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的市场被一篇“作文”支配着。

一方不澄清、不辟谣;

一方不拒绝、不拒绝。

然后,房地产板块就开始“蹭蹭蹭”往上涨,并且某首席分析师还信誓旦旦的分析一通,表示“行得通”

于是,相关板块继续奏乐,继续舞,连续两天,连续两根大阳线,如果拉长到一个月,我们会发现其涨超18%......这成绩用一骑绝尘形容绝不过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们是打算无视昨天才发公告表示“流动性枯竭,无力偿还2020年发债的利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怎么说呢?

挺好的,恭喜之前潜伏房地产的兄弟,你们赢了,我承认是我想象力过于贫瘠。

01

实话实说,我是万万没想到了,都2024了,还能玩当初大明王朝那套“以赈代改,两难自解”的把戏。

当卖地的,成了买房的,这跟我们买股票的,买成为股东有区别吗?

昨天我在圈子里,从资金成本、可行性、以及是否该追涨的角度进行了详尽分析,这里就不再具体展开。(需要的请自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到底该怎么看“买地的改卖地的”这一真假难辨的“小作文”?

具体一点,这就算是真的,能给到什么估值是合理的?

首先,我们要清楚,地方在房地产经济中,过去的主要作用是卖地。

其次是现在的处境是(地产)库存堆积如山,打骨折都卖不出去,怎么办?

然后“大聪明”提议,地方下场把房企的房子买回来,然后房企再下场买地,盖楼。

地方再收,房地产再卖、再盖!循环往复......

发现没有,如果这模式可行,那么地产经济永动机就此诞生,GDP可以刷得飞起。

如果这可行,那地方政府与开发商玩的不是接力赛,而是你侬我侬,谁也不愿停下来的旋转木马。

如果基于此,地产估值左脚踩右脚,高到天际似乎也没问题?

03

当然是有问题的。

房地产要走出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跟任何行业都一样,归根到底取决于:

能不能赚到钱,能不能赚到更多的钱?能不能持续赚到更多的钱?

从卖地的改买房的这个方案,能解决上述哪个问题?

而且买楼需要花大钱,钱从哪出?

如果是地方出,那就是赤字,要背债;

现在地方土地出让金收入都没了,发个工资都需东落西凑,你让他出,他掏得出来吗?

如果是央行出,那就是MMT,央行扩表;

那必然造成流动性泛滥,人民币汇率承压,汇率能不能保住7.3这个线?

另外,银行的坏账也创历史新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这么搞,你确定是好事?

04

另外,收房的价格不能高,因为高了,地方需要贷更多的款,能不能怼上利息都难说。

更要命的是收房的价格不能低,因为低了,房企就会亏损。

最终房企就算能够回款,等一大堆债权人清偿之后,最后还是要玩完。

发现没有“从卖地的,到买房的”既没有改变市场供需关系,也没有给房地产企业更高的利润空间,凭啥房地产能“刚出ICU,就进KTV?”

人家唱“向天再借五百”是抒发情绪,有人真把它当作现实,对此,我只能表示Respect。

但有人不仅相信,还要梭哈,我只能说“求你了,收了神通吧。”

05

今天,还是放出“小作文”那家媒体,今天又放了一条更重磅的降息“小作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美元保持高息环境,我们还降息,这利差不断扩大,这确定不是“闹着玩”?

而且刚发完“超长期国债”就来“降息”,这跟地主上来就先王炸?然后再出单张,有区别?

06

另外坊间还传闻,什么周五开大会啦,下场收房改租去库存啦,12个高债务省基建又放松啦.......不一而足。

对此,我话就放在这:

这些唯一能够起作用的,可能就是让二级市场多一点讲故事的机会。

但对地产公司而言,这未必是好事,不过,至少这能加速一些阶段性的资金回流。

简单来说,这就是债务违约风险在减少。所以,我们也能看到万科的债券价格应声而涨。

但坦白讲,我们也不能期待更多了。

毕竟,在现有的框架里闪转腾挪,能达到的效果也顶多是以时间换空间,相信后人的智慧了。

07

除此之外,今天还发生了很多事,比如:

美对东南亚四国光伏产品恢复征税。如果说这是一个补丁,防止我们从东南亚转口美国。

那么,同时对价值18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包括太阳能电池,关税由25%提升至50%,这无疑就是一记重锤。

另外,美今天又又抛出了针对我们无人机的新法案,准备对中国无人机征收新的逐步增加的关税,我看了下明细,起始关税为30%,每年增加5%。

还有花旗银行现在已经明确停止国内信用卡业务,据悉将在7月1日终止该项业务,有知情人透露,这大概率是要“跑路”。

随着这一拳接一拳,形势如烈火烹油,我们这边不做出点回应,说不过去。

所以,我们也看到台、菲两边动作不断,这个爆发时间节点,很可能在18号、19号,具体就不展开了。(有兴趣去“圈子”自提)

08

最后说下MLF,央行选择了平价续作,这意味着:5月市场并没有增量资金。

截至目前,5月上涨的逻辑都已经破灭,我给大家罗列一下:

1.复苏逻辑,4月金融数据已经证伪。

2.财政政策预期,MLF评价续作,利率证伪。

3.外资买入。从昨天开始,五月份外资已经转入净流出。

4.配置资金加仓。整个五月,ETF已经流出276.37亿。

当所有的上涨逻辑都被证伪之后,越来越多的资金,会走向交易现实。

换言之,现在唯一有看头的是——市场能不能守住20日线?

毕竟,配置资金还有大把资金可以加仓。

对了,今天也不是没有利好,新版本《生物医药法案》大比例通过。

这意味着CXO板块的不确定消除,这相比其他受打压的板块而言,有了明显优势。

基于此,我们的持仓逻辑是:

如果放量下跌,且破位,我们将减仓;

如果缩量下跌,且破位,我们将等到收盘前再做决策;

反之,我们继续不动。

结语

现在的市场,从技术形态上来看,让人很不舒服。

从投资逻辑上来看,更是让人难受。

但这就是市场,总有非理性误导与幸存者偏差存在,对此,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耐心与定力。

不争一时长短,不抢一时快慢,就像利弗莫尔在他日记的扉页上写得那样:爱是恒久忍耐,且慈悲。

在这里你能第一时间收到足够客观、足够冷静的信息,我将尽我所能,为你还原市场的样貌。

第二可以参考我的仓位配置;

第三可以第一时间看到我的操作;

第四可以参考我的持仓,抄我的底。

余不一一,欢迎加入,我们一起赢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