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知了

编辑|t

2005年10月13日,《自然》杂志报道了中国4000年前的面条,这意味着西方国家正式承认中国是面条发源地。

然而,这碗4000年前的面条,出土和科学验证过程耗时数年之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切还要从青海喇家遗址的发掘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争执激烈的“面条发明权”

关于面条起源之争,意大利、阿拉伯两个国家在很长时间里一直主张面条的发明权。

阿拉伯人认为,面条是中东发明并传入意大利的,阿拉伯半岛的两河流域为小麦发源地。

有学者认为,阿拉伯所在地气候干燥,人们在旅途中为了能够得到足够的食物,会将面条干燥制成空心圆柱状,也就是今天的“通心粉”,其面条后来传入意大利。

不过,经过谨慎研究调查后,发现这一说法并无科学道理。

意大利人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古罗马人发明了面条,恺撒时期罗马城就用晒干的面条解决了食品供应问题。

公元前四世纪的埃特鲁斯坎遗址中,发现了“和面”的擀面杖以及煮面条工具,这表明当初已有面条存在。

此外,意大利考古学者还在罗马古城发现了公元四世纪的壁画,上面描绘着奴仆和面、擀面、切面的场景,这一实证使得西方国家普遍认为面条为意大利发明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意大利人的确喜欢吃面条,长条面、车轮面、通心粉等备受欢迎。相比中国面条,意大利面由面筋含量高的杜兰特制作而成,吃起来劲道有嚼劲。

还有一个说法,意大利面可能是由西西里人发明,并传入欧洲各地。

阿拉伯地理学者1154年所写的书中就提到了面条,而当时西西里岛被阿拉伯人统治,且面条也成为对外出口的主要食品。

经过一百余年的传播,意大利面已在欧洲十分普遍。从2144年至1316年的档案中,均记载意大利面已在意大利壮大、流行的过程。

不过,也正是意大利西西里岛曾被阿拉伯人统治的历史,使得两个国家都在争论面条是谁先发明的。

这一期间,我国根本就插不上话,中国虽然是美食国度,可有文献的面条记载追溯到距今2000年前后的东汉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正当这两个国家激烈争辩时,2002年喇家遗址的考古发现,成功证明了中国才是面条的发源地,因为这次考古中出土了4000年前的面条实物,平息了一直以来的“面条之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土4000年前“面条”

喇家遗址位于青海民和南部官亭镇喇家村,官亭是黄河冲积而形成的三角形盆地,海拔为1800米,为青海地势最低的地方之一,也是青海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

今天的喇家村是一个500多人口的土族村庄,早在80年代时喇家遗址就被发现,其遗址面积多达20万平方米,比起今天的喇家村还要大得多。

不过当时喇家遗址并未被重视,直到90年代时,因村民在农耕作业中经常挖出陶瓷瓦片,还有人在自家农田里挖出了残缺玉石,引来了当地政府和考古学者的重视。

自1999年开始,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的叶茂林亲率考古队在喇家遗址默默耕耘,对该遗址深入清理、挖掘,希望能弄清这一遗址的神秘面目。

2002年11月,考古队员在喇家东部平台上小心翼翼地发掘,经过不断清理中,专家发现了硬土面,这表明这片地区曾是集体活动的广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台北面,处处可见聚落祭祀遗址痕迹,这一发现让考古人员十分兴奋,他们继续清理着这片平台,希望能有更多更大的发现。

本月22日当天,考古学者蔡林海在一个标号为20号的房址东北角位置出土一件倒扣的陶碗,其颜色为橘红色。

因陶碗在遗址内随处可见,大家最初时并不是太在意,毕竟比起精美绝伦的玉器而言,它实在是太普通了。

蔡林海拿着毛刷、小铲子,小心翼翼将陶碗周围的泥土清理出去,再将陶碗中的泥土倒掉,准备将清理好的陶碗拍照记录,上交文物局。

但让蔡林海惊讶的是,倒掉的泥土竟然缠绕着白色条状物,尽管因时间久远,条状物只剩薄薄表皮,可面条状的形态很是明显。

蔡林海大喊道:“面条,是面条啊!”说完后,他立马对这堆条状物拍照记录。

旁边的研究员迅速围观过来,能够在4000年前的遗址中发现面条,这可闻所未闻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有考古人员认为,这些条状物不可能是面条,面条很难保存下来,可能是植物根须。

