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长假后第一个工作日一大早,新区就完成了一场重磅签约,与国家“双一流”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当国家级新区与学科特色显著的属地高校携手,双方将会碰撞出什么火花?同样是校地合作,本次携手又有哪些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容实,首批推进3个项目落地

5月6日早上8点,南信大临江楼报告厅内座无虚席,新区与南信大在此签署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推进校地融合、共筑产业发展高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这个合作最大特点是内容非常实际和具,刚签订就已经有3个项目在推进中。”在致辞中,南信大党委书记、校长李北群用“实打实”来形容本次合作。

李北群所提到的3个项目,正是仪式现场签署的首批3个子协议内容,分别是 与新区研创园共建“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与盘城街道 签署研产贯通融合发展 合作协议 ,与新区建投集团、盘城街道共建南信大“国际人才双创社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场,三方启用国际人才双创社区

其中,“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和“国际人才双创社区”现场便揭牌、启用,可以看出各项合作内容重点都落在行动上,并不是说说而已。

“未来,这里要依托高品质人才公寓,打造国际人才集合的创新创业社区。”相关负责人说,在国际人才双创社区建设方面,新区建投集团高品质建设人才公寓,南信大发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文化资源等优势,盘城街道做好现代化社会治理,三方联动打造南信大“国际人才双创社区”,以优质的人居环境、完善的硬件设施、细致的配套服务招才引智,满足南信大日益增长的发展需要。

李北群说,这次校地合作内容是实打实地将各个方向、各条举措具象化落实。

覆盖广,拟定五个方面14条举措

除了现场签署的3个项目之外,在新区与南信大融合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里,共写出了五个方向14条的具体合作举措,涵盖了建设中国气象谷、共同引培产业创新人才、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共同打造环南信大“创新创业经济圈”、深化基础教育与继续教育培训合作等方面。既有新区与南信大既往共建成果的进一步深化,也有围绕新目标双方首次携手的新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在人才引培方面,本次合作就有一些新亮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享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的美誉,怎样发挥人才优势,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对实际生活有用的产品呢?

新区与南信大已经做出了很多探索,如几年前开始实行“双聘制”改革,由学校出编制,送老师进新区企业任职,全面打通“研”与“产”的“最后一公里”;如学校与新区企业南钢集团进行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增设南钢上下游产业链相关专业,据悉,学校培养的印尼留学生是南钢在印尼开办的工厂收入最高的员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如何进一步发挥地方政府的资源优势,为高校引培人才再添一把火?

在本次合作里,新区便与南信大签订,双方还要共建特色学科专业方向、深化博士后联合培养机制等。也就是说,未来,南信大将围绕新区“3+3+X”产业方向,增设新区大力发展的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应急管理等前沿科学领域的研究与教育教学。

学生在校园里学习医工方面理论知识,可以进入新区药谷的明星企业进行实践学习,这样的场景很快将在这里实现。

速度快,两个月不到签署合作协议

除了合作举措实打实,另一个让李北群印象深刻的亮点,是推进速度。

“从3月14日新区来学校调研,大家当面洽谈合作事宜,仅仅两个月不到就签署了合作协议。”仪式现场,李北群与台下满座的嘉宾分享道,近期新区相关分管领导经常往学校跑,不停地沟通、询问、服务,“新区与我们的交流始终是畅通的、全天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江楼航拍

而这样的“新区速度”,还体现在当天仪式所在的新大楼临江楼的建设上。去年9月开学季,南信大临江楼投入使用,这是目前学校单体体量最大、主体最高、结构最复杂,集办公、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楼。

“在建设施工期间,新区相关部门一直给予大力支持,9个月就完成了主楼的开工到封顶。”南信大相关负责人说,相比同类重大项目建设所需时间,这是很快的速度。

“合作细节很多,都要一项项推进。因此我们专门组建了全面战略合作领导小组,约定形成月度会商机制,在合作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第一时间找到对方负责同事,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保证各项举措都能落地见效。”新区科技创新和大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员说。

目前,协议内容都在快速对接中,更多研产贯通项目正在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在江北、长在江北、扎根江北”,南信大全年共有1500多名毕业生留在江北工作,同频共振的校地双方,在万物繁茂的5月,碰撞出了新的火花,而更多新的期待也即将来临。

正如李北群在现场所说:今天3个子协议签约,我们与新区是“1+3”的关系,以此为起点,更多子协议将会落地,我们要一步步形成“1+N”的合作模式。

部分素材来源 | 科技创新和大数据管理局、南信大、建投集团

文 | 周琴

发布 | 徐雅莹、吴小荣

审核 | 王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