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中国人民银行收到了一封奇怪的信,行长吕培俭看过信的内容后若有所思,然后开口说:“把绝密1号档案找出来”!

一个月后,中国人民银行两名工作人员,带着这份绝密档案来到了山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寻找一名叫马文蔚的老人。

马文蔚是谁?信中到底写了什么?这到底是又是怎么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3年3月1日,马文蔚像往常一样起得很早,在自家院子里活动活动身体。

突然大门外传来一声:“文蔚哥,不得了了,不得了了。”

人未至声先到,隔壁家的庆子手中拿着一份报纸,风风火火地推开门就进来了。

“文蔚哥,你快看这是咋回事,这报纸上咋胡写呢,钱上‘中国人民银行’这几个字明明是你写的。”还没等马文蔚开口问,庆子就一股脑地把事情全说了出来。

马文蔚接过《山西日报》说:“我看看。”

他认认真真地读了一会后,会心一笑:“又不是什么大事,何必这么大惊小怪呢,是谁写得早就不重要了,随他们说去吧”。

庆子以及他的女儿马眉都觉得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就算不为名不为利,但属于自己的怎么能轻易让给别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天后,庆子又拿来了几份报纸,上面关于“中国人民银行”几字到底出于谁手,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有说是著名经济学家书法家冀朝鼎写的,还有人说是南汉宸行长亲自写的,总之众说纷纭。

马文蔚见此, 便让女儿马眉代笔写了封信,寄去了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收到这样一封信后,觉得有些奇怪,寄信人的名字十分陌生,收信人地方直接写着“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行长吕培俭出于负责任的情况下还是打开看了看。

一位自称马文蔚的人在信中写道:“第二套人民币上‘中国人民银行’几字并非是由冀朝鼎先生所写,《山西日报》上的说法是错误的。”

在信的结尾还有这样一段话:“我知道这几个字到底是由谁所写,也知道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刷第二套人民币时,出于保密考虑,书写者的身份档案并没有留存,以至于这些年来,关于这几个字书写者的猜测层出不穷。

由于其中不少人都已经去世,真相到底如何也无从考证。

吕培俭思索了一会,觉得此事还是有几分可信度的,便命人将当时留存的字迹原件给找了出来,也就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绝密1号档案。

几位领导商议了一番后,觉得对此事进行调查取证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既可以还原历史,也能够书写者正名。

于是便派总行金融研究所的陈溶同志承担了此次的调查任务。

经过几个月的调查取证,陈溶翻阅了无数资料,终于确定:人民币上的汉字可能真的是这位名不见经传的马文蔚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还只是初步的结论,总行领导得知后,决定进行下一步调查,派出行里高级工艺美术师张作栋以及工艺美术师陈明光带着行里的绝密1号档案前往信中所写的地址进行调查。

一行人穿过崎岖不平坑坑洼洼的道路,来到阳典县黄 寨镇黄寨村一间古朴、陈旧的窑洞型瓦房里。

在黑暗又狭窄的破旧屋子里,他们见到了一个头发花白身体削瘦,白须垂长的老人 。

老人将左手搭在患者的手腕上把脉,见到来人后也十分冷静:“稍等片刻”。

这位老人就是写信的马文蔚,他给患者开的药方也足以看出确实笔力深厚,在书法方面造诣颇深。

而后经过严格的技术鉴定,终于确定,眼前这位名叫马文蔚的老人就是人民币上汉字的书写者。

而此时的马文蔚却谦逊地说:“这六个字应该归功于南汉宸行长,是他委托我书写,最后由他亲自遴选确定的,我不过是奉命参与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一位住在乡村中名不见经传的老人,是如何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的书写者呢?

1904年,马文蔚出生于山西省阳曲县,他的父亲是私塾先生,希望儿子长大后能考上秀才光宗耀祖,所以名字中带着一个“文”字。

马文蔚年幼时体弱多病,但脑瓜子却特别好使,上学后更是回回都是第一。

16岁时,他因为成绩优异,同时被好几家学校录取,但考虑到学费的问题,最终选择了公费的太原国民师范,与徐向前、程志华、薄一波、王世英等人成为同学。

后来又进入南京国立中央大学经济系学习,毕业后投身金融界,受到孔祥熙的格外赏识。

1942年,马文蔚因为公事公办不枉私情,遭到了孔祥熙手下的诬陷,因此被罢免职务赋闲在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久后,事情查清楚了,孔祥熙找到马文蔚说:“是我错怪你了,回来继续工作吧,准备将你调任中央银行处长”。

谁知马文蔚哈哈一笑:“对不住了院长,我可不敢在您手下做事了”。

之所以拒绝孔祥熙,不仅仅是因为被诬陷一事,马文蔚此前在国民政府工作多年,早已见识过其中的黑暗,早已不想与其同流合污,如今刚好是脱身的好机会。

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竟敢顶撞大名鼎鼎的孔祥熙,此事很快便传遍了重庆,成为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此事传到了当时从事地下党秘密工作的南汉宸耳中,他对这位刚正不阿的老乡十分敬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6月,马文蔚在老乡薄一波的介绍下来到中国人民银行任职,此时的行长南汉宸也同样是他的老乡。

1950年,南汉宸接到了由中央下达的秘密任务:着手准备第二套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