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宇哥聊英语学习的时候,聊到了中外打招呼的区别。

在西方直接聊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你来自哪里的?都是不好的,因为这涉及到了隐私。

但为啥看起来中国人不在意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下只是个人观点,不一定对,随便看看。

一、

我国是一个长期的传统农业社会,进入城市化的时间很短。看待很多事情的角度,其实是带有很强烈的农业社会理念的。

提到农业,就一定离不开土地。

土地是什么?土地是一种生产资料。

农民拥有强烈的土地属性,和土地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中国人常用的和陌生人破冰的话题就是问,你是哪里人?

这背后其实就是在了解,你世世代代都在哪块土地上耕种。

虽然说这一两代不耕种了,但前几代人留下的观念还是这样。

对于曾经有过土地的人来说,关于自己的土地或者说家乡是有强烈归属感的,反之则自己都不知道是自己哪里人。

就像我,我爷爷那辈就出来工作了,无论是河南、甘肃、陕西、宁夏,我的长辈都待过,甚至我都换过好几个城市。

你问我是哪人,我自己不知道。

因为我从出生起,直系亲属里就没有一个人有过土地这种生产资料,甚至连记忆都没有。

我的观念就和很多曾经拥有过土地的人,有很大的差异。

如果你和我一样,欢迎来我公号【夹子说】交流。

二、

对于都是去大城市打工,有些人在乡下可能还有土地,会想着就算混不好,大不了回老家。

有地能种,代表有吃的,还有宅基地能建房,代表有住的,从某种意义是有退路的。

但没有土地的人,就没有后路。

城里人是没有退路的,混的好的待在市中心,混的不好的就不断的往外迁,往房价更低的地方去,不断退,直到退出城市。

早已进入城市化的西方已经习惯了这种叙事逻辑,一定要对这个城市有价值,才是这里的人。

而且只要城市化程度高,城市最缺的就是人才,要能解决问题的人。

如果你解决不了问题,老板就赚不到钱,老板赚不到钱,就给你发不出工资,你没钱就没钱买房,就留不下来。

有用的人才能留下,不管你是来自于哪里,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但农村是不一样的,农村需要种地,所以谁力气大,能划分血缘,谁更吃香。

所以农村会关注你来自哪里?甚至会用姓来区分你是来自哪里的。

毕竟土地就是根据这些来划分的,外来人口反而会带来不稳定。

隐私在这里不重要了,反而是团结更多人的手段。

而且在村里谁能获得最大的八卦,谁就是懂王,就能获取更多的话语权。

这在农村是有能力的象征,说明你了解信息的渠道更广。

这是传统农业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的冲突,随着一代代人的成长,达成共识,隐私这也会对中国人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