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都终南山,因其宏丽瑰奇、人杰地灵,自古便是华夏洞天之冠、天下第一福地。

在终南山脚下,离户县县城10里路的余下镇安善坊村,走出了一位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擅长经方治疗肛肠疾病的正统中医坚守者,他在治疗各种久治不愈、手术后复发的内痔、外痔、混合痔,渗血、流血、射血、肛痒以及肛裂、肛周脓肿、肛瘘、肛窦炎、脱肛等肛肠疾病堪称一绝。凡是肿胀疼痛到走不了路的,当天就不疼了。凡是坠胀疼痛到睡不了觉的,当天晚上就能呼呼大睡了。因其“内外同治,肛肠并举,内用汤散,外用洗抹”的十六字纯中医中药治疗理念,让患者从检查到治疗,从治疗到痊愈的整个过程中,止痛,止血,消肿,排脓,收口,又快又简单。不但没有任何痛苦,甚至还舒服的不得了,令人啧啧称奇。

更为众多患者称道的,便是他的三个“绝不”:

没有各种设备,绝不过度检查!

没有各种疗法,绝不乱收费用!

没有各种针刀,绝不手术治疗!

出身中医世家 五岁医学启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叫韩晓辉,1975年生人,出身中医世家,自幼随祖父韩铁研习岐黄之术。1993年,18岁的韩晓辉考入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中医专业。

韩晓辉的祖父韩铁,在户县当地是众所周知德高望重的老中医。韩铁老先生直至九十几岁高龄时仍为各地前来求诊的患者把脉开方,挥斩病魔。2014年农历十月十三日韩铁老先生与世长辞,享年96岁。户县余下镇安善坊村为纪念韩铁老先生悬壶济世,德医双馨的一生,将其事迹载入《安善坊村志》(第230~234页)。

韩铁祖籍洛阳偃师,韩家本就是洛阳偃师县有名的中医世家,出生于1919年的韩铁是家传医术第五代传人,从小就苦学医术,随长辈行医。

1936年,韩铁17岁时就加入了共产党。1937年抗战爆发,为报效祖国他加入军队成为军医,随部队辗转于陕、豫、晋、冀等多地,直到1948年,才定居在户县余下镇安善坊村。

1949年春,韩铁挂牌经营幼康诊所,因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登门求医者络绎不绝。

在韩晓辉五六岁的时候,祖父韩铁便开始给他医学启蒙,从《医学三字经》开始,然后是《药性赋》、《汤头歌》、《濒湖脉学》。

七岁多的时候,韩晓辉已经把这四部典籍背的滚瓜烂熟,这时候爷爷才把他叫到身边,郑重地对他说:“四小经典背完了,以后只要你在家,我看病的时候你就在旁边看,用心看。

韩晓辉一听高兴极了,连忙问:“那我以后也能看病了?”

爷爷笑着回答:“你离给人看病还早着呢,看病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一,医术务必精微、二,辨证务必准确、三,开方务必审慎,药能医人,也能害人!即使没有害人,可病没给人治好,贻误病情最终还是害人。所以你一定要刻苦,用心!”

韩晓辉重重的点头,并把这番话牢牢地记在心里。这番话在韩晓辉后来几十年的日子里,爷爷不厌其烦的反复叮嘱,反复告诫。

勤学中医精华 苦练家传技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古中医最重传承,因为看病的真本事要靠长年累月的经验积累,并不是熟读医书医典就能学会的。许多经验,无法口传笔载,只能靠经验丰富的老中医手把手的带出来。

比如把脉,普通人只能看到医生手指一搭,就像开了透视眼一样,患者的种种病症顿时了然于心。然而普通人看不到的是,就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把脉动作,里面其实有着很深的“功夫”。

韩晓辉记得那是1982年刚收完麦子的一天下午,他从地里拾完麦穗回到家里,爷爷把他叫到诊室,并特意关上门,然后对他说:“从明天起,你就开始学习我们家传的《韩氏脉法》。”

我们家的《韩氏脉法》,说到底是一种辩证的功夫,是需要刻苦练习的”爷爷说。“ 把脉是靠指尖轻触,来感应患者体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不仅是靠手指灵敏,还要与神相接,才能于细微之处体察脉象。《韩氏脉法》有炼心、炼意、炼神三种功夫。你先开始‘炼心’,若是明年开春能有所成,再开始练意。”说着叫韩晓辉去拿洗脸盆打一盆水再拿一根筷子来。

