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2年,在河南贡院的旧址上,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学校所用校舍多为贡院旧房。

1919年,李敬斋任校长期间建成六号楼。该楼面积较大,故设讲演厅,即所谓礼堂,能容纳三、四百人。凡有集会,均在此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号楼:1925年8月,李大钊曾在这里作了题为《大英帝 国主义侵 略中国史》的演讲

1923年3月,预校易名为中州大学,在张鸿烈校长的支持下,校务主任李敬斋对校园进行了整体规划。

由预校改为大学,学生人数逐渐增加,讲演厅集会时虽然拥挤,但勉强可以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州大学规划图

1927年,中州大学合并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河南省立农业专门学校后,更名为河南中山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讲演厅作为礼堂,仍是师生们集会的重要场所。

1929年冬,傅斯年曾在讲演厅作报告,畅谈考古学发展和殷墟发掘情况。

然学生人数已增至900余人,六号楼讲演厅已经无法容纳。

建造一座礼堂,供师生集会所需,已经极为必要,然建造经费实难筹措。

战事频繁,河南省财政收入不定,学校费用维持日常已属不易,更遑论建设礼堂了。学校曾向省政府提出申请,请求拨款建造礼堂,未能如愿。

无奈之下,学校搭建一席棚作为礼堂,集会活动场所,不但外观不雅,而且冬夏因天气之故,也不能经常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3年9月21日出版的《河南大学》校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0年,中原大 战爆发。

在击败冯玉祥后,蒋 介 石委派其嫡系刘峙出任河南省主 席。

9月,河南中山大学更名为省立河南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校长张仲鲁向师生宣布五年发展规划时,依然是在学校的席棚里。

其后校长更换频繁,且任职时间均不长,均无暇顾及建造礼堂。

1931年5月,省政府聘任许心武担任校长,建造礼堂之事迎来转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心武老校长

许心武早年留学美国,获水利工程硕士学位。上任后,他与李敬斋一起,对河大校园规划做了调整和补充,提出了建造大礼堂的建议。

与此同时,在校长许心武、理学院院长赵新吾的筹划下,学校增设了土木工程系,并于6月得到省政府批准。

当时,土木工程系隶属于理学院,由瞿文琳担任系主任。瞿文琳字茀章,1921年毕业于国立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受聘任河南水利工程测绘养成所教员,并在河南大学理学院兼课。

土木工程系的成立,不仅扩充了学校的学科和专业,而且为建筑大礼堂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建造大礼堂,受到了师生们的支持,也得到了河南省政府的支持。

刘峙虽行伍出身,但主政河南期间,对振兴教育很重视,尤其是对建造大礼堂非常支持。

后来,他在《我的回忆》中写道:

“筹措专款,建筑河南大学大礼堂,扩建并修葺中小学校校舍,建筑雄伟之华北体育场,旨在谋河南教育发展之初期措施,唤起地方人士共同努力。”

1931年11月20日,大礼堂破土。

原定工期为一年半,但工程一直持续1934年冬天。

受天气变化、材料不齐等缘故,工程曾多次停工,时间达11个月,因此实际工期为二年。

开工前,建筑费预算约为14万元,设备费预算约为3万元。

经刘峙同意,财政厅拨建筑费15万元,款产处拨设备费24296元。

另外中原公司捐款一万。

这些款项以及陆续产生的利息,共计18.5万元。

建造大礼堂的支出,由建筑费设备费两部分组成。

建筑费共用19万余元,购买木料、砖瓦、灰石、钢铁、杂件等,共花费145998.817元;

全部用工数为73520个,计木工21920个,泥工22600个,小工25500个,杂工3490个,共计花费45250.573元。

而包括钢椅、电灯、暖气及其他材料在内的费用,称为设备费。

在大礼堂落成时,仅安装了钢椅,其它设备并未添置,其中购钢椅12894.8元,运输费5827.8元,旅汇费109.22元。

建筑费和设备费相加后,实际支出超过了21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座有着整整九十年历史、跨世纪的建筑,河南大学大礼堂无论在设计理念还是结构布局上,都堪称“伟大”。

大礼堂是中西建筑集合的典范,巍峨的宫殿式屋顶,古典的西方巨柱,精美的廊檐雕饰,集纳了传统中国建筑的秀丽与规整,吸收了西洋建筑的高大与坚固。用一组组别致的建筑符号,演奏出一支优美的中西恋曲。

在建设中采用了许多西方新技术、新材料,同时辅以中式大屋顶、斗拱飞檐等传统精华,在建筑手法上将其巧妙糅合,集建筑学、力学、美学等于一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当时学校的主楼,大礼堂外观采用宫殿建筑形式,屋角上板,铺盖筒瓦,油漆彩色,与宫殿相仿,内部则用现代建筑手法,以期适用。

