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务员报考一片火热,公考培训市场却进入相对“冷静期”。公考一哥中公教育在经历“退费潮”的低潮后,迎来业绩复苏。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0.8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9亿元,比上年同期减亏80.98%。另外,中公教育在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79.28万元,环比成功扭亏。

财报发布的同时,中公教育连续第六年披露了社会责任报告,详细展示了公司报告期内在公司治理、社会责任以及绿色发展方面的成果。

公司治理方面,2023年,中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员工“优化”行动。自2022年至2023年,仅一年时间中公教育的员工总数量就经历“腰斩”,从22652人降至11125人,其中教师人数从9024人降至4565人。公司整体组织架构得到精简,公司高管也主动降薪,董事长李永新薪酬从2022年的17.75万降到2023年8.530万,但总经理王振东的薪酬从2022年的26.98万元涨到了2023年51.42万。

从成本端看,公司降本增效的影响显而易见。财报显示,公司2023年营业总成本为30.21亿元,同比下降50.78%,销售费用同比下降48.51%,管理费用同比下降47.26%。而今年一季度的营业总成本进一步优化到6.61亿,相比去年同期下降23.65%,使得公司盈利能力有所恢复。公司表示,还将继续从架构、机制、能力等方面进行季度检视,同时强化科技对各业务的支撑,持续推进组织架构重建,促进经营管理提效。

但是在高管合规管理上,中公教育仍有提升空间。企查查信息显示,中公的总经理兼法人代表王振东为限高人员,涉案总金额达101.12万元。此外,截至5月6日,王振东将所持公司部分股份办理了质押手续,所持质押股份数量为369,620,000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79.93%,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5.99%。

社会责任方面,中公教育具体践行了学员服务、员工利益等四方面的内容。学员服务上,报告期内,公司积极优化人才供给链,创新教学手段,关注学员的体验和质量,累积培训195.19 万人次。2023年,公司持续加强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超过800人,研发投入费用超过2亿,有效保障了教学质量。2023年9月,中公教育发布了基于A1技术的首款人工智能课程--“Al数智系统班”,并首次公开亮相了虚拟数字讲师“小鹿”。课程发布后,内测用户便快速突破万人。

员工利益方面,2023年,公司高度关注员工的成长和发展,持续投入优质资源,优化培训体系,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知识支撑和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助力员工实现长期职业发展。

为了给员工提供更多的晋级晋升机会,公司除了常态化、阶段性评定,还在营销、技术、运营、研发等领域构建任职资格体系,为员工打通管理岗位与专业岗位之间的转换通道,强调人才的内部流动,同时也让人才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社会公益方面,2023年,中公教育积极开展公益助农直播,将四川、宁夏、内蒙、福建、黑龙江等省份的农产品带到了更多人的视野中,这些农产品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销售机会。另外,自 2019 年以来,中公教育志愿服务队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常态化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2023年,中公教育荣获北京民办教育协会公益项目“暖光行动”品牌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中公教育在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上着墨颇多,但在环境保护方面,中公教育却显得有些“潦草”。38页的社会责任报告中,绿色中公仅占2页,其中1页还是封面,实际内容仅一页,算上标点符号一共才784个字符。在有限的字符中,中公以绿色办公、绿色运营、绿色人才培养三个维度来讲解过去一年在绿色方面做出的努力。

绿色办公方面,2023年,公司行政部门从水资源管理、废弃物管理、无纸化办公等方面进行管控,打造低碳、环保的办公文化助力企业节能减排。绿色运营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本着集中集约、降本增效的原则,统筹规划办公区域,优先使用绿色环保材料和可回收的节能新材料,将绿色环保理念贯穿绿色选材现场施工、废弃物处理、有害物质处理与检测等全环节,降低能源消耗,确保符合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绿色人才培养上,公司与知名协会深化合作,为低碳相关企业开展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从业人员绿色低碳“理论+实践”知识,加强专业认知和能力建设,为推广绿色低碳历年和助力低碳运营打下扎实基础。

然而,这么多绿色行动中,中公却未摆出任何一项具体数据。仅在绿色人才培养上给了一个与EESIA联合举办“绿色低碳人才发展分论坛”的案例。

而这种缺乏数据的现象也出现在上述的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板块中,翻看中公教育历年ESG报告,详细数据的省略似乎已成为常态,在2022年报告中,具体数据的展现同样寥寥无几。

新华社曾发文指出,部分企业披露内容相对粗糙空泛、缺乏实质性数据,用“践行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等模糊描述和夸大ESG实践,仅对环境方面内容一带而过,“报喜不报忧”,存在“漂绿”行为。

对中公教育而言,ESG不是“选择题”,而应该是“必答题”。

华文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提供学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