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5月14日至16日,广东省全省深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座谈会在韶关召开。会议指出,突出重点、集中资源、聚力攻坚 ,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走好走实广东区域协调发展之路 。

本文字数:3752字

阅读时间:12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4日至16日,全省深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座谈会在韶关召开。南方+记者 王辉 李细华 摄

5月14日至16日,全省深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座谈会在韶关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就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进行研究部署。省委书记黄坤明主持会议并讲话,强调要始终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聚焦推动全省全域、全省人民整体迈进现代化,下大功夫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重点、集中资源、聚力攻坚,一步一个脚印把各项工作推向前进,奋力开创广东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出席会议并讲话,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楚平,省政协主席林克庆,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出席会议。

党的二十大以来,十三届省委聚焦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使命任务,站在广东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对推动新时期全省区域协调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作出系列部署安排。去年以来,省委常委会先后赴广州、深圳、汕头、珠海、湛江开展调研并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加快推进当地现代化建设,推动五市更有力支撑全省发展大局。这次座谈会前,省领导同志分别带队赴其他16个地市深入调研,指导各市因地制宜推动高质量发展,并围绕深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向这次会议提交了专题调研报告。

会上,省发展改革委汇报了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情况;韶关、河源、清远、云浮、梅州、汕尾、潮州、揭阳、阳江、茂名、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16个地市负责同志依次作工作情况汇报,着重介绍本地区加快推动现代化建设的新部署新安排;定点联系地市的省领导同志作交流发言,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建议;与会同志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大家立足所管所辖的工作谈认识、谈体会、谈打算,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各地加快高质量发展出主意、找办法。黄坤明、王伟中不时插话交流,与大家一道总结经验、剖析问题、完善措施,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方向路径。

16日上午,在集中听取汇报、深入讨论交流后,黄坤明在讲话中充分肯定近年来全省上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两个结合”,就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解决区域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总书记对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高度关注,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刻领会总书记、党中央的政治考量和战略意图,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走好走实广东区域协调发展之路,努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更趋协调、更有后劲的发展。

要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中心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切实增强推动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深刻认识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最紧迫的任务,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补上的最大短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畅通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所在,心怀“国之大者”,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

要把握目标方向,明确推动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点着力点,坚持以优化国土空间为前提,推动形成主体功能约束有效、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生产力布局;锚定“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的战略目标,更好满足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聚力打破要素流动障碍,进一步释放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动力活力。

要把握思想方法,提升推动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性有效性,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动态均衡发展,推动各地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发挥比较优势,走好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推动各展所长、各美其美;注重协同联动,树立开放心态、强化合作思维,推动先发和后发地区融合发展;强化系统观念,推动经济增长、社会治理、生态保护、文化建设等多头并进,全方位、多维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坚持人民至上,始终以人为本,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改善群众生产生活。

黄坤明强调,

要突出重点、带动全局,加快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迈出新步伐、展现新气象。

要抓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做强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源,聚焦打造创新策源地,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深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催生更多新质生产力;聚焦打造产业高地,着力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面向未来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打造开放枢纽,携手港澳做强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进一步加强同区域重大战略和周边省份的对接合作、联动发展,持续提升外经贸质量水平,不断增强“双循环”的节点功能。

要抓好城市群都市圈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着眼强化中心城市引领,充分发挥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在五大都市圈的龙头作用,切实担起“头雁”责任,放大辐射示范效应;着眼推动节点城市协同发展,引导珠三角各市加强分工合作、功能互补,进一步做大规模、提升实力,支持粤东各市加快融湾发展、同城化发展,持续提升整体竞争力,支持粤西加快推动湛茂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增强承接大湾区、海南自贸港等战略资源要素能力,支持粤北地区坚持集中集聚、适度扩容、提质发展的方向推进城市建设,切实提高人口承载和公共服务能力。

要抓好“百千万工程”,全面推动强县促镇带村,坚持突出特色抓发展,着力在挖掘资源禀赋、凸显比较优势上下功夫,培育特色优势、闯出发展新路子;坚持规划牵引抓建设,把功能布局和空间优化摆在第一位,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全周期管理,持续优化县镇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坚持区域统筹抓联动,注重沿线连片推进产业提级、风貌提质、管护提档,推动跨区域高效联动发展。

要抓好产业有序转移,推动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协同发展,以做好转出转入地衔接为着力点强化产业项目导入,以降成本、优环境为导向集中资源打造高水平产业平台,以拓展“双向飞地”为重要举措完善产业协作机制,加快形成紧密衔接、互为支撑的分工合作关系。

要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区域互联互通的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优化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中心,汕头、湛江、韶关为极点的“一中心三极点”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加快构建贯通全省、畅通省内外的公铁水交通大通道,持续完善货运枢纽运输网和城乡区域交通网,打通城市微循环,有效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

要抓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厚植区域发展绿色底色,坚持全领域、全地域、全方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生态修复、环境治理和植绿护绿,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经济,不断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

要抓好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让区域协调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着眼补齐短板、优化布局,加大跨区域衔接和帮扶力度,深化科技赋能,促进教育、医疗、文体、养老等优质资源在城乡区域之间合理配置,有效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共享水平。

黄坤明强调,

要强化组织领导,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坚实保障。省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要牵头抓总,强化统筹协调;省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工作协同和业务指导;各地级以上市要自觉扛起主体责任、属地责任,把各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具体。

要深化改革创新,健全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创新完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和新型帮扶协作机制,以科学有力的体制机制护航区域协调发展。

要强化支撑保障,优化资金、土地等资源要素供给,聚焦重点区域加强政策支撑,更好赋能区域协调发展向纵深推进。

要主动担当作为,推动党员干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努力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上干出新面貌。

王伟中强调,全省各地、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本次会议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坚持珠三角同粤东粤西粤北联动发展,加快补齐广东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个最大短板,积极构建优势互补、特色鲜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

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把产业发展作为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深入实施制造业“五大提升行动”,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要坚持产城融合、城产一体,因地制宜、科学谋划,找准产业发展主攻方向,发挥资源优势,善于“无中生有”,加快形成具有集聚优势的产业集群。

要大力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强化对口帮扶协作和模式创新,高水平建设各类产业平台,推动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建立更加紧密的产业分工协作关系。

要落实“一把手”招商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力度,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靶向招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招引更多优质项目。

要抢抓国家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建设机遇,加强项目谋划储备申报,强化项目建设资金闭环,做实做细项目前期工作,统筹抓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不断激发投资和消费活力。

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周密做好三防工作,全力抓好安全生产,积极防范化解经济领域风险,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良好环境。

省委常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省法院院长、省检察院检察长;各地级以上市党委书记、市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政协主席、市委副书记和省委横琴工委、省政府横琴办负责同志;省委有关部委、省直有关单位、省有关人民团体、中直驻粤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本文来源: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学术报告 | 周祥胜:广东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协同治理探讨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解读 | 广东省五大都市圈亮相,规划有何深意?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要闻 | 国务院批复《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