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核心观点:
1. 深圳政策端再度放松调整,旨在撬动刚需客群加速外围区域库存去化
2. 受市场认可度较高的次核心板块预计将在本轮政策调整中优先受益。
3. 整体政策效果或受限于其他因素,如关联市场分流客群、缺乏组合利好支撑、释放的购买力有限以及市场信心不足。
4. 未来,深圳行政限制有望进一步松绑核心区域的房产价值或将更加凸显。

5月6日,深圳再度迎来政策松绑,住建局发布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通知,主要内容包括:

  • 1. 非深户籍人群在盐田区、宝安区(不含新安街道、西乡街道)、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大鹏新区等范围内购房,个税和社保年限要求从3年降至1年,其他区域保持个税年限3年不变;
  • 2. 多子女深户家庭可在原政策基础上(限购2套)在放松限购区再购1套房;
  • 3. 放开满足条件的企业购房限制;
  • 4. 支持商品住房“以旧换新”。

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本次政策调整是今年以来的又一次放松,在此之前的重要调整是2月份的第一轮限购放松和3月份的“90/70”政策废止。高频次的优化政策出台背后是亟需提振的市场销售状况,全市近6个月的去化周期在22-25个月,整体库存套数达7万余套,持续政策松绑成必然之势。

去库存是深圳本轮政策放松的主要着眼点,特别是对于本轮放松限购的外围区域而言,去化缓慢、库存高企,是深圳近一年来库存增长的主力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区域结构上看,政策涉及的龙岗、龙华、光明、宝安、坪山等区库存量在全市排名靠前,均超过6000套,降价销售下企业压力依然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政策实施上来看,本轮政策调整松绑刚需购房群体较多的外围区域,或将撬动一部分刚需者的购房需求,加快区域库存去化速度,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特别是龙华红山、深圳北等受市场认可度较高的次核心板块,或将迎来较为明显的市场回暖。此外,允许部分企事业单位购房,并提供多子女家庭额外购房空间,也将激发一部分增量购房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另一方面,也需要意识到本轮政策力度仍然有限,政策实施效果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

关联市场分流客群

当前深圳商品住宅新房市场受增量供应的保障房、二手房等关联市场冲击影响明显,特别是面向刚需人群的65-70㎡两房,85-90㎡三房产品,保障房、二手房等更具优势。因此,受本轮政策影响的潜在刚需购房客群或将分流至保障房、二手房市场,由政策调整激发的新房需求相对有限。与之相反,二手房市场或在本轮政策中受益,对二手房成交量有一定托举作用。

缺乏组合利好支撑

2月份上一轮的限购放松后,叠加利率下调、多个项目大幅降价、红盘入市等诸多利好,市场短期快速反弹。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新房降价空间有限,且缺乏红盘的支撑,对新房市场的刺激效果或将不及上一轮。

释放的购买力有限

多子女的深圳户籍家庭有意愿或能力在外围区域再购置一套房产(家庭第3套)的整体比例十分有限,而社保年限放松面向的外地户籍人口、确实有购买需求的量,也难以支撑市场明显复苏。

可购房人群不足并非当前核心矛盾

当前市场的主要矛盾并非可购房人群不足,而是购买力和购买信心不足。本地居民收入预期偏弱、房价下跌预期较强,造成了较为浓烈的市场观望的情绪。因此,想要扭转本地房地产市场颓势,除了解除(放松)住房限购外,还需其他产业、经济政策来恢复居民的消费能力和信心。

未来预判

未来预判

行政限制政策有望进一步松绑

今年以来,深圳优化限购、废止90/70政策的意义并不只在于去除当下库存,而是释放由近年限制性政策抑制和错配的市场需求,减小政府干预力度,将产品、价格等要素的决定权还给市场。就深圳而言,可进一步优化解绑当下依然其他限制性政策,包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核心区价值愈加凸显

深圳核心三区地理位置优越、公共资源配置丰富、住房稀缺性强,具有优良的投资价值,从未来市场发展来看,其优质商品房的稀缺性或将进一步提升其核心价值,走出差异化的市场格局。

以上仅为克而瑞深圳观点,不代表所在企业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