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司马南频道 志远

近日,中国和沙特签署了34项投资协议,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沙特将会在绿色能源、制氢、光电、信息技术、信息服务、交通、物流、医药工业、住房和建筑等多个领域进行密切合作。对此,沙特投资大臣哈立德·法利赫对外表示,这些协议反映了沙特希望在所有领域发展对华关系的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今年7月份,美国总统拜登也曾亲自前往沙特进行访问,试图改善与沙特方面的外交关系,同时希望沙特当局能够增产石油,抑制高企的能源价格。然而这趟访问,却处处碰壁。不仅拜登在抵达沙特后未受到对应规格迎接,而且访问沙特的成果也微乎其微,甚至还被记者公开提及“贱民国家”话题,让拜登尴尬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边是中国领导人访问沙特,成果颇丰;一边是美国领导人访问沙特,却屡屡碰壁。两者鲜明对比的背后,本质上其实已经反映出沙特在外交倾向上的重大转变,而发生这种转变的原因,其实并不难分析。

第一,从政治层面来看,拜登确实得罪沙特王储太狠。自卡舒吉一案发生以来,沙特王储一度处于西方舆论的漩涡中心,而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却依然坚定维护沙特,不愿意为此和沙特闹僵。基于这种情况,当时还不是总统的拜登,可谓是抓住了机会狂喷特朗普,并且嘲讽沙特是一个“贱民国家”。一连串的指责,固然让特朗普输掉了大选,但是也让拜登彻底把沙特王储给得罪死了。在这种情况下,沙特能给拜登政府好脸色才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从经济层面来看,美国当前的利益导向和沙特已经出现背离。在过去,美国和沙特的关系之所以铁,核心就在于,美国依靠着沙特为首的原油产国,能够让石油和美元进行挂钩,进而维护美元霸权,让美元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收割财富。而沙特依靠着美国的庇护和金钱攻势,自然也是躺着赚钱。然而如今,美国在变得越来越贪婪,不希望承担太高的油价;而沙特也越来越重视国家利益,希望油价保持在高位。而这种矛盾,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变得更加明显。美国为了打压油价无所不用其极,如今甚至搞出了对俄罗斯石油的限价令;而沙特为首的欧佩克国家,也在有条不紊推动减产计划,抗衡美国的限价令。这种核心利益的冲突和矛盾,自然让美国和沙特关系难以走到一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从地区安全层面来看,沙特对于美国的厌恶,也在越来越强。过去一年多时间来,得益于伊拉克,叙利亚地区局势的缓和,中东好不容易迎来了点太平日子。结果最近几个月,美国又在迅速激化与中东各国矛盾,偷叙利亚东北部的石油,与伊朗多次发生小规模摩擦,让整个中东都不得安宁,前段时间为了强调自己对沙特的重要性,甚至告知沙特,伊朗可能对沙特发动进攻,结果被沙特直接拆穿。这些情况显然已经让沙特明白,美国才是中东不得安宁的真实祸根,自然也不那么愿意和美国一起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于美国的种种劣迹,中国和沙特之间,却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一方面在于中国是沙特石油出口的重要大客户,而且伴随中国经济的愈发繁荣,贸易更加紧密。而另一方面在于,沙特也一直是中国军火,中国制造的重要购买国,最近的沙特推出的线性城市,就有中国建筑商的参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对于中国而言,从当下的战略布局来看,中国目前已经和俄罗斯,伊朗,沙特三个国家,建立起了密切的能源合作格局,即便美国想要利用美元支付体系,阻拦中国购买国际原油,中国也有足够的能力,建立起绕开美元霸权,同时购买足够中国发展的石油资源。这样一来,中国不仅保障了自己的能源供应,而且还加剧了对美元霸权的冲击,而面对于这种情况,拜登即便再着急,也只能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