但蔡林海坚定表示,这些条状物交叉缠绕,根本不是植物根须那么简单。

在场的人后知后觉,越看这东西越像是面条。

可大家纵然已拥有多年考古经验,但也没有听说过4000年前的有机物能够留存至今,所有人都认定这是一个重大的颠覆性的考古发现。

因担心有机物在空气中极易氧化,蔡林海连忙将泥土又扣在陶碗之中,再放入密封袋内封存起来。

标注条状物的标签时,蔡林海写下了“古代食物”四个字,可因不确定这东西是不是面条,他又在后面写上一个“?”。

负责人叶茂林赶来时,面条已在保鲜袋内密封,他并没有看到实物,只能从照片上研究条状物是什么东西。

他在分析后,也认为这些条状物是面条无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条”凭空消失

但尽管考古人员都已认为它是面条,可距离真正确定其身份还远得很。

专家们在思考如何在保护文物不被破坏的基础上确定有机物成分,可因青海研究所实验室条件简陋,大家不敢贸然打开保鲜袋,一旦某个环节疏忽,极可能使得这一重大历史发现毁于一旦。

经过一番思考后,考古人员将密封陶碗带回北京,请中科院专家对条状物成分进行分析鉴定。

就当众人期待不已时,可中科院研究所的专家傻眼了,陶碗里面的条状物已消失不见,在场所有人都心疼不已。

其实,条状物风化并不意外,在地下埋藏了4000年之久,接触氧气后自然很难保存太久,所有考古的文物都是如此,一旦保存不当就会快速炭化,紧接着腐烂发黑。

如果预先将土和陶碗一起放入实验室内清理,慢慢剔除泥土,或许会使得本就脆弱不堪的条状物完好保留下来,可如今说什么都已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幸亏蔡林海眼疾手快,在面条刚出土时拍下了两张清晰的照片,向世界展现最早的面条实物模样。

在场所有研究员都无法接受这一事实,每个人都垂头丧气。如果能够分析条状物成分,就可正式宣告我国是面条发源地,比意大利面早了2000余年。

有人提议,可以利用碘和淀粉酶发生化学反应的特性,判断条状物是否含有淀粉成分。但这一想法被拒绝了,谁也不能确定这碗4000年前的面条就是小麦加工而成的。

就在此时,不太甘心的研究员吕厚远把陶碗中的土扒拉了一遍,他认为面条不会就这么凭空消失,总会留下一些痕迹。

“这里还有一小段!”吕厚远大喊道!

众人的心再次激动起来,大家连忙围了过去,果然看见了夹杂着泥土的淡黄色圆条。

看到这一小段面条,现场的气氛再次活跃起来,大家将已准备好的检测工具拿了出来,迫切想知道条状物成分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条状物非小麦成分

但考虑只剩下一小段面条,难免不会继续氧化,如果按照原有的检验流程,极其耗费时间,文物可能撑不了那么久,当务之急就是以最快的速度进行鉴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吕厚远认为,既然这段条状物被认为是面条,为何不从结果倒推,检测其主要成分是否能和小麦原料的主要成分匹配上,如果对得上它就是面条。

为了验证此猜测的合理性,青海研究所人员实际走访了民和当地的村民,发现当地人多以面食为主,且当地干旱,小麦正是最适合栽种的庄稼。

叶茂林认为,既然当地多以小麦为主食,他们的祖先可能也会种植小麦,并用其制作成面条。

吕厚远得到这一结论后,着手准备分析条状物是否为小麦。

可因样品标本太少,他不敢贸然进行研究分析,查阅了大量国外文献后,决定利用“淀粉粒分析”法,也就是对样品内部构造进行分析,判断它和小麦细胞结构是否相似。

如果相似,陶土中也一定含有淀粉,接下来就可将陶碗中的土壤当成标准检测,无需担心因样本有限而处处受限,且检测结果更有说服性。

然而,结果却和大家期待的完全不同,这些条状物和小麦没有任何关系,两者间的成分差异巨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麦细胞结构如同铁饼一样,大小为40微米左右。但条状物的细胞结构却是一个多面体,双方无任何相似的地方。

这一结果让专家们的思路彻底被打乱,一切又要重新开始。吕厚远怀疑,难道此前考古专家的猜测是错的?大家对“条状物是面条”的推测先入为主?

