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打造绿色安全智能典型项目!内蒙古能源集团纳林希里煤矿初步设计评审咨询会圆满落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2日,内蒙古能源集团纳林希里煤矿初步设计院士专家评审咨询会在京召开。“绿色矿山”“智慧矿山”“新质生产力”成为会上的热词。本次会议由内蒙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关村院士专家工作委员会承办。来自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等单位的三十余名院士专家参会研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葛世荣主持会议。他指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和中关村院士专家工作委员会联手邀请了来自煤矿企业、设计院所和相关高校的技术专家与知名学者参会,对纳林希里煤矿的初步设计方案进行研讨和咨询,旨在把纳林希里煤矿从源头打造成一个高水平、高质量、先进产能的新型煤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关村院士专家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王文胜在致辞中说,2023年12月起,中关村院士专家工作委员会和蒙能集团形成全面战略合作。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利用中关村院士专家工作委员会的人才优势和智力资源,以“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新平台”四新标准,汇集行业内最好的绿色智能矿山建造技术、设备和模式,支持帮助蒙能集团打造绿色开采和智能运维的煤炭项目,促进蒙能集团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上,设计院人员详细介绍了《内蒙古能源集团纳林希里矿井及选煤厂初步设计》。随后,与会专家按研究方向分成9个专家组(建井专家组,采煤专家组,选煤专家组,运输和总图专家组,机电专家组,智能化专家组,通风与安全专家组,给排水、节能环保与绿色矿山专家组,组织管理与技术经济专家组),分别对设计方案进行研讨并形成评审意见,对设计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提出了具体要求,为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高效益开发建设纳林希里煤矿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和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吴爱祥在听取了各组汇报后表示,能源、矿产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与国家安全,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适应新的形势,按照新标准、采用新技术的设计新煤矿,应在绿色智能方面重点发力。他强调,新矿新办,绿色开采方面一定要做深一点的工作。同时,作为新建的矿山,智能化方面应是一个重要的亮点,应努力建成智慧矿山的典型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武强对各组评审意见的可行性、前瞻性和引领性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认为,矿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必将是新质生产力实践垂范的主阵地。新建矿山必须从设计阶段起就处理好“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关系,切实发挥新质生产力的强劲推动力、科技支撑力。矿业企业、科研院校需要强强联合,对行业公认的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使纳林希里煤矿成为体现新质生产力的典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能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洪波最后致辞表示,感谢各位院士专家为蒙能集团煤炭事业的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他说,纳林希里煤矿建设一定要充分吸收院士专家们的宝贵指导意见,发挥好后发优势,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高效益地开发建设国内一流现代化安全绿色智能化矿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纳林希里煤矿井田面积103.7平方公里,备案资源储量22.46亿吨,设计产能800万吨/年,平均发热量5500大卡,配套建设800万吨/年选煤厂和铁路专用线。目前,矿区总规和总规环评已取得批复,核准、采矿许可证和开工前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中关村院士专家工作委员会是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领导下的跨领域综合型高端智库机构,致力于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搭建“政、产、学、研、用” 紧密结合的合作平台,以高效的工作机制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落地生根,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集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