(一)

《韩氏脉法》的第一种练法叫“水竹炼心”,说起来很简单,水盆里倒上水,然后丢根筷子在里面,以把脉的动作轻轻按住筷子,要做到筷子两头不能抖动,以此练习手指稳定度。

把脉有“轻取、中取、重取”三种力度,所以练水筷的时候,要把筷子按在不同的深度,来感受不同的力度。

水竹炼心看着很简单,但练起来可不容易。因为把脉的三根手指不一样长,按在筷子上着力方向就不同,所以首先要控制着筷子不在水里滚动。

好不容易全神贯注的控制着筷子不滚动了,但筷子两头的抖动怎么都控制不住。

这个过程中,爷爷时常来给他指点关窍,教他怎么控制呼吸,怎么控制姿势和肌肉,怎么控制心里的念头。

怪不得第一种功法叫“水竹炼心”,原来想要练成,最重要的是心要定,心定才能手稳!

一直练了有几个星期左右,才慢慢能达到标准,按住筷子时水面保持一动不动,不过只能坚持半分钟左右。

然后慢慢的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练了有两个多月,就能坚持到十分钟了。

这时候爷爷又要求,水竹炼心的时候,同时背诵《韩氏脉法》,这要分心两用,难度更上一层。

最开始练习的时候还是夏天,转眼就到了秋天,练着练着就进入了冬天。虽然经常是用温水练习,也涂抹了爷爷特制的防冻膏,两只手还是冻得像胡萝卜似的。

水竹炼心达到了爷爷的标准,这就到了1983年的春天了。

(二)

又是一年三月三,爷爷从余下镇的集上让人做了三个风筝。《韩氏脉法》的第二种,是悬丝炼意,需要仔细体悟手指上的感应,直到能把到风中之意,方才练成。等风筝飞上了天,爷爷拉着绳子说道:“来,把手指搭在风筝线上,给风筝把把脉。”韩晓辉赶紧根据爷爷教的方法,把手指搭在风筝线上,感受线在风中的律动。

“你能感觉到啥?”爷爷问。

“绳子在抖。”韩晓辉说道。

“你闭上眼睛,把自己的精神,通过手指传递到绳子上,慢慢去感受风刮过的时候绳子的颤动,再去感受风筝在空中起伏时,绳子传回来的那个力有什么不同。”爷爷又说到。

韩晓辉闭上眼睛,细心去体会爷爷说的那种感觉。一开始总是不得其法,但有爷爷给他指点关窍,教他怎么控制风筝线的松紧,怎么从不同方向角度去感知风筝线的振动,怎么通过细微的震动来感知空中的风向,直到“以指触之、而知天地”。

通过给风筝“把脉”,他渐渐的能感应到,蓝天白云的气机涌动,不可见处的平起波澜,每当风筝在天空中飘舞着的时候,韩晓辉便慢慢的闭上双眼,在手指搭上风筝线的那一刻,他仿佛与天地相接了……

(三)

韩晓辉依稀记得那是1984年的农历二三月间,麦子一拃长的时候,村里有些背阴的院墙下还有去年没有完全融化的,掺着冰的积雪,爷爷让他开始《韩氏脉法》的第三种四水练神。

爷爷去户县县城办事的间隙,找木匠做了一个三角形的小木框,上面平行着绷紧了几根细绳,看着挺像把琴,绳子一拨还会“嘣嘣”响,爷爷说这叫“脉琴”。

《韩氏脉法》的第三种四水炼神,就是把脉琴放到河里,用手指去感受河水冲刷时绳子的抖动。根据绳子的长短,河水流速的不同,绳子会传来不同的感觉。

爷爷说:“春弦、夏洪、秋水、冬沉,四季水脉各有不同,四水炼神就是要仔细去体会四时变化里,水脉的区别。”

一开始四水炼神是在初春,那时河水冰凉,韩晓辉就穿着长筒雨靴站在水里,弯腰练功。水流并不快,脉琴上绳子绷的紧,只有非常轻微的震动传来。若不是经过了一年的悬丝炼意,恐怕是感觉不到那种震动。

