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美国网络社交媒体上有一位自称爱国的留学生,公布准备刷爆美国银行资本家的信用卡14万美刀,折合人民币100万,而后回到祖国的怀抱,建设中国。

不久后,这位留美学生删除了相关网络社交账号与相关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思路很清奇

中美网友炸锅:前人挖坑 后人遭殃

听说这事后,中美网友炸锅了。

中国网友

--14万?贾跃亭笑而不语

--最早最早我08年上大学,就听浙江的同学讲过他亲戚就这么干的,不过是在日本。

--还是要遵守当地法律的,这种操作不可取[抠鼻]

--还是不要啊,这样做就是前人砍树,后人暴晒

--前人挖坑,后人遭殃

--这不把后人的路堵死了

--你们这样搞 以后出去的留学生很难办呐 简直就是过河拆桥

--记得自己是中国人然后在国外给中国抹黑是吧[捂脸]

--20年前留学英国,大家快毕业回国的头几天都会刷爆所有信用卡

--涉及犯罪,且极其不道德,无论欠谁,迟早都是要还,欠越久利息越高,而利息就是你余生的运气,在生活中遇到这种人一定躲得远远的,不要和他有任何关系…

美国网友

美国政府应该停止向所有中国留学生提供信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银行在某些人群中遭受巨大损失,他们就会停止向这些人群提供信贷。

换句话说,未来的留学生将会受到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行为在中美网民中引发了激烈讨论。中国网民的反应褒贬不一,一些人提醒道这种行为可能对未来出国留学的学生造成负面影响,甚至有人回忆起20年前留学英国时的类似情况。美国网友则担心这种行为会影响未来留学生的信贷问题,有观点认为如果这种情况广泛存在,银行可能会停止对特定群体的信贷服务。

然而,也有网友认为这可能只是一个网络笑话,并不应当当真。他们质疑留学生如何能获得如此高额的信用额度,并指出如果这是真的,这种行为属于欺诈,因为有意刷爆信用卡并不还款涉嫌刑事犯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拿大移民律师George Lee指出,确实有留学生在离开加拿大前利用信用卡进行大量购物后以低价销售物品,并且通常很难追回这些债务。加拿大BC大学的名誉教授Setty Pendakur也提到,这种欠债不还的情况已经存在多年,且这些学生回国后往往不会受到任何法律后果。

尽管这位留学生的帖子已被删除,网民们的讨论显示,大家普遍关心的是这种行为的长远影响以及它对其他留学生信用状况的可能影响。网络虽有记忆,但是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最终只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便。

留学生回国前刷爆信用卡会面临什么

其实,留学生回国前刷爆信用卡套现的想法早就有了,也有人付诸行动,但结果出乎意料...

据了解,一位墨尔本留学生透露,居然还有专门组织帮留学生去执行这种计划,特地联系即将回国的留学生去购买信用卡。

据一位曾经卖掉自己信用卡的留学生介绍,对方获得信用卡后狂刷一通,然后就消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看似不切实际的想法实际上早在多年前就有留学生开始尝试了。

郑同学在出国后购买了一台约1000刀的电脑。有同学告诉他,商店买不划算,有“门路”可以4折购得。

那位同学带他去了一处高层公寓。公寓内各种物品甚至比许多奢侈品店还要丰富。从香水、化妆品、衣帽到电视、电脑、名牌包,应有尽有,而且全部都是正品,连收据和保单都一应俱全。

一位即将毕业准备回国发展的留学生表示,他们准备快速抛售这些刚购买的物品以变现。

对于这些名牌奢侈品的来源,他毫不避讳地表示,就是通过信用卡额度的套取,反正不回来了,也不在乎信誉。

有的留学生甚至表示,这么做是出于孝心,准备回国回馈一波父母。

然而,回国后真的能轻松逃离这笔钱的责任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银跨境Go严肃地为大家普及了这种行为的严重后果!

首先,这种行为将让大家被列为失信人,这将直接影响当地的消费和银行信用业务。

其次,跨国追债是一定的。欠款数额再小,一旦违约金和罚金滚动增加,国外银行或信用卡公司就可能请讨债公司进行跨国追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追债公司会根据留存的信息轻松获取留学生周围人的联系方式,有时甚至会联系到在国内的雇主,进行催收。

除此之外,这种行为还可能让你面临引渡。许多国家之间签署了引渡协议,而恶意不还款的行为在许多国家都被视为犯罪,可能被定性为金融诈骗罪。

因此,大家千万不要冒险让自己成为失信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这种行为还可能影响整个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声誉。

一些国家因为过去有这样的“先例”,已经将对外国留学生的信用卡额度降至最低,甚至有些银行只发储蓄卡。

留学不易,自己赚钱最踏实,赚快钱是来得快,但是保不齐哪天就会因为这段经历而葬送前程,希望我们的留学生小伙伴还是好好读书,脚踏实地地赚自己应该赚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