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几天,美国政府新一轮遏华措施,就要来了。首先是美国政府取消了高通、英特尔等半导体企业对中国华为的出口许可,表明美国要在半导体领域进一步加码,试图阻止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其次,商务部长雷蒙多扬言要对中国新能源汽车采取“极端措施”,似乎要将之前所谓的“产能过剩”言论落实到实处。

美国政府就好像是一只疯狗,这么咬不行,就换个方式继续咬,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美国缠着中国斗,最后肯定没有好果子吃,我总结了一下,可以通过3组对比数据来看看结果。

首先是经济领域。中国4月份的贸易数据出来了,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8%,增速由负转正,其中出口同比增长5.1%、进口同比增长12.2%。这个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复苏的预期向好,侧面也反映了之前美国对中国制定的一系列贸易壁垒和供应链政策,并没有发挥预期效果。

相比之下,美国经济遇到了麻烦,一季度经济增长率只有1.6%,远低于外界的预期;但这只是纸面上的数据,不少美国经济观察人士开始引用一个非正式的指标,就是“脱衣舞女经济学”,他们注意到不少这个行业的女性公开抱怨,近两年收入锐减,甚至腰斩;在美国,她们的收入被认为是经济的晴雨表,所以有了这么一个概念,不少观察人士认为,美国经济的现状可能比数据反映出来的情况更加糟糕。

其次是全球影响力。美国想要遏制中国,离不开盟友的协助,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甚至是美国的盟友,都开始讨厌美国的地缘游戏。德国民调公司拉塔纳日前发布了一份涵盖53个国家的调查报告,显示出在全球范围内,各国对美国正面看法的比例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是美国在俄乌冲突和巴以问题上的双重标准。除了亚非拉等第三世界之外,欧洲也加入到“更加讨厌美国”的行列中,对美国持正面印象的比例从18%下降到了10%。

相比之下,中国的形象却在不断攀升,与2023年相比提升了约50%。

最后一组对比,就是中美两国的硬实力。最近中国不少新武器亮相,解放军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形象备受好评;而美军的神话,继反恐战争失败后,又被胡塞折腾折腾得不轻,可以说是不复存在。美国地缘政治专家、哈德逊研究所的沃尔特·米德(Walter Russell Mead)就发出了灵魂拷问:如果美国无法应对胡塞,又如何说服盟友相信它能对付中国?

美国现在是人品、形象、发展潜力,都在塌房,不管华盛顿的高官们想出多少对付中国的“锦囊妙计”,都只会被其他国家认为,他们的精神状态有问题。无法取得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美国的地缘战略根本无法实现,更别想拉起一个“遏华”联盟。

早在美国挑起贸易战的时候,不少专家就提醒过华盛顿,这是一场不平等的较量,双方的胜利条件完全不一样,中国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然后将一切交给时间即可,但美国要做的事情却困难得多,甚至无法预测后果;时间站在中国这边,美国挑起的,是一场从开始就注定要失败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