于是不管是春天溪流潺潺,还是夏天河流滚滚,或者秋天水波缓缓,抑或冬天河水凝沉,韩晓辉通过脉琴去感受四时轮转、阴阳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爷爷让他重点去感悟《韩氏脉法》与《黄帝内经·四气调神论》,他通过指尖去触摸天地自然,慢慢竟越来越能体会到,什么叫春发陈、夏蕃秀、秋容平、冬闭藏。

光是《韩氏脉法》的四水炼神,韩晓辉就又练了两三年。越是练习他越能感觉到,当自己心神沉寂,凭借指尖去触摸琴弦时,仿佛溪水与他融为一体,进而山川草木、天地自然,都化为了琴弦上的微微震颤。

正是这儿时的苦练,骨子里的烙印,韩晓辉在后来的几十年行医生涯中用家传的《韩氏脉法》再去把脉时,摸到的就不再是简单的升降沉浮,而是层次分明、映照脏腑阴阳的脉象,患者的病因、病症了然于胸。

这还仅仅是把脉,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才能准确的辨明病证。

中医四诊如果不是多年跟随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学习,是无法掌握其中精髓的。

中医世家出身的韩晓辉,从小就这样打下了坚实的正统的中医基础。《伤寒论》、《医宗金鉴》、《内经》、《外经》、《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

一部部在别人眼中晦涩难懂的中医典籍,逐一被韩晓辉印入心间,成了他小时候最深刻的记忆。用韩晓辉的话说,他就是为中医而生的。

进入大学殿堂 博览中医百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光荏苒,1993年9月1日,韩晓辉走进了梦寐以求,朝思暮想的中医殿堂,陕西中医学院——现改名为陕西中医药大学。

进入大学之后,各大医派的理论体系真是让韩晓辉大开眼界:伤寒派的六经辨证、药简力专,让他感受到了大巧若拙、以简破繁的经典智慧;滋阴派的阴阳平衡、以阴制阳,让他理解了天道有序、万物有节的动态辨证思维;温补派的立足先天后天,调节阴阳五脏,让他看到如何从一而入、统摄全身的治症理念……

通过名家医案,韩晓辉仿佛在和历代名家对话,学习张仲景的识用精微,张子和的化裁创新,张景岳的精专简炼,叶天士的轻灵效验,徐灵胎的古朴厚重,费伯雄的醇正和缓,马培之的中正平和……

在韩晓辉博览百家之后,他逐渐的确定了自己未来的道路。

韩晓辉最终发现,治病救人最有效的,还得看经方!

经方传承悠久,注重实效,而且经过几千年的反复检验,治疗效果最有保障,是最正宗的中医!

经方的理论,重在六经辩证,把每一种证与方对应,往往只用3-7味药,配伍精到、气势恢宏、方平效稳、药简力专,历代医家常以“效如桴鼓”来形容经方的疗效。

博古经方十余载 终得调虚治肛肠!

大学毕业以后,韩晓辉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中医!一名经方派的中医!他遵循六经辨证的指导思想,很快就凭借把脉稳,辩证准,下药狠,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获得了患者的喜爱。日出日落,春华秋实,就这样韩晓辉度过了将近20年的行医岁月。

记得那是2007年10月8日,刚过完国庆节的第二天,韩晓辉开始在某市级综合医院中医科坐诊,中医科与肛肠科在同一楼层,韩晓辉每天早上8点上班,肛肠科的换药室门口,就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这些患者手术后每天都要换药,因此,整个楼道回荡着,歇斯底里的惨叫声,再加上楼道的回音,犹如鬼哭狼嚎。一声声惨叫此起彼伏,天天如此。

这里仿佛成为了人间地狱。

在与肛肠科大夫的闲聊中了解到,很多痔疮,肛裂,肛周脓肿,肛瘘患者做了不止一回手术,有的甚至三回、四回。

先不说术前的各种创伤性检查,就说手术后每天的例行换药,那真是让人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再加上每天要大便,那更像是在伤口上,用铁刷子再细细的刷几遍!不是抱着“长痛不如短痛”的信念,试问有几个人能承受这般痛苦?

整个医疗界给出的说法是,手术是肛肠疾病唯一的选择,别无他法。患者由于剧烈疼痛,或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只能无奈选择手术。

很长一段时间里,韩晓辉都在深深地思考。中医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治疗肛肠疾病的经典之方,不计其数。为何时至今日,肛肠疾病都要动刀子?

