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俄乌冲突在中国、乃至在全球舆论的热度,瞬间掉到了一个“无人问津”的地步。而以往动辄在西方上演所谓的“游行支持”的活动,也瞬间消失。在国内到处刷“支持乌克兰”的声音一夜之间销声匿迹。而在日前,美国这边宣布对乌支援延迟,更是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

美国停摆超过大半个月的众议院,在选出新众议院议长之后,终于开始了工作。然而这份工作,却让乌克兰心都凉了。按照《环球时报》的消息,美国新议长迈克·约翰逊表示,目前巴以冲突的问题,是美国关心的首要问题。众议院正在讨论对以色列的援助法案。而此前拜登提交的关于“援助乌克兰”的请求,将延迟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翻了一下《纽约时报》那边的消息,目前美国准备在乌克兰和以色列投入的资金,已经搞到1060亿美元。而其中614亿美元是给乌克兰的,而143亿是给以色列的。剩余部分则是用于一些对乌克兰和以色列的“人道主义”援助。

我们就不去吐槽,这个所谓的“人道主义”援助,最终为什么是以武器的形式和“账单”的形式呈现。单纯就这个金额上,很明显不符合以色列在美国的地位。于是,这份援助项目,被美国两院驳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美国对乌克兰和以色列的区别对待,除开反应几个国家间的政治亲密度和利益捆绑的因素之外,更反映出的,是美国系统性衰落的背景下,已经无力支撑多项作战的损耗,“地主家也没余粮了”。而以色列这一次如果真的打成了持久战,那么中东,可能真的成为美国霸权“陨落”的终焉之地。

对美国来说,支援谁,可能只是个选择问题。可对泽连斯基来说,麻烦可就真大了。在美国对援乌态度的模糊,直接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北约各国开始有样学样,也开始搞模糊政策。首当其冲的,一贯对乌克兰西部垂涎万分、对乌克兰抵抗俄罗斯无比激动的“热心邻居”波兰和斯洛伐克,开始带头搞事,公开宣布暂停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并将这些资金用于建设国内国防建设。随后,原本几个“热心”的都开始不支持了,本来就不太乐意的匈牙利、荷兰、丹麦、西班牙、意大利,也开始“沉默”,对泽连斯基讨装备的电话,也开始爱答不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坦率的说,如果巴以冲突仅仅是短期的,那么乌克兰可能还能继续得到军事援助。但在以色列一意孤行开始攻入加沙之后,这场战争短期内是不可能结束的。更危险的是,随着以色列陆军真实战斗力的暴露,越来越多有野心的中东国家,会持续入场,到时候极可能导致美国不得不维护中东基本盘而亲自下场。

到时候,失去了有生力量,出卖了所有可以贩卖的主权和土地,又被摧毁了工业产能,俄乌冲突,可能在明年就要迎来落幕。而作为西方推到台面上的“演员”,恐怕也即将迎来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