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虽然在封建社会中,皇帝一直在着重强调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但皇帝自己也清楚,要想治理一个庞大的国家,仅靠自己一人是无法完成的。

所以,他必须要通过相对正式的制度去招揽更多的国家建设人才,凝聚集体的力量,共同守好江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汉朝时期,朝廷选拔官员的制度,总体上来说是察举制。察举制从形成到发展,其实也反映了两汉时期选拔官吏制度的重大变化。

这种特殊的官僚选拔制度的特点,也随着对时代的剖析而逐渐展现在众人眼前。

察举制是怎样形成的?它又经历过怎样的发展演变过程?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汉朝的人才选拔方式。

打破垄断,广招人才

人才选拔制度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时的一个重要命题,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统治者们也采用了不同的选拔方式。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朝,国家一般都采用世卿世禄制来选拔朝廷官员。这一制度从根本上来说,其实强调的是血缘关系的影响。

孩子可以从父辈手中获得官职,孩子本身并不需要具备多么强大的才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只要一个人有本事名列官场,那么他的世代子孙都会从中受益。因为血缘关系的传承,他所掌握的权利也将传承下去。

在此基础之上,贵族阶级不断壮大,有些实力庞大的家族,甚至胆敢在朝廷大事上与君主抗衡。这个现象,对于君主权利来说其实是一次非常猛烈的冲击。

于是到了汉朝,皇帝自然而然想改变这样的局面。

如何在掌握权力的同时,尽可能的削弱世家贵族手中的权势,这也成为了皇帝需要考虑的问题。

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道家思想一度占据着社会思想的主流,无为而治的理念虽然有利于国家和人民休养生息,但是却导致整个官僚体系都逐渐乱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武帝继位之后,他便迫切的想要改变这个局面。汉武帝本身就是一个君主意识极强的皇帝,否则他也不会颁布推恩令,一步步削弱诸侯手中的权利。

至于汉武帝在人才选拔制度之上所做的改变,那就是他逐渐把察举制确立为了国家选拔制度的正统。

所谓察举制,指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人才选拔方式。基层官员通过举荐的方式,向朝廷推荐地方上的一些品德优良、德才兼备之人。而朝廷拿到这些人的名单之后,也会对他们实行相应的考核。

察举制当中最常出现的一种类别就是岁科,也有人将之称为常科。这个类别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茂才、光禄四行、察廉等,分别考察候选人不同的德行。其中,孝廉是最重要的一个考察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因为汉朝特别重视孝道文化,统治阶层也都这么认为。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是没有办法为国家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

而这一思想理念也直接延续到了东汉时期,对于汉朝的统治阶级思想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其实之前察举制就已经在社会当中流行过,不过这一制度面向的主要还是贵族阶级,因此贵族阶层对于社会资源的垄断情况并没有被打破,反而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

汉武帝则改变了这种局面,决定面向社会公众实行察举制。

也就是说那些出身于贫苦家庭的孩子,也能够通过别人的举荐而进入到中央官僚体系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人没有丰厚的身家背景,背后也没有家族支持,反而更加容易被统治者所掌控。皇帝一般便会将这些新提拔上来的官员当成自己的心腹,逐渐培养起属于自己的核心政治集团。

汉武帝刘彻在与自己统治时期的外戚集团对抗时,就一直致力于从底层的官员集体中选拔自己的助手。

皇帝所代表的统治阶层的权利,与外戚干政时所代表的贵族阶层的权利是对立的。所以皇帝必须从官僚体系中扶植自己的力量,这样才能避免成为太后或者皇后的傀儡。

由此可见,虽然察举制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贵族阶层对于社会资源的垄断,但是从根本层面上来说,这样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也是在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

只有围绕着皇帝本人的需求出发,这一制度才拥有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一制度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向上举荐的过程是最容易被外人利用的过程,所以社会上时不时会出现一些冒名顶替的现象。

有时候同乡的青年人在参与察举考核之时,有权有势的那个人或许就会把家境更加贫寒的那个人顶替掉。

所以总的来说,察举制其实也被许多不公平的因素贯穿着,而且这一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透明,因此在历史上总是会有着许多负面的评价。

演变过程,反映现实

我们在前文中也提到过,早在汉朝建立之初,察举制就已经在社会范围中存在着。

不过,这一时期的制度流传层面相对来说比较狭窄,并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大肆流行开来,也没有成为选拔人才方式中的主流。

