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砰”的一声被推开,儿媳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她的脸上写满了不悦。

她快步走到我面前,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烦:“妈,家里又没钱了,你能不能再给我点?”

我一听这话,心里不禁有些不悦。这三年来,我为了帮忙照看孙子,几乎把自己的积蓄都搭进去了。儿媳虽然偶尔会给点生活费,但总是入不敷出,我还得时不时贴补一些。

我放下手中的茶杯,抬起头看着她:“我这把老骨头都快被你们榨干了,家里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儿媳一听这话,脸色立刻沉了下来:“妈,你这么说就不对了。我们平时工作那么忙,哪有时间管家里的事?你帮忙带孩子,我们感激不尽,但也不能总让我们出钱吧?”

我听她这么一说,心里的火一下子冒了上来:“我帮忙带孩子是没错,但我也没少出钱出力啊!你看看这三年,我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多少?你们不仅不感激,还总是抱怨我带得不好!”

儿媳听了我的话,也急了:“妈,你怎么能这么说呢?我们什么时候抱怨过你带得不好了?是你自己太敏感了!”

我们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起来,声音越来越大。我指责她不懂得感恩,只知道索取;她则反驳说我太过苛刻,不懂得体谅她的难处。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只剩下我们两人激烈的争吵声在空气中回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这时,孙子从里屋跑了出来,看到我们吵架,吓得哇哇大哭起来。我赶紧收起怒火,走过去抱起孙子哄了起来。而儿媳则气冲冲地回了屋,留下我一个人在堂屋里发呆。这场突如其来的争吵,像是一颗重磅炸弹,炸得我心神俱裂。

回想起那时候,儿媳笑盈盈地跟我说:“妈,您退休后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能不能来帮忙带带孩子?我们工作太忙了,实在没时间照顾他。”我想着,反正退休了也没啥事,能帮就帮一把吧,就答应了。

可来了之后才发现,事情跟我想象的不一样。一开始,儿媳还会跟我说说笑笑,但没多久,她就开始挑剔我带孩子的方式了。总说我这不对,那不对,好像我什么都不懂似的。我心里虽然不舒服,但想着她是孩子妈,可能要求严格点,也就没说什么。

最让我难受的是,这三年里,我不仅得操持家务、带孩子,还得时不时拿出自己的退休金来补贴家用,足足倒贴了五万块出去。

每次找儿媳要钱,她都像没事人一样,说几句好听的,但钱的事总是拖拖拉拉。有时候我真的很想问问她,这家里是不是只有我在付出?

记得有一次,孙子生病住院,我急得团团转,拿出自己的积蓄给孙子治病。儿媳只是淡淡地说了句“谢谢妈”,然后就忙她自己的去了。那一刻,我心里真是五味杂陈,感觉这三年来的付出都白费了。

现在想起来,我真是后悔当初的决定。也许我真的应该多为自己考虑一下,而不是一味地付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五一假期。儿媳开始忙碌地制定出行计划,脸上洋溢着期待和兴奋。而我,却得继续承担起家里的一切事务,从洗衣做饭到照顾孙子,一样都不能落下。

那天,我正在厨房忙碌着准备晚饭,儿媳则在房间里忙着收拾行李。突然,她放在桌上的手机响了一声,屏幕上弹出了一条备忘录的提醒。

我好奇地走过去看了一眼,却愣在了原地。

备忘录上写着:“五一出行计划:三亚五日游。注意事项:1. 带上防晒霜和泳衣;2. 订好机票和酒店;3. 提前告诉婆婆,让她帮忙照看孩子……”

看到这里,我愣住了。原来,儿媳早就计划好了这次旅行,却直到最后才想起要告诉我。而且,她还理所当然地认为我应该帮她照看孩子。我感到一阵心寒,这三年来我的付出和辛苦,在她眼里难道就这么一文不值吗?

晚上,儿媳回来看到我一脸严肃地坐在沙发上,她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但她并没有直接问我,而是装作若无其事地开始吃饭。

我终于忍不住开口了:“我看到你备忘录上的五一出行计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媳愣了一下,然后尴尬地笑了笑:“妈,您都看到了啊。我们确实计划去三亚玩几天,放松一下。”

我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语气保持平静:“我知道你们工作忙,需要放松。但你们能不能也考虑一下我的感受?这三年来,我为这个家付出了多少?你们不仅不感激,还总是把我当成理所当然的劳动力。”

儿媳似乎被我的话触动了,她低下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抬起头说:“妈,对不起。我们可能确实没有考虑到您的感受。但请您相信,我们并不是故意要忽视您的付出。”

我看着她真诚的眼神,心里稍微好受了一些。但我知道,这次争吵只是一个开始,我们之间的问题还需要慢慢解决。但无论如何,我都希望儿媳能够真正理解我的付出和辛苦,让我们的家庭更加和谐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