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对日本人的饮食就是持续了数年的核爆,把鬼子的美食炸得灰飞烟灭。

日本的传统美食天妇罗在1939年就因为油料紧缺和日本民众说再见。1939年以后日本人的衣服、稻米、木炭都实行了配给制度,1940年日本人就连火柴也是按月定额发放。

战争越打越大,日本的广播声中捷报一个接一个,但日本民众的生活却越来越困难,到战争末期甚至发展到有钱也在大街上买不到食物的地步。

1938年以前整个东京有2000多家出售西餐的咖啡馆,每16户人家就有一个蛋糕、面包店,随着战争的进行,这些西洋餐馆和店铺就全部消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9年12月1日日本又实施了“白米禁止令”,禁止出售、食用纯粹的白米饭,要在饭团里加上麦粒、大豆、薯类,这样一来传统的日本寿司也都消失了。

1944年日本又开始禁止种植西瓜、甜瓜等水果,草莓、辣椒、花生也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估计是因为日本海军还要吃),在二战时期西瓜都成了只有海军大将才能购买、赠送的奢侈品(说的就是山本五十六。)。

到1944年日本人的副食品供应变成了每人每三天三根葱、每五天一片鱼,日本传统的料理店也开不下去了。

那么日本富人在自家开伙总可以吧?

这你就低估了东条英机的勤奋,这位首相兼内相一下班就满东京的翻看垃圾桶,查看谁家偷偷吃高档食品。他麾下的日本宪兵也有样学样,整天翻日本人的垃圾桶,把所有敢于偷偷吃高档食品的人定为非国民。

在宏观层面,日本各方面的食品生产也都陷入了毁灭性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人很早就重视肉蛋奶的作用,在二战前就大力发展了牛奶产业,希望增加全民体质,在1937年日本就已经有了142万头奶牛,牛奶产量在360万吨;

但在1941年日本发动总动员令后,日本的奶牛数量就暴跌为22万头,日本的牛奶产量也成了绝密数字,因为日本军部强行收购了全部牛奶,日本平民就和牛奶说再见了,日本所有需要用牛奶和奶油的西餐屋也在1941年以后全部关闭。

日本的牛奶产业元气大伤,别看它在1954年就把牛奶和民族大业联系在一起,直到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奶制品产量才勉强恢复到1937年的水平 (1971年才达到185万头)。

同样被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放上赌桌的是粮食产量,在1936年日本粮食产量是1010万吨,侵华战争爆发后粮食产量就下降到988万吨,到1945年日本因为全民参加战争,粮食产量已经变成了587万吨,只是战前的一半,和今天2000多万人口的朝鲜粮食产量相当,它的人口却是今天朝鲜的三倍,日本因此陷入了粮食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