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提起北宋,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起这四个字,重文轻武。在宋朝年间,由于朝政制度的原因,武力发展较弱,经常会受到其他异族的骚扰,但不得不说在北宋当文官是一件极为优渥的事情。

北宋的文官地位很高,甚至官员可以追着皇帝来上谏,而且皇帝还不得不耐下心来去听,此外福利待遇更是让官员一家都过得极为舒适。

在这样对文官良好的政策之下,也使得北宋出了许多著名的大臣,其中就有这样一位名臣,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任职期间,范仲淹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比如他在一次灾荒中下令让米粮涨价,但他的这一行为不但没有遭到百姓的唾弃,更是纷纷称之为人民做事的好官,这又是为什么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范仲淹出身贫寒,多年苦读终进朝廷

范仲淹生于公元989年,死于公元1052年,他在小的时候名字为朱说,这是因为在他两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因此他的姓氏随了继父的姓氏。

由于年龄过小,范仲淹刚开始对于自己的身世并不知晓。一直到了公元1011年,他才知道自己并不是继父的亲生儿子。得知自己的来历后,范仲淹决定辞别母亲,前往他地,开始潜心刻苦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学院中,范仲淹虽然家境贫困,但他并不觉得自卑,也没有同他人攀比。反而是在这艰苦的学习环境中,磨炼了范仲淹的意志,并立下了远大抱负。

科举之路上,寒门子弟本来就没有世家大族占优势,例如这些贫困学子大多很难得到名师的教导,一些珍贵的书籍更是被“士”这一阶级所垄断。

因此,要想通过科举成功进入仕途,寒门子弟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花费更多的时间。其中,范仲淹为了能够节省时间去读书学习,他自己每天夜晚煮粥。

到了第二天,煮好的粥已经凝结成块,然后范仲淹再将其分成4块,每到饭点时吃两块,也正是通过这样的做法,范仲淹才能留出更多的时间来潜心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多年寒窗苦读,范仲淹成功在公元1015年,通过科举成为了一名进士,从而进入了朝政。虽然刚开始,范仲淹只是九品芝麻官,但现在他却兢兢业业,认真完成自己所负责的事情。

在治理案件方面,范仲淹从不徇私枉法,既不对权贵阿谀奉承,也不对平民百姓冷眼相看。正是他如此刚正不阿的态度,使其很快升官,后来又在公元1017年,他成功恢复了范仲淹这个名字。

北宋名臣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

范仲淹一生都是在其位、谋其政,更是一心一意为百姓做实事。宋仁宗执政时期,虽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土地兼并问题也十分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量的土地归世家、功将、文臣所有,许多百姓都失去了自己的土地,为了解决这一危机,范仲淹和其他部分官员主张变法,这也是后世赫赫有名的“庆历新政”。

但这样一来,范仲淹也触犯了统治阶级的利益,使其遭到了敌对势力的打压,不得不退出中央。可是,虽然范仲淹离开了朝政,但朝廷中的文武百官仍然对其十分畏惧。

为了防止他在地方上势力做强,使出计谋让范仲淹辗转各个州,最终在公元1052年,上任途中的范仲淹因病去世。总的来说,他是北宋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更是北宋时期许多文人的榜样。

范仲淹在为官期间,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当他任期满后,离开所治理的地区,百姓们更是对其依依不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在他任职期间,却做了这样一件事,被百官弹劾,但却让受灾百姓将其奉为救命恩公,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范仲淹下令让米涨价,百姓反称之为好官

事情是这样的,在宋仁宗期间,范仲淹曾来到杭州担任职务,但是这时候正好碰上灾荒。古时候,人们基本上是靠天吃饭,若是遇上气候灾难,那种植的农作物往往会颗粒无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