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小米集团发布了2023年环境、社会与治理报告(ESG报告),这是小米集团连续6年向社会各界和利益相关方公布其ESG领域的年度实践。

过去的一年,小米汽车的发布掀起了科技圈的轰动,在SU7发布会上,雷军特意提到了汽车工厂有关绿色环保的情况。在雷军现场PPT上展示了汽车工厂屋顶上的光伏板,并标注年发电量达到了1640万度,每年能够减少9905吨温室气体排放。

图片来源:小米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小米公司

在2023年度的小米ESG报告中,也展现了智能汽车业务在小米ESG版图中的位置。在小米ESG报告中的【科技探索与普惠应用】部分的“产品创新”板块,具体围绕电驱、电池、大压铸、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五大核心技术分享了小米汽车在未来交通行业助推可持续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强调了小米汽车安全、高效率和环保的属性。

小米汽车业务的ESG描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米汽车业务的ESG描述

过去的6年,市场评级机构将小米定义为一家消费电子硬件公司,例如知名评级机构MSCI基于GICS(全球行业分类标准)将小米集团划分为【技术硬件、存储及外设(Technology Hardware,Storage&Peripherals)】行业。依据MSCI自身的【ESG行业重要性地图(ESG Industry Materiality Map)】赋予该行业相关的ESG议题和相应权重。

但除了通过行业匹配关键议题外(主要是E和S维度),评级机构还会根据具体公司情况设置公司特定关键议题(Company-Specific Key Issue),MSCI的评级方法论认为,一些情况下,一家公司可能会有独有的环境或社会关键议题,该议题可能并不适合该公司所在行业的其他公司。因此在评级中,在考虑公司特定关键议题的情况下,其他关键议题权重也会相应降低。

对于哪些公司会被添加特定关键议题,MSCI的规则之一是,被评级公司从第二业务中获得了大量收入或拥有较大影响力,那么涉及第二行业业务最相关的关键议题则被视为公司特定关键议题。

例如迪士尼被归类为【电影和娱乐行业】,但其本身又是全世界最大的玩具制造商之一,因此【供应链劳工标准】是迪士尼公司的特定关键议题。

目前,华尔街分析师认为未来小米SU7最多能达到年销量10万,那么汽车业务至少能为小米未来带来200亿的营收。比较小米年报的收入结构,虽然短期内汽车业务可能还无法成为集团的第二业务,但从影响力来看,汽车业务牵动着资本市场对于小米的未来发展想象。

在汽车制造行业,梳理过往大众、宝马、蔚来、特斯拉等汽车厂商的关键议题,最有可能成为小米特定关键议题的是【产品碳足迹】和【产品安全质量】。因此,小米汽车业务不仅为集团经营业绩带来新变化和影响,也在ESG实践上为小米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个显而易见的变化是,小米将拥有与蔚来、特斯拉、宝马等车企相同的特定关键议题。在MSCI评级中,小米的ESG评级在B-BB间徘徊,在自身行业中处于后20%的位置。按照MSCI的规则,特定关键议题的加入,将使得原本行业议题的权重发生变化。因此,在【产品碳足迹】和【产品安全质量】议题的表现,将会成为未来小米ESG评分受到影响的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的另一个变化是,汽车业务将使得小米在【供应链管理】维度面临议题权重增加的现实,而原本在供应链管理层面,小米之前是暴露过风险的。2018年,在IPO前夕,国内环保组织发布的一篇文章中揭露了小米供应链存在的环保和污染问题。在IPO关键节点,此事件一度导致雷军下场亲自向公众解释。

在创业之初,供应链管理曾是小米的弱项,但随着小米整体业务的飞跃发展,小米已成为消费电子领域供应链管理的佼佼者,面对汽车制造业这一复杂的供应链条,小米是否有能力建立更透明和负责任的供应链ESG风险管理体系是全新的挑战。同时,结合碳足迹议题,这也对小米在全供应链碳足迹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雷军曾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中发文表示,“2040年既有业务实现自身运营层面碳中和,并将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去年的中报中也出现了相同的表述,但对于全产业链的碳中和目标,中报中仅表示“正同步积极探索企业价值链层面减碳实践,推动核心供应商设立与小米减排目标相当或更高标准的减排目标”。

虽然小米在港交所上市,按照联交所最新的《ESG守则》规定,披露主体在气候披露方面有缓释和过渡期。但对于一家明星企业来讲,相比于其他头部公司,小米在减碳维度的ESG实践成果与其自身的行业地位并不相符。

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行业和热点领域,在争议性事件爆发的时候,往往会有更大的影响和冲击力。参考特斯拉自动驾驶的争议性事件,小米也需提早做好应对负面和争议事件影响的准备。

除了挑战外,汽车业务也为小米ESG评级提升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利好。在【产品安全质量】维度,小米的相关指标一直表现优异。小米在2023年度的ESG报告中也将【产品质量与安全】列为实质性议题的第一位,在自身ESG战略上高度重视。

在2023年度的ESG报告中,小米在【产品与服务质量】章节披露,其完成了249项产品质量提升专项,智能手机产品整机故障反馈比率(FFR)较上一年持续下降至36%,荣获32项外部质量荣誉奖项,包括1项中国质量协会颁发的中国质量技术奖和3项中国质量俱乐部颁发的企业改善案例奖。

小米产品质量改善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米产品质量改善实践

并例举小米智能手机的质体系建设量,其围绕设计、仿真、测试、售后四大维度进行了深度融合闭环,建立了科学健全的质量指标体系。电商平台好评率达99%以上,净推荐值连续三代提升20%以上。截至2023年,小米智能手机仿真体系已完成2000余次仿真迭代,共前置拦截450余次可靠性风险。

小米2023年度的ESG报告共包含11个部分104页,内容详实,覆盖面很广。汽车业务的加入将给ESG实践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新能源汽车业务将为小米拥抱低碳经济提供重要抓手。

在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ESG是领先企业的必修课,也是成为全球化领先企业的必答题。小米的ESG实践还有更多提升和优化的空间,对于绝大多数国内企业来说,追赶国际领先企业的ESG实践道路依旧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