而一切发生改变,其实是在汉文帝第二年。这一年,上天曾经出现过两次日食。古人对于科学的认知层面相对较窄,所以不能准确的理解,日食其实是一种正常的天体运动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只是认为,当上天出现异常情况时,这其实就是在向我们凡尘俗世之人发出警告。

上天一定是认为皇帝在自己的执政过程当中做出了许多不恰当的行为,所以才会特意做出警示。如果不及时改变未来,可能会有更大的灾祸发生。

汉文帝当然也恐惧,所以他先是向社会公众坦诚自己的统治过程当中犯下了错误,而后便决定大力调整官场结构。

这两次日食现象正好给了汉文帝一个契机,让他有足够的理由去废除某些官员手中所掌握的权利,或者去消灭某些世家贵族。

当官僚体系当中出现空缺时,皇帝当然会想办法进行填补。于是他大力在社会当中推行察举制,要求底层官员向上举荐众多品行优良的国家人才。

这一社会制度的改变,为后来汉武帝大肆推行察举制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记得那个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吗?他原本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社会学者,而正是因为察举制,他才能够最终进入到中央核心权力体系当中,并且被汉武帝所重用。

他是从这个制度上受益的,所以当他掌握了实权之后,自然也会大力推行这个制度。

于是在董仲舒的手下,察举制又经过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逐渐变得更具社会适应性。

汉武帝是相当支持这一改革的,他也在自己的诏书当中公开表示:“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

在西汉时期,察举制由于得到了统治者和整个统治阶层的支持,在社会范围中越来越广的流传开来。

先举孝廉,再举茂才,一步步进入官僚体系当中,再一点点提升自己的官位,这也成为了当时的一个普遍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东汉时期,由于统治阶层,个人利益和实际需求的改变,察举的人数和年龄都发生了变化。

汉章帝要求,每一个十万以上的郡都必须向中央朝廷举荐五人,而其他不满十的地方,也得举荐三人。这个规定,是为了确保最后选举出来的人才数量而产生的。

汉和帝时期,适当放宽了当地举荐孝廉的人数和各类限制。

如此一来,中央对地方的人才情况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同时也进一步加大了地方人才的提拔力度。

到了后期,由于人才紧缺,中央朝廷对于年龄的限制也逐渐放开。

以前40岁的年纪已经不再成为一道坎,部分超过40岁的官员,如果拥有足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足够优秀的工作能力,那当然也可以被破格选拔和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打破世家贵族对于社会资源的垄断,只是实行察举制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已。朝廷之所以要大力推行这个制度,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为了尽量的为国家招揽更多实用型人才。

所以,一年一度的知识考核也是必不可少的。

那些成功进入官僚体系当中的官员,并不是从此就高枕无忧。他们也必须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不断精进自己的工作能力,以便应对朝廷层出不穷的考核。

而且,当时也是不存在铁饭碗这一说的。

一些官员如果在实际工作中拖了整个团队的后腿或者是在某些做法当中触及到了统治阶层的利益,那么他们自然会被废除出官僚体系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体来说,当察举制成为两汉时期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之后,社会公正现象确实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不过,察举制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人才选拔情况。在必要的时候,社会还是需要一些其他辅助性的人才选拔方式。

自上而下,作为补充

至于辅助性的方式,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征辟制。相比于察举制自下而上的形式来说,这一制度的方向是自上而下的。

皇帝或者说高层官员在个人的实际政治工作当中发现了某些官员的才能,便可以自上而下发出诏书,将底层官员或者地方基层人物提上来,对他们交付更加重大的工作任务。

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必然是无法在全社会推行开来的,毕竟人们无法保证这一制度最根本的公正性。所以从当时的社会现实来看,征辟制只是作为一个补充性的人才选拔制度而存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当时的官员,都以能够得到朝廷的征辟为荣。毕竟受到上层官员的赏识,其实也就意味着个人的政治能力是相当优秀的。在一众同僚当中,此人也必定出类拔萃。

当然,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可以被操控的环节。因此两汉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并不存在完全的和彻底的公正,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不可能会出现真正的公平。

结语:

在汉朝刚刚建立之时,统治阶级就已经会利用察举制来实现自我权利的扩张。而到了汉武帝统治时期,察举制更是一跃而成社会人才选拔制度的主流方式。

有着征辟制做补充,察举制显然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不过,我们也必须明确它的缺陷,否则这一制度最后也不可能被其他制度所取代。

参考资料:

1.《汉书》

2.《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