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贺龙打网球时的照片

1952年秋,邓小平调中央工作,任政务院(后改称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财政部部长。

有一天,邓小平给在重庆的老友贺龙打电话,电话里两人寒暄了几句,邓小平对贺龙说:

“贺老总吗?我给你找了个好差事,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出马?”

贺龙问:

“啥好差事呦。”

“政务院决定组建中央体育运动委员会,下面有报告,建议请你当体委主任,我和总理商量了,也觉得你来干最合适。”

贺龙在电话那头问了一句:

“毛主席的意见呢?”

“毛主席也赞成。”

“好。”贺龙电话里头传来爽朗的笑声:“毛主席叫我干,中央叫我干,我就干。”

1952年11月15日,周总理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中央人民政府第十九次会议,商量组建中央体育运动委员会的事,会议上周总理正式提议:

“为了加强对体育运动的领导, 建议贺龙担任中央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 蔡廷锴担任副主任。”

毛主席与党中央领导人,对于体育运动是非常重视的。

年轻时毛主席就曾宣扬过健体救国的思想,不仅仅鼓励大家坚持体育锻炼,还身体力行,坚持冷水洗浴、早起晨练、酷爱登山游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邓小平、贺龙、朱德观看体育比赛

1917年4月,毛主席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的文章,其中描述:

“体育之大效盖尤在此矣。夫体育之主旨,武勇也。武勇之目,若猛烈,若不畏,若敢为,若耐久,皆意志之事。”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主席对体育事业的重视,是不遗余力的。

1950年初,毛主席亲笔为《新体育》杂志题写刊名,1952年毛主席又为全国的体育运动,题写了12个字:

“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

可在当时,许多人心目中对体育运动是不大重视的,不仅仅是全国的老百姓,就连从事体育工作的干部,也对这份工作不大有兴趣,有人甚至认为:

“做体育工作没出息, 没前途, 埋没了自己的一生, 希望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岗位上去工作。“

为扭转国人的思想观念,贺龙出任国家体委主任,无疑也是最好的选择。

有人对贺龙这样一位功勋赫赫的国家元帅,出任体委主任,是大材小用,事实上贺龙在出任体委主任时,还兼任着西南军区司令员,而且还在邓小平调中央工作后,出任了中央西南局书记。

中央并没有免去贺龙的全部兼职。

尽管体委主任只是贺龙所有职务中看起来并不显眼的工作,但贺龙一上任,还是扭转了体育运动事业在国人眼中的根本印象。

贺龙出任体委主任,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提的建议,也是毛主席同意了的,那么为什么会选贺龙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战斗篮球队比赛时

土地革命时期,贺龙就在湘西红军之中搞过体育活动,而且还在红军部队之中组建“战斗篮球队”。抗战爆发后,毛主席在延安提出了“锻炼体魄,好打日本”的号召,贺龙也在120师迅速恢复了自红军时代就有的传统习惯,组建“战斗篮球队”。

贺老总120师所属的“战斗篮球队”,是抗战时期根据地经济水平很高的篮球队,曾一度“打遍天下无敌手”。

篮球队中拥有30多名球员,其中不乏有代表性的人物,其中包括参加过第十一届奥运会的刘卓甫,解放后担任了云南省副主席、国家物价局局长等等。

当时整个晋西北,几乎没有哪一支球队,能够打得过“战斗篮球队”,不仅如此,“战斗篮球队”还几次大胜根据地另外一支篮球队劲旅“东干队”。

1940年,“战斗篮球队”在延安击败所有强队,还答应了延安各个单位联合组成的代表队,并以95比20的成绩大胜。

篮球队的队员,不仅仅是篮球打得好,战场上同样也是骁勇无比的战士。

1951年,全国举行男女篮球、排球比赛,西南军区除了女排得了第四名以外,其他项目基本上都是倒数水平,使得贺龙忧心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朱老总打篮球照片

还未上任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就在西南军区普及体育运动,为此还把“战斗体工队”一并带到了西南军区。

贺龙率先在西南军区展开改革,将运动员定为干部编制,并提高了运动员的伙食标准。

也正是在贺龙元帅的带领下,西南地区的体育运动如火如荼的搞起来,并且逐渐的领先于全国。

据说有一次,贺龙曾把一名飞行员调到了体工队打篮球,有许多人当时很不理解这一举动,为此贺龙专门解释:

“找一名飞行员是很容易的, 而找一名优秀运动员, 就没那么容易了!”