自那时起,一种使命感在韩晓辉心中油然而生。

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韩晓辉便踏上了,中医治肛肠的探索之路。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结合诸多历代名医的经典验方,韩晓辉有了自己治疗各种肛肠疾病的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晓辉结合诸多历代名医的经验,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得出结论:一切肛肠疾病,最本质都是虚症,当风邪湿热侵入人体,在体内结成热毒。热毒则血伤,血伤则气滞,结果气与血俱滞,气血运行不畅,则坠入大肠、结聚肛门,再加上辛劳重压、肥甘厚味、辛辣刺激、酒色无度等外因,最终形成反复发作的痔疮、血痔、肛瘘、肛周脓肿等肛肠诸病。而这些疾病往往诸证纠缠,难以辨明病因。

韩晓辉因出身中医世家,从小功底扎实,最善于寻踪觅迹、明辨病本,定下了“内外同治,肛肠并举,内用汤散,外用洗抹”十六字的治疗方针,不用开刀动手术,也不用创伤性检查,却能起到力拔邪毒、立起沉疴的奇效,从而他所接待的肛肠疾病患者往往在两到三天内,自身便能看到中医经方治疗痔疮的真正疗效,令广大患者倍感惊奇。可他就一句话:“痔疮都是虚中来。”

西安市鄠邑区余下镇安善坊村志

对中医世家韩晓辉祖父韩铁的记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品六中医肛肠专科治疗

韩晓辉大夫2023年医案分享例

1、肛周脓肿复发

五竹王某某,男,53岁2023年7月案

患者自述:因劳累、熬夜、饮食辛辣等不良生活习惯,五年前在某医院做肛周脓肿手术,一月前肿痛复发,日渐加剧,坐卧不宁,四处求医无果,各医院均让再次手术,后经人介绍,前来求诊。

刻诊:有恶寒发热,大便2-3天一次,便干、硬,小便发黄,异味重。舌质淡紫,苔厚浊微黄,脉弦数。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吸烟(一天两包,已劝戒),不饮酒,已婚。

专科检查:肛缘12-6点可见肿块脱出,疼痛拒按,无脓水渗出,左臀部距肛门5厘米处有肿块,触之灼热感,因疼痛未能指诊。

体温37.3℃,血压140/85 mmHg。

处方:生黄芪、防风、赤芍药、当归尾、火麻仁、黄连、桃仁、红花、皂角刺、天花粉、金银花等5剂水煎服,配合外用中药擦洗,夜间以蜂蜜调中药粉外涂患处。

二诊:肛门疼痛减轻,现在大便已正常,一天一次。小便渐清澈,左臀部皮下肿块已消除,肛缘肿块仍有触痛,触之已无灼热,配合外用中药擦洗,夜间以蜂蜜调中药粉外涂患处。

处方:生黄芪、生地黄、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皂角刺、赤芍、槐角、虎杖、麸炒枳壳、黄连等6剂水煎服,继续配合外用中药擦洗。

三诊:肛缘3点位脓成破溃,脓液渗出清稀,用前方去蒲公英、槐角、虎杖、黄连,生黄芪加量,再加太子参、党参、白术益气养血,透脓生肌,方6剂水煎服,继续配外用中药擦洗。

四诊:肛缘瘘口已愈合,触诊皮肤肌肉已正常,肛周皮下已无结节包块。

:患者自购归脾丸继续巩固一月,规律作息,清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减少久坐久蹲,节制房事。月余后随访疗效满意。

2、陈旧性肛裂术后复发

渭丰田某,男,70岁2023年7月案

患者自述:常年便秘,约20年前出现大便疼痛,肛门部位有小凸起,未重视,嗜辣,喜饮酒,于2015年四月底疼痛加剧,便后带血严重,孩子带去西安某肛肠医院诊断为陈旧性肛裂,住院月余,做肛裂切除术,从此忌辣,忌烟酒,2021年出现反复,便后出血,疼痛加剧,因高血压、高血糖等原因医院建议保守治疗,期间反复多次,经人介绍,前来求诊。

