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了 人和

——南安市综治中心巡回法庭成功化解首起纠纷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5月15日讯 近日,南安市人民法院依托南安市综治中心巡回法庭,联合多部门共同化解一起涉民营企业物权保护纠纷,促成原告企业撤诉,两家企业均顺利运营,实现事了人和共赢局面。据悉,这是该院依托综治中心巡回法庭工作机制成功化解的第一案。

据了解,甲公司诉称其与南安市省新镇某村委会签订了期限为5年的土地租赁合同,但甲公司在接收该土地后发现乙公司占用了土地厂区内多处场地,用于放置地磅(称重设备)、员工摩托车、自动售卖机等。此外,该厂区内的电房、环保设备房及污水处理池、临时厨房也被乙公司所占用。因此,甲公司诉请乙公司立即腾空并返还电房、环保设备房等地,自占用起支付土地房屋占用费。

该案由3名法官组成合议庭,经过庭前电话、现场查勘、庭前会议,合议庭了解到,甲、乙公司均从事塑胶行业,双方是同行也是邻居企业,与上述村委会同时签订了土地租赁合同,即本案中实际存在了2份土地租赁合同,所租赁的土地系工业用地。甲、乙公司主要争议点及租赁重合点在于变电房。变电房是塑胶企业运营最重要的一环,乙公司占用了甲公司所租赁土地上的变电房用于生产经营,甲公司又亟须其腾空归还投入生产。

考虑到如不能妥善处理该纠纷,极有可能导致两家企业难以运营,若企业停产还涉及其下众多劳动者的就业问题,承办法官反复外出调研,多次组织甲、乙、村委会三方座谈,发现甲、乙公司主要对村委会的两份租赁合同中变电房“一房二租”的情况存在异议。

案件陷入僵局,若正常开庭审理周期将会延长,不利于双方企业生产经营。因该案涉及主体众多,为将矛盾就近就地就快化解,南安法院立即将该案移交南安市综治中心巡回法庭受理,便于快速集中多方力量,聚焦矛盾争议点,以各方专业角度出谋划策。

依托巡回法庭工作机制,承办法官首先找到供电部门,经双方实地勘察提出分割两个变电房的可行性方案。介于甲、乙公司前期交流不畅,相互抵触心理严重,承办法官又邀请司法局入驻综治中心的专职调解员及省新镇政府、涉案村委会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参与案件调解。

经多次磋商,在法官、调解员、镇政府及供电部门等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甲、乙公司终于达成协议,愿意共同使用变电房,甲公司自愿撤回诉讼。目前,两家企业均已照常运营。

(本报记者 林扬阳 通讯员 杨玲娥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