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流行一个梗,叫“中国人关键的一生”。
从出生开始,我们就要面对人生的无数个关键节点,按照“社会时钟”的规范前行,不敢在任何一个阶段掉队。
为什么中国人的一生里,打满了关键帧?
中国人的一生,能有多关键?
中国人的一生,当真是如履薄冰,“万键穿心”。
有网友把短视频平台上讲述各个年龄段的视频做成合集,发现:从出生开始,每一步都是关键的一步;每一个时间点,都是关键节点;每一个阶段,都至关重要。
一日之计在于早中晚,一年之计在于春夏秋冬。
胎教、出生、早教、小学、初中、中考、高中、高考、考研、就业、结婚、生子、升职……无一不关键。
还有网友调侃:其实死了埋的地方才是最关键的。
这一生,最后总结下来只有四个字:步步惊心。
这种情况,就是心理学家伯尼斯·钮加藤提出的“社会时钟”概念。
所谓社会时钟,就是一种用来描述个体生命中主要里程碑的心理时钟,它规定了“什么年纪做什么事”,是全社会默认的时间尺度。
社会时钟由社会文化背景决定,因为社会对于重大生活事件的适宜年龄有普遍共识。
似乎每个人都要按照“社会时钟”的标准模式走。
上学的第一天就在为高考做准备,谈恋爱的第一天就在为结婚做准备,工作的第一天就在为买房做准备……
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结论就是“这么多年的书白读了”“白白在一个人身上浪费青春”“工作了这么多年有什么用”。
在这种情况下,休息好像成了中国人的一种“原罪”。
别人的 gap year,是旅游和义工,我们的 gap year,要用来准备考研二战、考公考编。
而且如果最终没有“上岸”,那gap year就成了永远的人生“污点”。
似乎只有到了退休的那天,休息才能变得理所当然、光明正大。
不过,随着退休年龄逐渐延迟,休息也变得越来越可望不可及。
中国人的一生,为什么被打满“关键帧”?
中国人,到底哪一年最关键?
从社会心理的角度看,普遍焦虑和功利主义的思考方式,促使人们更愿意选择按部就班的生活。
社会发展迅速、信息爆炸,在各方面的压力下,人们会觉得自己需要在每一个阶段都达到某种标准或成就,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功利主义的思考方式,也让人们越来越追求利益和效用的最大化。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人们倾向于将人生划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目标和评价标准。
“卷”的社会现状、高昂的试错成本也令人们不敢掉队。
无论是在学业、职场还是家庭,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人们需要不断地努力、进步、在每一个“关键帧”上都表现出色。
一旦在某个节点上失败,就可能会面临严重的后果,如失去机会、声誉受损等。高昂的试错成本使得人们不敢脱轨,只能选择按照既定的轨道前进。
在中国文化中,人生的关键时刻往往与传统习俗和社会期待紧密相关。
这些时刻被视为人生旅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它们反映了国家、社会和家庭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期望与重视。
中国历来注重集体和谐与家族延续,从出生到成年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仪式和习俗来庆祝和标记。
满月酒,百日宴,及笄,成人礼,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这些时间截点的设置,都是社会传递价值观和期望的方式。
“社会时钟”真的那么重要吗?
“社会时钟”是中产死穴?
最近网上有句调侃:本想来个gap year,结果一不小心变成了gap一辈子。本想当两年数字游民,结果万万没想到成了数字难民。
这反映的本质问题其实是:因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所以我们的一生才打满关键帧,才不能有gap year。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由于担心自己被甩下。
期待、焦虑和内卷催生了“社会时钟”,“社会时钟”的存在又加剧了人们的焦虑与内卷。
总体来看,最在意“社会时钟”的群体其实就是中产。
因为他们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生活压力和社会期待。
对于中产阶级而言,按照“社会时钟”生活的核心目的其实是“到场”,是不被原有的节奏抛弃。
中产忙碌于追赶时间,是为了保证自己不下牌桌。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维护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认同感,才能不与时代脱节,才有机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获得成功。
相较之下,“社会时钟”对其他群体的影响和约束力就相对较弱。
功利主义导向的思考方式,往往使我们忘却了生命的本质是一场历程。
跟上时代固然重要,但人生不是一条线性的跑道,而是一片广袤的原野,每个人都可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路径。
就像《心灵奇旅》中的那段台词:“未必有所成才算活着,只喜欢看天空、散步、吃披萨的人生也很好。我来这世界,只是为了看花怎么开,水怎么流,太阳怎么升起,夕阳何时落下。经历有趣的事,遇见难忘的人。”
追上“社会时钟”并非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实在太累了,也可以试着停下,以平和的心态去感受生活的温度,说不定还刚好能找到更合适的道路。
作者:来士普
责编:律也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