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在手机上扫码下单,短短十余分钟,外卖就“从天而降”,由一架无人机投放在指定的地点。这不是科幻电影中的画面,而是5月1日上午发生在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的一幕,从当天起,合肥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正式开通,预示着市民可以在手机上下单“空中”外卖,体验“天上掉馅饼”的感觉。

合肥正式开通目前两条配送航线

5月1日上午,合肥市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开通仪式暨“合肥市低空联合飞行服务中心”揭牌活动在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举行。据了解,此次正式开通了百大心悦城至滨湖国家森林公园、融创茂至岸上草原两条配送航线,市民通过扫码下单即可召唤无人机进行送餐。

大皖新闻记者现场了解到,向市民提供“空投美食”服务的企业为迅蚁科技,而这次开通的两条航线并非该企业在合肥的“首飞”。

2023年10月,迅蚁科技就在合肥骆岗公园设置了6个索降无人机起降点,市民通过扫描靶标上的二维码下单,无人机抵达时,在靶标附近空降绳索,将餐品送至市民身边。仅作为试点项目,尝试空中送餐的市民就有千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选择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和岸上草原作为首次开放的配送点,也是考虑到地理位置和市民的需要,“以前来这里游玩的市民想要点个外卖可谓是很困难,一是配送距离太远,二是园区较大,外卖员很难找到相应的地点。”迅蚁科技合肥城市经理闫宝林介绍,通过无人机配送方便很多,“我们的无人机时速能达到60千米每小时,而且通过空中航线,基本走的都是直线,原本骑车可能需要三四十分钟的路程,无人机只需要十几分钟。”

大皖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五一期间通过无人机空投配送的费用为五元一单,扫码可现场选择多种商品进行配送,闫宝林也向记者介绍,该款无人机的最大承重量为五公斤,最长飞行续航可达28公里,受重量影响会有波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展空中运输配送的不仅是餐品

据闫宝林介绍,空中运输行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并不仅只是让送餐更便捷,在医疗急救、应急保障等方面也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

3月6日上午,合肥无人机医疗物资运输航线正式开通,一架载有血样的无人机从安徽省血液中心起飞,大约十多分钟后,顺利降落在安徽省妇儿医学中心西院。据了解,该航线距离10.9公里,航行时间14分钟,如果开车运送,两地之间距离有13公里,开车需要25分钟左右,遇到高峰时段,时间将更长一些。

据大皖新闻此前报道,这条无人机运输航线是全省首个医疗应用场景,目前在安徽省妇儿医学中心的三个院区和安徽省血液中心四个点之间运行,共有6条航线。其中最远的安徽省妇儿医学中心东院和西院航线距离21.2公里,运输时间仅仅为25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人机配送医疗场景是低空场景的重要组成之一,杭州、广州等先发城市已开通无人机医疗配送航线,在开辟低空经济新场景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医疗物资配送效率,特别是可以到达紧急情况下需要快速响应的偏远或难以通行的区域。”迅蚁科技董事长章磊表示,下一步还会继续增加运输航线,来满足更多的低空运送需求。

如果送物看起来还不够“未来”,无人机载客或许更加让人大开眼界。2023年12月28日,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搭载乘客,在骆岗公园完成商业首飞演示。长5.73米,高1.93米的机身,两个小时内就能充满电,最快飞行速度可达130公里/小时,续航时间为25分钟,设计航程30公里。乘客无需做出任何操作,即可感受飞鸟视角,体验一把飞行员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亿航智能工作人员介绍,EH216-S可广泛应用于载人交通、旅游观光、物流运输、医疗急救等场景,迄今已经在全球14个国家完成超过4万架次的安全飞行。这也标志着中国低空经济的发展迈入一个新的台阶,城市空中交通也将进入到普通民众的生活。

布局低空赛道建设国际“低空之城”

5月1日上午,除正式开通了两条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外,“合肥市低空联合飞行服务中心”的揭牌也格外引人注目。

据了解,该中心由国先中心(合肥)联合民航安徽空管分局等单位,发挥各自优势共同组建,主要为低空经济主体提供安全、顺畅、有序的专业性、公益性服务,致力于打造合肥市低空服务“一个窗口”,这也体现了合肥对低空经济赛道十分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目前,合肥市已开通无人机医疗物资配送、轨道巡检、电力巡检、消防巡查等七大类30余条航线,正在推进高速长航时巡检、路政执法巡检、载人观光文旅等十三类应用场景落地。招引落地了亿航智能、零重力、迅蚁科技等一批行业龙头,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近100家,实现了低空经济从无到有的跨越。

按照合肥发布的《合肥市低空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合肥今年将基本建成骆岗低空融合飞行试验片区,明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低空之城”,在科技研发、产业集聚、应用场景、标准规则、飞行保障等方面走在全球前列。

从无到有,从物到人,无人机播种、运输、载客等未来科技正逐步向人们走来。在人们看见和看不见的距离里,天空正渐渐变得繁忙起来。

大皖新闻记者龚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