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以来,俄罗斯经济形势持续低迷,“雪中送炭”是少数,“趁火打劫”是常态。印度便是其中头一份,莫迪一招“投机倒把”,不仅让自家赚得盆满钵满,还逼得普京硬着头皮和印度做买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总理莫迪俄罗斯总统普京

近日,有外媒爆料称,俄罗斯企业如今正在与印度印度总理莫迪和俄罗斯总统普京

进行大量的武器交易,从去年8月份开始,俄方已经在印度消费了近40亿美元的印度卢比。一般来说,国家之间进行大额的贸易往来,都是双边关系和睦向好时期的体现,但俄印双方的合作,却多了几分“不得已”的无奈。

端倪就在这批交易的货币选择上,俄方同印度做生意,并未使用市面上的“通货”,比如美元、欧元或者是人民币,而是用了印度卢比。这是因为俄罗斯的账户中“花不出去”的印度卢比高达7000亿,折合美元都要达到80多亿。

俄方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卢比,其实是莫迪政府的手笔。俄乌冲突爆发之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展开了一系列制裁,尤其是在油气等能源方面。西方国家通过限制其能源产品的进口,寻求削弱其在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力。欧盟逐步减少对俄天然气的依赖,并寻找替代能源供应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天然气

自制裁实施以来,俄罗斯经济遭受了严重打击。其货币卢布在短时间内大幅贬值,物价飞涨,许多国际企业撤出俄罗斯市场。除了经济困境,俄罗斯还面临着日益孤立的国际局面,这对其全球影响力产生了重大影响。

当时俄罗斯的油气价格降至冰点,莫迪政府此时便趁机大量采购俄罗斯油气,将低价购买的油气资源,高价转卖给欧洲国家,利用“投机倒把”发了一笔“横财”。

印度交付的货币就是卢比,当时由于俄罗斯正处于被制裁最严重的时期,全球范围内,绝大部分支付系统都将俄罗斯拒之门外,这些卢比无法在俄罗斯手中兑换成美元之类的、更广泛的交易货币。

无奈之下,俄罗斯只能开设了一个单独的“卢比账户”,将这些卢比暂存于此。但问题就在于,卢比在全球范围内通用率极低,除了在印度流通,其余国家并不愿意用卢比展开贸易。也就是说,普京政府当前是“有钱没处花”,如果想消费掉这笔款项,那就只能和印度做买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阅兵

实际上,在和印度交易武器装备之前,俄罗斯尝试过多种办法来消耗掉手中囤积的卢比。比如,投资印度的政府债券,或者在印度投资股票,甚至俄方开始制定基础设施的投资计划,但是印度国内的营商环境实在不敢恭维。

然而更无奈的是,俄罗斯和印度的能源贸易,并不是“一锤子买卖”,双方的交易依旧持续,也就是说,俄罗斯把资源卖给印度,只能换来手中越来越多的、花不出去的卢比。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普京政府属于是“物财两空”,“赔本的买卖”显然不能干,但俄罗斯提出使用人民币来结算,却被印度断然拒绝,最后俄方只能无奈选择比卢比稍好一些的阿联酋迪拉姆,来作为与印度的交易货币。

说回如今的武器交易,印度的军事实力虽然在近年来有所长进,但依旧难以改变“拼盘式”武装的现状,作为全球最大军事进口国家,对比俄罗斯这个军事大国,显然是不够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90坦克

但实际上,俄罗斯也有自己的考量,从印度购买武器,不一定非要是印度生产的武器。要知道,俄罗斯如今是印度最大的武器进口国之一,俄方完全可以将俄制的武器再买回来。

虽然一来一回有些亏本,但要好过7000亿卢比砸手里。早在2022年,就有消息曝出,俄制T-90S主战坦克出现在了俄乌战场上,出口印度的T-90S和俄军自用的T-90,在外形上有所区别,据称,那批T-90S正是印度送回俄罗斯检修的。

再者,如今美国针对俄罗斯的政策越来越全面,印度又将美国视作“好大哥”,一旦印度跟随美国的脚步,连武器装备都限制俄方购买,这笔巨款可就真的变成一堆废纸了。

总体而言,莫迪政府“低买高卖”,虽然“在商言商”无可厚非,但“投机倒把”的行径,与印度一直以来标榜的“大国”形象完全不符。印度一直在各方面要对标中国,但就营商环境一条而言,中国便已经领先印度“好几条街”。印度要想真正让国际社会心甘情愿地和他做买卖,便要拿出真心实意,同各个国家展开友好互利的合作。

俄罗斯方面如今和印度的交易虽然是无奈之举,但好在还能够将手中的款项消耗出去,想必经此一事,俄方日后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上会更加谨慎,也会更加看得清楚,谁才是真正值得信赖的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