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5月13日报道 台湾联合新闻网5月11日发表题为《“估计”是谁的用词?》的文章。文章说,最近有一名台湾小学生在联络簿上写鞋子破了洞会进水,“不换估计是不行的了”,被老师批注“别用中国用语比较好”,还评了个不太理想的“B+”。媒体揭露后,引发正反两面论战。

台湾方面的辞典解释“估计”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估量价值或数量;另一个是推测,如:我估计他今天不会来。这个孩子用的显然是第二个意思。

文章接着说,很有可能这名老师是陆剧迷,经常追陆剧,发现人物对话习惯与台湾不尽相同,其中必然包括常用的“估计”。确实,字典归字典,实际情形却又是另一回事。同样是“估计”,大陆普遍用来作推测,台湾却几乎都用来“计”,也就是估量价值或数量。

作者在文章中说自己多年前到大陆拜访一位朋友,由于担心对方不懂,就入境随俗地说:“我发短信给你。”想不到对方竟然回答:“好,我们用简讯联络。”哑然失笑之余,却也有一丝感动,那是缘自彼此尊重、为对方考虑的善意。

文章说,两岸交流,语言彼此渗透在所难免,也早已成为不可逆之势。尤其现在网络发达,即使从未到过对岸,通过短片、戏剧、网络小说等渠道,也会受到影响。

大陆用词中,像生活过得“滋润”,解释很“到位”,“体现”了儒家思想,神情“淡定”地“立马”解决问题等,都相当传神,也逐渐被台湾采用。反之,台湾用词渗入大陆的也有不少。

语言是活的,每天都在变,更会因地域、族群、世代的不同而产生差异。

无论是语言的差异、互相渗透或不断改变,都属自然现象,不足为奇,与其徒劳地刻意阻挡,不如顺其自然。

文章提到,十几年前,两岸文字学者合编了中华语文知识库,并且上网提供查询,就是希望搜罗、比对不同的用词,扫除沟通障碍,像台湾的“马铃薯”相当于大陆的“土豆”等,都可以搜索到。只是,这个知识库似乎很久没有更新。长此以往,恐怕功能会越来越弱。

文章最后说,话说回来,比较令人担心的反而是,如果这孩子的母亲是陆配,那么本来出乎善意的柔性劝导,恐将变质为歧视。倘若孩子因此不断自我否定,恶化与母亲的关系,甚至在心中留下阴影,影响未来的发展,恐怕也不是施教者所乐见的吧。何况大陆戏剧、小说看多了,那位老师“估计”哪天自己也不经意“淡定”地把大陆用语脱口而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