在贺龙的努力下,许许多多的人才开始注意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许许多多在体育运动上有着杰出天赋的人,也都汇聚到这里。

那时为了获取各方支持,贺龙专程将青年团中央书记胡耀邦,中央组织部部长路金栋请到家里,专门对他们说:

“体委刚成立, 需要加强。我们这里也是做青年人的工作的, 任务很繁重, 要靠各方面的支持。耀邦啊, 这也是你的事哟!从你那里调点儿人, 你给一些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940年120师战斗篮球队与延安抗大三分校东干篮球队比赛后合影

胡耀邦不仅是贺龙原来的老部下,对体育运动的支持也是不遗余力,早在来到贺龙家之前,胡耀邦就事先遴选了一部分人的档案:

“请老总亲自挑选吧。”

贺龙十分高兴,对二人风趣地说:

“为了感谢你们的支持,我今天请客,是刚刚从新疆运来的最好的哈密瓜。”

新中国建立初期,体育运动项目上确实没什么成绩,这让贺老总十分心焦。

贺老总对体育场上的胜负的重视,不亚于在战场上决胜。

1951年,西南军区参加全国篮球、排球比赛,成绩排名垫底,这让一生酷爱体育运动的贺老总十分焦虑,在老友邓小平的支持下,西南军区体育运动很快恢复起来。

1952年“五四”西南区第一届运动会上,上海有家正泰橡胶厂专门派出了一支“回力篮球队”参加比赛。

橡胶厂的老板生意做得十分精明,他赞助成立的这支篮球队,给每一名队员都提供了很好的待遇,因此吸引了不少的篮球人才参加,整体的实力在当时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凭借这支球队打广告,老板也赚了个盆满钵满。

这次运动会上,这支“回力”篮球队也参加了比赛,连战连捷,这支球队技术不仅好,装备也齐全,每名球员穿的都是回力球鞋。

尽管这支球队是贺老总专门从上海请来的,但是贺老总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那就是由他亲自组建的西南军区“战斗队”亲手击败回力队。

毕竟如果不打败他们,如何请他们留下?西安军区上百万解放军,几支篮球队都打不赢,那还有什么脸面去请人家留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篮球队合影

为了试试回力的实力,贺老总派出了西南军区的强队之一西南队与回力在范庄交手。并命令“战斗队”全体队员都到战场去观摩比赛,总结经验。

贺老总亲自上场布置西南队与回力队的交手,尽管西南队最终仍然输了比赛,但从输赢上来看,战斗队应该和回力队旗鼓相当。

可为了留住人才,贺老总要求,战斗队与回力队比赛,不能险胜。

“回力来了,野心很大,要打遍全中国,卖他的回力招牌。他们是代表工厂的,我们战斗队是无产阶级的,这个比赛,我下命令:不但要打败他,也要改造他。首先要打败他,才能改造他。要注意,险胜不行。险胜对方不服。战斗胜了,还要作风站得住,……总之,这次战斗打回力,是球场上两个阵营的较量,一定要战胜他,要解散他,绝不能让这个资本家的厂队来执西南篮球的牛耳……”

战斗队与回力队比赛当天,贺老总亲自出席并开球,双方上半场一开始,比分咬得一直很紧,第一场结束后,双方25比24,战斗队领先一分。

可贺老总在看台上看得十分高兴,因为他看出来,回力队队员体力上明显跟不上了,全场比赛打完后,战斗队领先回力队十七分。

时隔多年后,当年回力队的球员,被贺老总硬挖到西南军区球队的曹志杰笑着“吐槽”:

“那场比赛不公平啊。”

有了解内幕的人告诉他:“当年裁判只能那么吹,并无不公平。”

“为了那场球赛,贺老总真的下过命令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第一届八一篮球队队员的合影(包括男女篮球队)

双方闻言,顿时开怀大笑起来。

为了比赛能取得胜利,贺老总可真算得上是“无所不用其极”啊。

尽管如此,为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腾飞,贺老总始终不遗余力。

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期间,中国邀请保加利亚体育代表团来华访问,保加利亚体育代表团派出了他们全阵容的篮球队出席大会。

这支球队是欧洲著名的冠军球队,曾获得奥运会男篮比赛项目第四名,该球队中锋米尔契夫,有“巴尔干雄鹰”之称。

中国男篮邀请保加利亚篮球队,双方举行一次友谊赛。

尽管是为了试试水平,可贺老总比赛前却十分紧张,生怕一个不慎再战败。

贺龙元帅次女贺晓明回忆称:

“比赛的前一天晚上,夜已经很深,而父亲却久久不能入睡,他心里装着的都是这场比赛,于是,就来到中国男子篮球队的驻地,找到教练员陈文彬和张子沛。“

一见面,贺龙就问:“明天准备怎么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贺龙

两位教练员也没有想到,贺龙元帅大晚上亲自到访,有些紧张,贺老总笑道:“你们都不讲,拿不出作战方案,我们就一直坐到天亮。”

贺龙从口袋里掏出香烟给两位教练员,大家这才畅快地聊起了战术,贺老总熟谙篮球战术,他建议教练:

“中国队采用‘三英战吕布’的战术,搞‘小个子打大个子’的战法,场上的5个人要当7个人用,对强手要敢打敢拼,不畏惧对手,不但要守得住,还要攻得下,能攻善守,打好这场球。”

这场与保加利亚球队的友谊赛,中国队打出了86比77的水平。

尽管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但在贺老总的心目中,比赛唯一所求,就只有胜负,不然还比什么赛。

