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国铸剑“7毫秒”

——“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尚晓东表达退役军人

科技创新赤心向党的深厚情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29日,在中山大学梁銶琚礼堂举办的老兵永远跟党走——2024年全国老兵巡回宣讲暨广东省老兵宣讲“七进”系列活动首场报告会上,“全国最美退役军人” 尚晓东自豪地向现场听众展示他为国铸剑“7毫秒”取得的骄人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3年尚晓东大学毕业特招入伍,曾经是武警指挥学院一名文化教员,2008年光荣退役。目前,他是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海洋中小尺度动力过程研究及海洋观测装备的研发工作,先后十次作为首席科学家带队出海科考。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30余件、软件著作权3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赴美求学后毅然回国服务

尚晓东是如何踏上了为国“铸剑”的征程,他回忆起自己的难忘经历:2001年4月1日,他远渡重洋,赴美进行学术交流,随后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就像远行的游子,身在异国他乡,他由衷感受到了浓烈的家国情怀。当他从新闻里看到,美国军用侦察机悍然入侵我国南海领空进行抵近侦察,我军机立即升空驱离,发生碰撞,致使我英雄飞行员王伟下落不明。这使他深深意识到“贫穷就要挨打,落后就要受欺负”的现实,更加坚定了学成后回国服务的决心。同样,当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消息传遍世界各地的那一刻,尚晓东心潮澎湃、深感自豪。他感到,祖国一直是他莫大的骄傲、坚强的后盾,日后,他也一定要成为祖国的骄傲!2005年博士后出站,尚晓东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优厚待遇和留美工作机会,第一时间选择回国服务。经过深思熟虑,尚晓东选择了我国研究基础还比较薄弱的海洋科学作为研究方向。当时他已经43岁,改变专业方向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可想而知。但他知道,我国只是海洋大国,却还不是海洋强国,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国之所需,就是吾之所向。于是,他下定决心,带领团队自行设计研发海洋观测设备,那段时间,他带领团队刻苦攻关,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工作是常态。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2010年,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国际上响应时间最快的海洋探测温度传感器,响应时间7毫秒,也就是千分之七秒!

以此为基础,紧接着他又研发出了世界上首套水下热通量观测系统,这是解决“碳失汇”、“热失汇”国际重大科学问题的关键设备。同时,这一成果也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提供了基础性的关键检测设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