就在众人惆怅之时,一专家表示,可制作面条的作物不仅仅只有小麦,古人可能采用了特殊手段,将粟、黍等庄稼制作成面条。

而荞麦、玉米、高粱等庄稼都可制作成面条,这些谷物生产出的面条滑爽、劲道、风味各异,让人吃了还想吃。

那么,这碗“面条”到底是什么农作物制作而成的呢?

研究员研究了青海民和的相关史籍、县志,并四处走访当地百姓,结合4000年前的农业耕作技术,发现当时能种植的庄稼并不是太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层层筛选后,研究员将目标放在小米、玉米、黄米、荞麦这四种庄稼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条状物成分竟是“小米”

那么,该如何确定“条状物”的成分呢?

吕厚远查阅了相关书籍、资料后,认为最科学、最快捷的辨别方法就是“植硅体分析法”。

那么,什么是植硅体呢?研究发现,植物和矿物质的关联密不可分,硅是土壤中最主要的成分,而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也会吸收硅,并以蛋白石的形态沉淀在植物细胞内。

而不同植株的细胞形态不同,硅蛋白石的沉淀形态自然也不相同,因而这类蛋白石被称之为植硅体。

植硅体只有2-2000微米,分布比较广泛,且数量多,约一克禾本植物叶子中就存在10-100万个。

而植硅体状态十分稳定,不管是被动物吃掉排泄还是遇火焚烧,它都不会自然消失,而是沉淀在土壤中长期存在,且只要沉淀下来就不会变化或消亡。

因此,用植硅体分析法可对样本对其分析,并分辨样本到底是何种成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植硅体

研究方向确定后,吕厚远积极投入到对样本的分析之中,经过重重排除,他发现“条状物”细胞形态和小米、黄米极为相似。

这表明,这碗4000年前的面条应该是小米或黄米制作的杂粮面条。

但研究工作开展至此后,又出现了瓶颈,小米、黄米的植硅体十分相似,该条状物到底是什么制作的呢?

如果无法确定其成分,仍无法说明4000年前的“条状物”就是面条。

吕厚远又反复对其分析,用上了“淀粉粒分析”法,进行长达一年多的检测,发现这堆条状物的原料应该就是小米无疑。

吕厚远研究后发现,黄河流域4000年前最主要的栽种作物为粟(小米)、黍(黄米),直到后来随着灌溉农业的发展,小麦才逐步取代两者成为主要粮食作物。

因此,4000年前先民使用小米制作面条并不奇怪,直到小麦成为主要作物后,面条所用原料也就从小米让位给了小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黍植硅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检测结果轰动全世界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来了,小米能够制作成面条吗?毕竟小米中没有面筋蛋白,也就意味着它没有黏性,怎么可能加工成面条呢?

专家又重新拿回了当初的那个照片,看了看后惊讶不已。照片上的面条似乎只有一个“头”,难道盘绕在一起的面条只有一根?

大家纷纷围了上来,反复观察这张照片,发现果真如此,照片上只有一根面条,其长度预计在50公分左右。

众人大吃一惊,小米本身就没有黏性,制作成面条难上加难,更别说要拉成50公分的了。

即便是今天,拉面师傅想要拉这么长,也得使用粘合剂。4000年前处在远古时期,自然是没有这个东西,先民是如何将面条拉成数十厘米长的呢。

翻阅书籍发现,小米分为黏性和不黏两个品种,在华北地区少量种植着有黏性的小米品种,只是因产量不高,一直没有流行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农科院的北京郊区试验田中,依旧种植着近30种黏小米。

