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喝酒之人不只是现代人,在古代各路豪杰更是经常把酒言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喝酒不仅仅只是喝酒,还有不为人知的酒文化和酒桌规矩。

但面对那些不懂酒文化的人使用祭祀手向你敬酒又该如何应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应对祭祀手敬酒姿势

虽然酒桌文化礼节源远流长,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难免会遇到爱喝酒但不懂酒桌文化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相比酒桌上有人会用典型的“祭祀手”,而且敬酒确是左手端杯倒酒,而之所以称之为祭祀手,那是因为这是古代在祭祀祖先时的做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现在会有人觉得这种行为极其不好,但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化解尴尬呢?我们不妨从以下三种情况进行化解。

第一种情况也许是对方是并不知其中缘由,对酒桌文化了解的不够透彻,而在这时我们就需要多多与对方讲解酒桌文化,并且与多与对方讲解酒桌上敬酒时需要注意的形式,还有就是于其讲明白祭祀手的含义以及不当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种情况便是对方对这些该有了酒桌礼节并不在意,而是只顾得喝酒,面对这样的场合,我们就顺其自然,没有必要太过于追究,与其陪同笑脸就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我们此时太在意祭祀手的规矩,那么就会显得我们格格不入,反之被视为“穷规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两种情况我们都还是比较好应对的,但是第三种就有点棘手了,如果是对方明知故犯,故意使用祭祀手敬酒。

而这其中缘由有可能就是对方在故意找茬,看不起自己的身份,但面对这样的方式我们也是有方法可以化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在对方以祭祀手方式敬酒的同时,我们同样可以使用同样的方式敬酒回去,让他也知道自作自受的滋味。

我们这样做既是维护了自己面子,又让他体会到了被冒犯的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酒文化的流传又从何时开始的呢?

中国酒文化的源远流长

河朔之阳,九疑之地,酒文化在我们这片热土之上孕育而生,随着时代的洗礼,酒文化已经完全融入到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诗礼蕴藏的不仅是丰富的文化内涵,更见证了酒文化的渊源和流传。

那个年代,人们已经掌握了酿造美酒的技艺,只是与今日的方式迥然不同。

古代夏禹时代有一位叫仪狄的女子她创造出了最原始的酿酒方法,用五味变异出了最初的美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时酒的口感与现在的口感可谓是天差地别,但在那时的年代,对于他们已经是非常美味的存在了。

在那时王者禹曾尝仪狄的手艺,纷纷对他的手艺称赞有加,直称“酒中能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禹开天辟地,认为酒会祸国殃民,不得已将仪狄遣散

但酒文化已经早已入了人们的心中,说轻易隔断哪有那么容易,在杜康之后美酒的技艺迅速传遍中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夏商周时期,青铜器也随之兴盛,一件件酒杯酒具被无数工匠精雕细琢,成为王公贵族炫耀身份地位的利器。

富贵人家讲究酒礼,无酒不成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诗经》多处吟咏美酒,可见其地位之重。即便是儒家文化的开山祖师孔子,也有"酒瘖(yin)不淡"的传闻。

孔子深知酒濯人心,过度放纵必将酿成大患,他不赞成滥饮,强调适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论语》中有"唯酒无量,不及乱"的经典论述,旨在申明过量饮酒将导致人心失控,做出违背礼仪的事。

不过孔子本人酒量也是扬名天下,传说他能一口气饮下数十甚至上百觚佳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酒不成礼,在孔门古训中可见一斑。

人们逐渐意识到,酒不仅具有放松身心的功效,更是礼仪社交的重要环节,影响着人际交往的质量,酒桌之上,彰显身份地位,体现友好诚意,这成为中国酒文化内核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酒文化在历代王朝中的传承发展

离开了古老的夏商周时代,进入秦汉时期,酒文化传承不衰,反而愈加焕发出勃勃生机,酿酒工艺日趋精进,品种不断丰富,南北方风味也逐渐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秦朝的酒文化更是丰富多彩,就连酒的种类就有多种多样的,陈酒、黄酒、米酒等,而每种酒都有独特的特点以及饮酒方式。

虽然秦朝统治者一度为了节省粮食,曾颁布过戒酒甚至禁酒的命令,但民间的酒文化早已扎根太深,根本无法完全铲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汉代,酒的用途得到了极大的扩展,有文人撰写了专门赞颂酒德的著作《酒赋》和《酒箴》,有探险家出使西域,从异国他乡带回了葡萄美酒,更有医学家利用酒来医治疾病。

进入三国时期,酒文化的持续热潮可谓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史书上到处可见醉生梦死的场景 -桃园结义、对酒当歌、痴情酒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关张三人在烽火硝烟中痛饮交杯,托付着生死与共的盟誓,曹操更是酒量惊人,对酒歌咏赞不绝口,豪情万丈,东吴大儒孙权则被誉为"痴情酒狂",酒后行径亦是赫赫有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是王公将相,还是文人骚客,都在酒文化的大潮中挥洒出自己的浓重笔墨。

曹丕、陆云等人的诗词对酒,虽风格不同,但无不洋溢着律师浪漫爱酒情怀。

而到了唐朝,酒文化的高度则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时期,李白的"金陵酒肆"、白居易的"池上纫香径,惟有紫芝眉"等经典诗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代文人的酒文化盛行程度,在宋代则有增无减,苏轼更是令人艳羡的"酒中仙"。

他不仅抒写了大量描绘美酒佳酿的诗词,还"醉翁之言"为人笑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夫几人回"的豪放句句,令人怡然。

在宋代,酒楼更是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元代又在先祖发明的蒸馏技术基础上,改良出了更为适合的烧酒方法,白酒由此走向全盛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酒桌上还有哪些规矩、礼仪

除了祭祀手之外,酒桌上的礼节还有很多细节,比如长辈敬酒我们应起身回敬,并且将酒杯与长辈的酒杯放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句俗语叫“无三不成礼”,意思就是喝酒一个高潮,必须在三杯以上,所谓“酒过三巡”就是这个意思。

还有就是在酒桌上的落座也是很有讲究的,在现在通行的落座方式一般为“四陪四宾式”,也就是说4位陪客搭配4位宾客,而主陪和副陪都是对立而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斟酒也有讲究,斟酒也可以说是倒酒,在给客人斟酒时,俗话说都是“满上满上”,但是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就要满到溢出,而是指杯中的8成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人在给客人斟酒时,客人通常要把拇指,食指,中指捏在一起,轻轻的在桌上叩几下,表示感谢主人的斟酒,即为“叩指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家庭聚会的场合,如果小辈向长辈敬酒出现了失礼的情况,作为长辈自然也不能斥责,而是应该婉转、循循善诱地指出错误之处,并以此为契机向小辈们传播优秀酒文化的精髓。

毕竟,酒桌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对人伦尊卑有着严格要求的,需要一代一代嘱咐、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