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泗淇的故事饱含着感人至深的奋斗与牺牲,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与爱国者。他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他的名字,传承他的精神。让我们一起走近甘泗淇,探索他的传奇人生,感受他的奉献精神和崇高品质。

军中神农

甘泗淇是湖南宁乡人,出生于1904年,幼时家庭虽然比较困难,但还是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于20岁时前往长沙读书。在政法专业学校学习期间,甘泗淇接触到了我党大量的进步思想宣传,最终成长为一名党员。

从苏联留学归国后,甘泗淇在苏区工作,与其他留过苏的同志不一样,他并没有照搬苏联模式,而是讲究实事求是,坚持我国实际情况,多次与王明“左”倾思想作斗争,为此,甘泗淇还受到降职处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甘泗淇工作能力的确出色,甘泗淇成为了红二方面军的主力干将,主要负责军队政工工作。长征时期,尤其在过草地时,红军的粮食是非常短缺的,为了给战士们找到能吃的野菜,甘泗淇亲自品尝各种野菜,确保没有毒后,才介绍给大家。

甘泗淇的这一行为,被主席大加赞赏,称赞他为现代军中“神农”。

诉苦三查

抗战时期,甘泗淇跟随贺老总辗转多地作战,开辟了晋绥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甘泗淇加盟彭老总的一野。一野主要负责西北地区作战,日常物资短缺,军队日子过得非常清苦。

1947年,一野在攻打榆林失利后,战士们士气低落,牢骚满腹,甚至连一些基层干部也是怨气不断。从事政工工作多年的甘泗淇敏锐地把握到了这些细微变化,认为必须要加以改变,但从哪里入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久,甘泗淇就有了主意,他将“诉苦三查”活动加以推广,带领广大士兵轮流倾诉旧社会和反动派对劳动人民、亲戚朋友的迫害之苦,再进行查阶级、查工作和查斗志活动,以此来对军队中的不良风气进行整顿,提升军队素养。接着,甘泗淇协调彭老总,在此基础上开展部队大练兵,获得了不错的成效。

经过一个冬季的整兵行动,一野上下官兵士气大振。在1948年开春,一野直接将数倍于我军的胡宗南部击溃,歼敌3万余人。一野“诉苦三查”的做法被全军推广,甘泗淇也受到了主席的点名表扬。

就是在战斗中,甘泗淇与彭老总建立起深厚的革命友谊,以至于当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之后,彭老总亲自点名要甘泗淇,一起跨过鸭绿江作战。

将军夫妻

甘泗淇的妻子李贞也非常厉害,是我军55年授衔时,唯一一位少将女将军。李贞也是湖南人,老家在浏阳,小时候非常苦,6岁时就成为了别人的童养媳,后来跟着当地妇女协会,参加了革命,自己的未来自己做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任弼时夫妇的牵线下,27岁的李贞与30岁的甘泗淇成为了革命夫妻。甘泗淇很喜欢李贞直率果敢的性格,李贞则欣赏甘泗淇的学问。

但不幸的是,两人却没有留下任何子女。当李贞怀孕时,刚好我军走在长征路上,因为条件艰苦,李贞不幸早产,没有多久孩子夭折,李贞的身体也因营养不良而受到了很大影响,没有能继续生育。

但甘泗淇和李贞夫妇始终对生活抱有希望和热情,他们收养了20多位革命遗孤,并且将他们培养为国家栋梁之才。

令人遗憾的是,甘泗淇因彭老总之事受到牵连,被下放劳动,于1964年突发疾病身故,年仅60岁。李贞后来在空军任职,还担任过军事检察院的副检察长。1990年,李贞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