而不久前刚发掘的新疆苏贝希墓地中,就发现了2400年前由小米制作的面条。而这一重大发现还被选为美国2011年《考古学》杂志的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中。

这一考古实证,为4000年前小米面条的制作提供了有力证据。

而从民俗学调查中,吕厚远发现河北、河南、山西等乡村中,依旧流行着小米饸饹。

其制作方法是将木制的“床”放在锅台之上,将和好的面塞入饸饹床底带眼的空腔内,然后再对木床施加外力压制面条,尽管工具比较简陋,但却可以制作成小米饸饹面条。

为了弄明白小米饸饹面条的制作方法,吕厚远还亲自拍摄了制作视频,他决定和团队一起尝试,看看能否制作成面条。

因考虑4000年前,先民可能无法对小米完全脱壳,专家保留了20-30%未脱壳的谷子,开始了尝试。

研究员都是象牙塔出来的高学历人才,他们基本上没干过农活,也不会和面。

可为了弄清真相,大家卷起袖子忙碌了起来,但起初屡试屡败,制作的面条只有15-20公分,远达不到50公分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既然4000年前先民能做出来,研究员们不服输,他们继续投入试验中,并很快掌握了诀窍,只要将面团多压上几次,再上锅蒸上一段时间,其黏性就会大增。

经过一系列的尝试后,专家制作出了5米多长的面条。

随着试验的成功,4000年前的面条身份之谜就此揭开,这意味着中国真正成为面条的发源地,其时间比起意大利、阿拉伯早了2000多年。

随后,专家们对外公布了中国这一重大发现,当消息传出后,全世界引来了震动,社会各界都对4000年前面条报以极大的关注度。

意大利和阿拉伯两个国家的人自然是不愿意接受这一事实,他们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面条这种有机物怎么可能保存4000年前而不炭化?

其实也正因面条难以保存,意大利、阿拉伯两个国家均没有发现数千年前的考古证据,两国才会因谁更早发明面条争得脸红脖子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大禹治水有关?

确实,面条保存4000年前,这消息就连参与考古的专家们都很惊讶,如此漫长的岁月里,随着气候、环境、地质变化,面条应该早就消亡,为何它会保留下来呢?

压力给到了喇家遗址考古负责人叶茂林身上,但对叶茂林来说,这个问题想要解释并不难,一切还要从喇家遗址有关。

2000年,考古人员在喇家村东北角高地上发现了完整的尸骸,而尸骸奇怪的姿态引来了大家注意。

正当大家疑惑之时,很快又在这片区域出土了十三具遗骸,而相邻的探方内也挖掘出了不少尸骸。

可这些遗骸所在的地方,有着大面积的白灰面,白灰面其实就是生石灰涂抹而形成的墙体,也就是说,这些人死在了自家的房子里。

随后,专家对这些房址进行编号,出土尸骸的三座房址分别被编为3号房、4号房、7号房,其中4号房出土了14具尸骸,房屋一个角落里,五个孩子依偎在一起,由一个大人挡在其前面,护着惊恐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其相对方向,一位30岁左右的母亲靠在墙壁之上,全身缩成一团,紧抱着怀中的婴儿,至死都没有松开。

3号房、7号房也都发现了一对母子,母亲都在护着孩子,还有一位母亲双膝跪地,眼神凝视上苍,似乎是祈求老天爷的垂怜,希望上苍给孩子留下一条生路。

从这些尸骸的姿态来看,他们应该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灾难,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他们只能采取各种方式避险。

此情此景让所有在场的考古人员惊呆了,他们的心情前所未有的严肃、沉重,每个人都希望能找出致使喇家村先民死亡的原因。

为了弄清喇家先民是如何死亡的,叶茂林请来了北大的夏正楷教授,夏教授是环境考古学者,他接到邀请后欣然前往。

通过对三处房址的研究,他发现房址地层中覆盖着一层棕红色黏土,且黏土中还夹杂着波状沙质条带。

而这些红胶泥显然和房址周围的黄土层有很大区别,夏教授顺着红胶泥一直往前走,一直走到喇家村最南端,也正是波涛汹涌的黄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河穿过青海、甘肃两省交界地带,刚好穿过喇家村南端。数千年来,黄河虽然多次改道,可始终没离开喇家村所在的官亭盆地。