贺老总日常工作虽然繁忙,但还是尽量抽出时间,来关心运动员的训练和生活,确保所有运动员都能达到竞技巅峰水平。

1961年,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中国举行,这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这样大型的世界体育赛事,为此贺老总专门指示:

“一定要把这场世界性的比赛办得像个样子。”

不仅如此,国家集训队也开始了对运动员的选拔和训练,并选出了70名优秀的选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贺龙、庄则栋、李富荣和徐寅生

1961年2月,贺龙与时任解放军政治部主任的罗荣桓南下视察部队,由于无法分身,因此特别嘱咐陈老总,给乒乓球队做一次动员。

包括毛主席在内,周总理、叶剑英、陈毅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都很重视体育运动的发展。

陈老总不仅十分重视体育运动的发展,还把体育运动看作是沟通国际交往、增进国际友谊的重要手段。

1961年3月12日,陈老总陪同周总理一起到东郊工人体育馆,看望在那里集训的乒乓球运动员。

陈老总对运动员讲话称:

“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表个态。你们打好了,鼓励你们,你们没打好,没取得优胜,也不责备你们。我们鼓励你们力争胜利,也鼓励你们失败不泄气。中国是个泱泱大国,要有大国风度,不要斤斤计较,赢了,笑嘻嘻,输了,哭啼啼。如果你们全部失败,我也要请你们吃饭,给你们敬酒献花,鼓励失败的英雄。”

3月30日,距离乒乓球世界锦标赛开赛只有几天,贺老总不顾旅途疲劳,就又拉着陈毅到工人体育馆看望。为了不让运动员在赛前背负沉重的包袱,贺老总表情轻松,鼓励大家再创佳绩。

“我来看你们并不是向你们要奖杯,给你们增加包袱。我国乒乓球运动员从1953年第一次参加世界锦标赛到现在,不到9岁,还是个红领巾。我当主任的对你们已经取得的成绩是满意的。一个9岁的娃娃,要把三十几个国家包起来,把7个奖杯都当包袱背,是背不起的。要把位子摆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乒乓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照片

尽管陈老总同样关心体育运动事业,可与贺老总相比,两人站的角度也有些不同。

为此,两个老帅之前,还有过一次争论。

1963年10月3日,周总理、贺龙、陈毅等国家领导人接见了参加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的我国体育代表团。

贺老总讲了中国体育运动十多年建设的成就,并逐个分析了我国在体育项目上的优势与劣势,谈到羽毛球项目时,贺老总高兴地说了一句:

“我希望你们把羽毛球所有的冠军都拿回来。”

中国的羽毛球竞技水平,在60年代已经有了很高的水平。

建国之初,中国羽毛球运动还没有发展,运动员也不多,五十年代初,福建有不少归国的华侨,在羽毛球运动上有着很高的水平,带动了全国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尚无羽毛球国家队,遇到国际比赛,只能临时从各个省份抽调队员参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陈毅

1962年,以福建、广东等地的运动员组成国家队出战欧洲,赢下了世界强队丹麦,贺老总在国内看到了中国羽毛球运动员获得的成绩,欣喜若狂,立即做出了批示:

“丹麦是世界冠军,你们要苦练三个月,等他们来中国访问时,一、二、三线的队员都要把他们打败。” 羽毛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迅猛,大有迎头赶上的趋势,为此贺老总才会说出“我希望你们把羽毛球所有的冠军都拿回来”的话。

不过站在旁边的陈老总却有不同的意见:

“我可有不同意见。贺老总是体委主任,要你们多拿金牌。‘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可是,你们把金牌都拿回来,我这个外交部长就不好办了。”

尽管陈老总是在开玩笑,但贺老总在一旁还是摇了摇头:

“不行,我还是希望你们都拿回来。”

陈老总插话:

“不能都拿嘛。”

“陈老总,能拿的还是要拿嘛。”

两位元帅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的起了“争执”,旁边运动员饶有兴致的看着,也被逗得哈哈大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贺老总在台上讲话

争论了好一会儿,两人谁也说不服谁,为此陈老总提议:“咱们还是去听听周总理的意见吧。”

说起来俩人的争论,也无关谁对谁错,周总理在一旁看着两人“争执”,饶有兴致的出面劝解:

“我看不能都拿,也拿不到。要鼓励我国运动员创造好成绩,也要欢迎兄弟国家的运动员创造好成绩。”

一言既出,两位老帅均心悦诚服。

1963年11月10日,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在雅加达开幕,运动会上共设立了20个比赛项目,而参加运动会的有来自48个国家的代表团,共2404名运动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周总理

中国代表团以66枚金牌、56枚银牌、46枚铜牌的成绩名列第1,并打破了举重和射箭两项世界纪录。

尽管参比的诸多项目,与世界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但中国依旧显示出在体育运动项目上的潜力,这一切都与贺老总的努力分不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