刻诊:大便3-4天一次,大便干燥,排便困难,便时、便后肛门剧痛,点滴下血,血色鲜红,疼痛持续2-3小时后缓解,腹胀,小便发黄、有异味。舌质偏红,苔黄燥,脉弦数。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均长期用药物控制)。

专科检查:肛缘6点,可见纵行裂痕,裂口色红,触痛明显,肛缘未见肿物脱出,指诊通过肛管顺畅,3、7点位可触及柔软隆起,指套退出未见染血。

体温36.3℃,血压140/85 mmHg。

处方:黄芩、黄柏、生地、元胡、地榆炭、槐花、黄芪、白芍、当归、桃仁、红花等5剂水煎服,配合外用中药擦洗,夜间以蜂蜜调中药粉外涂患处。

二诊:用药3日后,出血止,肛门疼痛即减轻,大便已接近正常,小便已渐清澈。

处方:黄芪、丹参、生地黄、酒黄精、白芍、乌梅、葛根、石斛、花粉、麦冬、牡丹皮、怀山药、仙鹤草、侧柏炭等6剂,益气养阴,滋阴润燥,配外用中药擦洗。

三诊:服上方已得显效,目前精神更加好转,肛周已无异常感觉,肛缘6点皮损已完全愈合,二便调和,诸症已基本痊愈。只略有口渴,行走不如昔日有力,脉象尚微细数,此为久患消渴症(糖尿病)气阴两亏,津液不足,筋脉失养之故。拟益胃汤、二至丸加味以调理之。生黄芪、沙参、怀山药、石斛、芡实、谷芽、白芍、桑枝、牛膝、女贞子、墨旱莲、麦冬、天花粉、甘草等10剂,水煎服。

:清淡饮食,多吃蔬菜,保持排便通畅;避免久坐,久蹲,排便时间小于10分钟;两月内务必坚持便后温水坐浴,保持肛周清洁,国庆节前随访,情况一直良好,效果满意。

3、混合痔术后复发肛裂,肛乳头瘤

甘河李某,男,34岁2023年8月案

患者自述:上大学时在长沙某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此次因工作繁忙久站劳累,便后肛缘有肿物脱出、灼热疼痛,便后手纸沾血。患者自用某痔疮膏、栓、某贴及口服药物,效果不佳,症状加重,日常疼痛行走不便,夜间疼痛无法入睡。在西安某肛肠医院检查,拒绝二次手术,经朋友推荐前来就诊。

刻诊:患者口干口臭严重。神志清,精神可,表情自然,面色荣润,形体适中,语声清晰。舌质淡,苔厚,脉弦细数。

专科检查:肛缘6点,可见一乳头样增生物,6点位可见纵行裂口,9~11点位肿胀、紫红色,触之疼痛难忍,指诊食指可顺利通过肛门环,9~11点位肿胀与肛缘肿胀处相融合,指套退出未见染血。

体温36.3℃,血压115/70 mmHg。

处方:黄连、黄柏、北败酱草、龙胆、薏苡仁、泽泻、北柴胡、当归、地榆炭、槐角、炙甘草、升麻等,6剂水煎服,配合外用中药擦洗。

二诊:用药一周症状明显好转,肛门灼痛已消除,排便顺畅,便后手纸无沾血。自觉肛周蚁行样瘙痒。中药方剂略作调整,续用6剂,继续配合中药外涂。后因工作服药不便,给予益气养血,健脾补肾中药散剂,巩固月余,以增强体质。

:作息规律,忌熬夜,忌久坐久蹲,半月内节制房事。月余后随访疗效满意。

4、妊娠期环状混合痔术后复发

蒋村刘某某,女,34岁2023年8月案

患者自述:6年前妊娠期出现痔疮脱出,于19年底发作严重,自用某痔疮膏、栓自行治疗无效,在某医院肛肠科住院15天手术切除。中间偶有反复,近期又出现大便带血,三日前因受凉,一日腹泻五次,出血量增加,肛周脱出肿物急速变大伴有严重疼痛。

刻诊:神志清,精神可,表情自然,面色荣润,形体适中,语声清晰。大便2-3天一次,大便干燥,排便困难,大便变细,便后肿物脱出、疼痛,肿物脱出肛周如鸡蛋大小,回纳困难。舌质淡,舌体胖大,苔薄黄,脉细弱。

