城、华润医药,也有孟加拉国B2B科技公司ShopUp等。

多位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此前,投行也遭遇过几轮周期性波动。不过,一旦市场热度回归,前景可期。(CIS)

中国基金报:报道基金关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