从各个角度来看,大礼堂都富丽堂皇,气势磅礴。结合建造费用上来看,大礼堂算得上是物美价廉。

大礼堂坐落在校园南北中轴线和东西轴线的交汇点上,占地3932平米,总建筑面积4687平方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面正中有三扇平开大门,东、西、北各有疏散出入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门前采用了8根爱奥尼柱,更加衬托出其雄浑挺拔之姿。

屋顶上设有排水沟,即使遭遇暴雨也可以顺畅排出。

大礼堂的工程设计,依据的是最安全的标准。为确保建筑安全,使用的所有材料,外力都假定是最大的,抵抗力都假定为最小的。

礼堂会场原本计划用木质楼板,后因消防安全起见,全部改用钢筋和三合土。会场南墙因地基载重关系,不能加厚。

为了确保安全,加筑钢筋三合土通梁一根,自东端到西端,并顺东墙西墙向北延长,计长160尺,以撑托楼板压力,并加筑钢筋三合土柱8根,以撑托钢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礼堂内部窗口面积占会场面积五分之一,故光线充足。

会场内空气容量为400000立方尺,每人平均得160立方尺,空气非常流畅。

大礼堂内部分上下两层,其音响、采光、通风、人流组织与疏散等设计合理,达到了很高的科技水平。

礼堂内有观众席2800多个,舞台开阔,两侧上下辟室8间,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全国高校中首屈一指。

礼堂内回音很小,坐在最后也能听清。

楼上楼下,正中空间可坐2600余人。靠北置讲台,宽60尺,深40尺,可以开会、演剧,能容200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楼上楼下设8个房间,可作休息室、办公室、储藏室,亦可作教室,各容60人。会场四周、楼上楼下均有走道,方便出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瞿文琳说:“南京中央大学的大礼堂,及清华大学的大礼堂,造价都近二十万,虽工料设计,各有不同,然就面积容量美观坚牢等等方面,我们的大礼堂,对之殊无愧色。”​

在建筑过程中,受广州中山纪念堂的启发,建设者选用了27米豪式进口钢屋架,由8柱1梁支撑全部顶层重量,并用水泥加固地基。

无论是结构设计还是施工技术,在当时国内条件下都具有突破性。

历史证明,这种创新也是非常成功的——建成后的大礼堂,虽经5次5级以上地震但始终坚固如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6年,河南大学收容南迁的东北大学学生。大礼堂毫不犹豫地敞开怀抱,将500余名流离失所的年轻人拥入怀中,安稳书桌和温暖床榻有了可置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礼堂见证了东北大学与河南大学的相遇,两校师生结缘于此,留下了青春的烙印,播下了友谊的种子。

人民音乐家马可的次女马海星来到大礼堂,忆起了父亲在这里的“怒吼”青春:

1937年9月4日,冼星海率领的上海救亡演剧二队抵汴,与河南大学“怒吼歌咏队”在大礼堂“相遇”,抗日救亡的激昂悲歌在大礼堂久久回响。

开封沦陷时,河南大学校园被日军占据,大礼堂沧桑了容颜:钢架座椅被拆去生产军火,沦为侵略者的马厩。

抗战胜利后,辗转流离的学子们历经坎坷跋涉重回故地。

校友李福生如此表达与母校重逢时的欢愉之情:

“极目望去,是巍峨宏伟的一座宫殿——大礼堂。虽然满地荆棘,但却颇感温馨,因为这毕竟是自己的家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7年10月,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在河南大学大礼堂教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0年,在大礼堂前召开纪念五四青年节大会

1952年院系调整,河南大学部分院系或独立建校或并入兄弟高校,校本部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又经开封师范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等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9年,河大在大礼堂举行建校47周年纪念大会

1962年,在大礼堂举行建校50周年庆典。

同时隆重召开了第三次教学研讨会暨第七次科学讨论会,教育部长杨秀峰亲临祝贺。

历经沉浮悲欢、经历曲折坎坷后,在国内外校友的期盼与努力下,终于1984年5月份恢复了河南大学校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5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一年后,举行建校73周年庆祝大会。

1985年,河南大学73岁,

老校长许心武93岁。

那一年的9月25日,

河大在大礼堂举行了

建校73周年庆祝大会,

步履蹒跚的许心武再次步入大礼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2年,河大举行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2年,为庆祝河大建校90周年《同一首歌》走进大礼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9年,在大礼堂广场召开纪念五四运 动90周年大会

2012年,河南大学100岁。

这一年的9月25日,大礼堂见证了河南大学百年荣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2年,庆祝建校100周年纪念大学在大礼堂隆重召开

这一天,一群台湾的老校友们不顾年事已高,专程从台湾飞到开封,为母校的百岁生日献礼。

1946年理学院化学系毕业的管守严站在大礼堂的讲台上,用地道的河南话说:

“我93岁了,只比母校小7岁,很荣幸参加母校百年校庆,我代表台湾校友会恭贺母校生日快乐。”

只可惜……

多次地震,躲过兵灾。

世代更迭,安然无恙。

国泰民安,殒于施工队。

世上再无大礼堂。

呼吁哀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