既往史:最近自购济川煎治疗便秘。

专科检查:肛旁3点,可见一肿块,肛缘9-11点有皮赘,肛周挤压无疼痛、渍水溢出,指诊通过肛管顺畅,沿齿状线上下可触及多个(1、3、5、9、11点)柔软包块,无触痛,指套退出未见染血。

体温36.5℃,血压90/52 mmHg。

处方:黄芪、党参片、升麻、北柴胡、麸炒枳壳、当归、酒大黄、黄芩、炒火麻仁、炒紫苏子6剂,水煎服,配合外用中药擦洗。

二诊:一周后二诊自觉情绪好转,大便基本正常,一天一次,便后肿物脱出已近于无,也不觉疼痛,再本前法,加入补脾之品巩固之。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保持良好情绪,少辛辣刺激,节制房事半月,可自购逍遥丸合补中益气丸再巩固两个月。月余后电话随诊,患者喜甚,告知恢复良好。

5、肛周脓肿术后诱发肛瘘

甘亭刘某某,男,54岁。2023年7月案。

主诉:肛周破溃流脓水

现病史:患者18年在某肛肠医院做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六月份开始出现肛周流液,伴有疼痛、瘙痒,医院复查告知以形成肛瘘,

刻诊:肛周破溃流脓液,脓质稠厚,肛周胀痛,局部红肿触之灼热,神志清,自述昏昏沉沉,口渴但不想喝水,四肢沉重,大便粘腻、不畅,小便短赤、灼热。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数而滑。

视诊:可见肛缘8点位有肿物突起,6点位有一破溃瘘口和有脓液流出,11点位有明显术后创口约三厘米。

指诊:指诊食指可顺利通过肛门,直肠环弹性可,沿6点位触及肛隐窝有一条索状硬结瘘道通过外括约肌皮下部与肛缘6点位皮肤相通,触之有灼热感。指套未见血染,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无家族病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体温36.7℃,血压110/85mmHg。方选:止痛如神汤合化毒除湿汤加减。秦艽,防风,山桃仁,黄柏,金银花,牡丹皮,赤芍,茯苓,生薏苡仁,苍术,归尾,枳壳,通草,生甘草,加元胡,皂角刺5剂,每日一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服。配合中药外涂直肠灌注给药,夜间以专用药粉调和蜂蜜外敷。

嘱:清淡饮食,忌辛辣寒凉,宁心静养,禁房事。

二诊:肛周胀痛明显减轻,肛缘6点位瘘口渗液清稀,触之皮肤温度正常,大便日行1-2次,顺畅,小便清,舌质红,苔薄,脉弦数。

观其诸症缓解,痈毒渐退,尿色转清,知其阴血有来复之象,水升火降,当此之际,用药若过于阴柔,恐有补阴碍阳之弊,去掉部分寒凉药物:金银花、归尾、元胡、防风、皂角刺,将生地黄改为熟地黄,加生黄芪、太子参、怀山药、炒白术、全当归等微温之品,以健脾益气,补血生肌。继服7剂,配合中药外涂直肠灌注给药,夜间以专用药粉调和蜂蜜外敷。

:饮食清淡,忌辛辣寒凉刺激性食物,宁心静养,节制房事。

三诊:服药平妥,创口愈合,行走无碍,指诊退出指套无黏液、脓血。因久病精血亏耗,精气一时难以全充,再本前法,加入补脾气,益肝肾之品,益气和营,脾肾双补,填补精髓,缓缓调理,以善其后。处方如下:生黄芪、太子参、熟地黄、全当归、淮山药、炒白术、茯苓、泽泻、麦冬、川芎、杭白芍、鹿角胶、龟板胶、枸杞子、菟丝子、玉竹等。

上方加减服药一月余,约20余剂,诸症若失,身体逐渐康健,即停药观察。

嘱:避免久坐,久蹲,排便时间小于10分钟;坚持便后温水坐浴,保持肛周清洁;配合每天练习两次,每次练习15个深呼一吸提肛。9月中旬,来电反馈,情况始终稳定,正常生活工作,已无不适,表示感谢。

各种久治不愈、手术后复发的内痔、外痔、混合痔、渗血、流血、射血、肛痒以及肛裂、肛周脓肿、肛瘘、肛窦炎、脱肛的患者可以到:

西安市鄠邑区北转盘向西30米路南的“韩晓辉中医诊所”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