很快,夏教授分析,喇家先民被毁灭的主因应该是黄河洪水泛滥。

而距今4000年至2750年间,黄河洪水曾泛滥了几十次之多,喇家遗址极可能在洪水泛滥中被淹没。

联想到“大禹治水”的故事就发生在4000年前,喇家遗址极可能是大禹曾经活动过的地方。

从古书中可见,黄帝生活的部族就在大夏河旁边,而大夏河和喇家遗址中间只隔了一条黄河。

从《史记·夏本纪》中可推算,大禹应该是黄帝的玄孙,因此4000年前的黄河两岸,应该是黄帝部族活动之地。

而《史记》中还表明,大禹疏导黄河是从“积石”开始,而积石就是今天的积石峡,距离喇家村只有20公里。

专家猜测,可能在大雨滂沱、黄河洪水爆发的当天,大禹亲眼目睹了喇家人民遭遇灭顶之灾的场景,他立下誓言,要带领羌人疏导黄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震引发的大灾难?

不过,夏教授疑惑,如果是黄河洪水的话,为何这些尸骸保持那么完整?那位母亲的眼神又为何朝着上苍?

夏教授决定继续探究下去,当他清理第十号房时,发现红胶泥中还夹杂着一些粗砂石,在房间一角挖出了一具人骨,人骨之上的附着物是黄土层。

这一发现,让专家们猜测,可能灾难来临时,窑洞最先倒塌压垮了先民,随后才遭遇了黄河洪水的淹没。

可什么灾难能让窑洞倒塌呢?专家联想到了地震,为了支撑这一理论猜想,夏教授和团队又继续清理发掘。

在进一步的发现中,夏教授发现了数十处地裂缝隙,宽为4-5公分,深处地下0.5-2米左右,再朝上则是红胶泥堆积物。

而在没有人类活动的土层中,也存在着陶器碎片和灰黑色砂石,而经过研究后才明白,陶瓷碎片、泥沙是顺着裂缝渗透下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这些地裂缝中,充斥着的多是棕色沙子和灰黑色砂石,且裂缝越往上越窄甚至闭合,说明这沙子是从地下喷涌而出,裂缝也是源于地下的。

夏教授敏锐的意识到,地裂缝应该是4000年前的一场大地震造成的,且这场大地震喷涌了大量沙子。

如此也就意味着,喇家先民遭遇了一场足以吞没整个喇家村的超级大地震。

可以想象,喇家先民忙碌了半天后,回到家中做好饭,正准备吃饭,谁知一场超级大地震爆发,地动山摇。

先民们正想逃跑,可由黄土沉积的窑洞本就存在安全隐患,根本无法应对大地震,结果窑洞上方的土层率先崩塌,拦住了先民的去路,将其埋在房屋之下。

而那碗刚盛好还没来得及吃的面条,也因这场大地震被扣在地上。

但灾难只是刚刚开始,这场大地震引发了黄河洪水和泥石流,而泥石流滑坡堵塞黄河,在积石峡形成了堰塞湖,但水量继续增加,强大的水压使得堰塞湖决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60亿立方米的黄河水短时间内快速扑向喇家遗址,原本在地震中幸存的人,也因这场特大山洪而覆盖泥沙中死去。

这场大洪水不仅让喇家文明消失,就连尧都、山西陶寺也没能幸免,考古人员在陶寺遗址就发现了洪水冲刷痕迹。

洪水肆虐着中华大地,一位英雄站了出来,此人就是大禹,他用了13年完成了疏导黄河的大业。

也正是这场大地震和大洪水的组合灾难,使得那碗面条被迅速淹没。但这碗面条意外形成了密闭环境,和外界隔绝起来,因而4000年来一直没有氧化,专家才得以目睹其真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专家们天衣无缝的推理,使得西方国家被迫接受中国是面条发源地的事实。

2005年10月的英国《自然》杂志中,正式报道了叶茂林、吕厚远等专家团队的研究成果,肯定了中国专家数年来的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