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暂缓审议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请,要求发行人结合发行人主要产品价格变化趋势、市场竞争情况、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等,说明并披露经营业绩是否稳定;说明单项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准确。同时,请保荐人、申报会计师补充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上市委暂缓马可波罗上市申请的审核,主要是考虑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都出现一定下滑等实际情况,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确认影响业绩的不确定因素是否消除。经向深交所有关人士了解,暂缓审议后,按规定,公司需提供关于业绩稳定性的补充信息,上市委将根据有关情况实事求是作出审核判断,把好发行上市准入关。

净利润二连降、突击分红8亿多

马可波罗招股书显示,2022年和2023年,马可波罗现金分红分别达到5亿元和3.23亿元,累计现金分红8.23亿元。马可波罗实控人是黄建平直接及间接持股比例超过42%。马可波罗这8亿多分红,黄建平就拿走了大概3.5亿元。

公司在净利润连续下滑的年份选择高额分红,前后对比十分明显,也被外界质疑存在“突击分红”之嫌。

今年3月,在证监会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提到,企业上市前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募投项目资金规模要合理且要做好短中长期规划,不得搞突击的“清仓式”分红,“关键少数”要有良好的“口碑声誉”。在此次新修订的发行上市规则中,将上市前突击“清仓式”分红等情形纳入发行上市负面清单。具体把握标准为:报告期三年累计分红金额占同期净利润比例超过80%;或者报告期三年累计分红金额占同期净利润比例超过50%且累计分红金额超过3亿元,同时募集资金中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金额合计比例高于20%。

从招股书来看,马可波罗在最近三年的营收分别是93.64亿元、86.61亿元和89.25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是16.53亿元、15.14亿元和13.53亿元,业绩上确实在走下坡。

在招股书中,马可波罗多次提到和房地产行业的高度关联性,这次IPO马可波罗打算募集资金约31.6亿元,用于广东、江西等地多个项目建设和升级改造。

房企客户积累了大量应收账款

作为瓷砖企业,马可波罗的主要客户是各大房地产企业,即便是2023年前五大客户中,前四大客户都是地产企业,且恒大地产2023年仍是第二大客户,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为21%。

马可波罗的业务模式存在销售规模相对较大且付款周期较长的问题,在销售中大多采用应收账款或商业票据结算。近几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变化,马可波罗积累了大量的应收账款。

2021年至2023年末,马可波罗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22.43亿元、20.28亿元和15.99亿元,占营收比重的30%左右。2022年应收账款占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为20.4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马可波罗2023年15.99亿元的应收账款是按照账面价值计算的,公司2023年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是26.48亿元,坏账准备为10.49亿元,对坏账准备进行了计提,计提比例高达39.6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可波罗解释称,公司针对部分债务违约风险较高的涉房客户的应收账款采取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方式审慎地将坏账损失风险考虑在内,对应收款项进行单项计提。

据介绍,单项计提坏账准备是按照公司实际承担的风险敞口即应收账款余额扣除公司实际预收的风险保证金后剩余的账面余额为基数对相关地产公司单项计提坏账准备。

马可波罗2023年单项计提的坏账准备名单涵盖了各大房企,包括融创地产、绿地地产、阳光城地产、卓越地产、蓝光地产、雅居乐地产、金科地产、华夏幸福、碧桂园等十几家知名地产企业。其中,对金科地产、旭辉地产、碧桂园等10家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达到100%。

从绝对坏账金额来看,计提100%的房企不是最高的。招股书显示:融创地产的账面余额最高,为1.51亿元,坏账准备达到1.33亿元,计提比例为88.19%。绿地地产的应收账款余额1.35亿元,对剩余的1.22亿元按80%比例计提坏账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