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小学向学生收两万学费,教育收费要死灰复燃吗?
文/叶雨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一则“浙江台州市椒江区书生小学向该校就读的台州湾新区学生收取20000元学费”的通知引发关注。
5月13日上午,记者联系台州市书生小学,一名工作人员回应称该通知是学校发的,现在家长不需要交这2万元学费。对此,5月13日上午,台州湾新区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回应记者称,家长不需要交这笔钱,相关情况正在协调沟通。
现在还敢收费,只能说学校胆子真大,还是就是不知者不罪,学校的心思应该是放到教育发展上来,不应该放到收费上来!
在学生家长提供的一份《关于向在我校就读的台州湾新区学生收取学费的通知》中,台州市椒江区书生小学解释了收取这笔费用的原因:“由于行政区域调整,你家孩子的学区划归台州湾新区。但由于当时台州湾新区配套设施尚未完善,学校按照政府要求接收新区学生。然而,台州湾新区至今未支付这笔费用,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运作。”
原来,本该由区财政拨给学校的“教育经费”迟迟没有下来,学校经费紧张才给家长发出这样的通知。
好消息是,这笔经费会由上级部门协调后拨给学校,不需要家长承担。
一名学生2万学费,600名学生就是1200万,这可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自从实行了义务教育以来,我们国家在教育上的投入那可是真够大的。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义务教育,每个学生至少要花2万读小学?
如果是一年2万,那小学读完就要12万?
有多少家庭能够负担得起呀!
有点惊讶!什么叫"区域外”?什么是"暂收"?小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国家政策免收学费,哪来还要2万学费?何况都是台州市的。国家前几年已经有明确规定,从2021年起,2年之内解决这个问题。据我所知,浙江省内都已经自行解决了民办学校问题,更没有收费之说。
那是什么情况呢?报导只说教育部门还有待调查。我们也不知道具体情况,只能从报道里面探知一、二。里面说,这所小校原来是民办公助,我的理解是公家私家都有份,公家为了省钱办学,私家为了沾点利润,双方互惠互利。这种情况应该不允许了,属于整改范围。为什么还出现收费这种情况呢?我猜他们自己也知道不可收了,所以就做岀犹抱什么脸之类的事情,还冠以"暂收”之类的,以后改正也方便。里面可能有些利益没有摆平,所以出此下策,以便蒙混过关。
这也太滑稽了,原来的那个民办公助办法已经是擦边球了,现在还要继续擦下去,中国人的办法真是多!
这消息一出,家长们估计都有点儿懵。但没想到,两天后的5月13日,书生小学的工作人员就给大家带来了个好消息:“政府已经买单啦,家长们不用掏钱了!”
这可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想想看,这短短的几天里,家长们的心情可能就像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好在最后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不然这学费的事儿还真能让人头疼不已。
那么这件事你怎么看呢?如果媒体不把这事爆出来,学费还交不交呢?难道政府不给钱,学校就先让学生承担这些费用吗?
看这很有特色的校名,就估计是民办学校。当然更重要的是,它敢跟当地政府硬刚——你不付钱,我就向学生收费,强行施压,曲线救“校”,这是任何公办学校都不敢的。民办学校类似于企业,它的自主性比公办学校大多了,在人财物等方面不太依赖于当地,人事任命、资金来源都是自己说了算,教育部门对它的管理很松散,很多时候它并不买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才看了一条新闻,说山东的一所学校,近些日子学校收不到上级下拨的经费,又不敢向学生们收取费用,学校开支只能由校长和中层领导垫付,学校的领导班子垫的都架不住了,中层纷纷不干了,校长辞职上级还不批准,我估计,学校的情况跟浙江的情况差不多,唯一的不同就是一个是公办,一个是民办,公办学校不敢乱收费,只能忍着,没办法。民办学校就不一样了,你让我承担额外的教育任务,你就要给我拨付经费,如果不拨,对不起,我没有自己掏腰包的义务,只能向学生们收了。
收了学费家长们又不依,我们这是义务教育阶段,你想收就收吗?违法了!闹,媒体曝光,让你们这些不要脸的放到全国人民面前晒晒,看你们还敢违法不,这不,一曝光就解决了,可见不是解决不了,是没有影响他们的乌纱帽都时候,他们就是胡作非为,影响到乌纱帽了,他们才知道法律不是蜘蛛网,法律是高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