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炮战是谁在后方指挥,让美国进退两难?对印自卫反击战,是谁统筹帷幄,只用3万战士就打得印度溃不成军?1969年,面对苏联的核威胁,是谁临危不惧,打消了苏联发动战争的念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

这几次关乎新中国崛起命运的关键时刻,让我们看到了毛主席在晚年时依旧用兵如神的手法。这三次关键时期,毛主席是怎样安然解决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金门炮战

大规模的炮轰金门事件,是在北戴河召开会议之后毛主席亲自指挥的。1958年8月23日,在金门爆发了震惊世界的炮战。在这次战斗中,毛主席在斗争策略上的运用也是史无前例的一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门炮战

毛主席决定大规模地炮击金门、妈祖是不是要真的解放这两地,然后进而解放台湾呢?当时不仅是蒋介石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没有搞清楚,在福建前线作战的解放军指挥员也没有想明白毛主席的真正意图。毛主席选择在这个时间点炮轰金门,向外界展示出我们要解放台湾的姿态有两点原因。

一是告诉蒋介石,不要搞小动作,对台湾的国民党作出警告;二是把美国舰队的注意力吸引到我们这边来,把美军在中东的第六舰队引过来,远程支援中东人民斗争。这一手一石二鸟的布置,可是需要极为精准的把握,不然很容易遭到美国舰队的打击。

解放军在福建前线对金门展开炮击的时候,让艾森豪威尔几天睡不着觉,他摸不清毛主席的真正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门炮战

随着我国空军和海军进入福建控制了沿海前线的制空权和制海权之后,艾森豪威尔看着我军在前线修建的铁路和作战基地,他认定我军的这次炮轰金门绝不是简单地解放金门、妈祖。

这是要一举解放台湾的节奏啊,于是,艾森豪威尔将在中东作战的美军第六舰队的一半战舰都调到了台湾海峡。为此,中东方面的局势暂时缓和了下来。从这一点看出,艾森豪威尔被毛主席玩弄于鼓掌之中,被牵着鼻子走。

但是我国针对台湾属于我们的内部争斗,美国作为一个外人他无法插手,只能在旁边虎视眈眈地看着。毛主席当时把美帝看得很透彻,只要不与美国发生直接的战争,那他就是一只纸老虎。

1958年8月下旬,我军的炮火已经全部笼罩了蒋介石在大小金门的岛屿。在金门驻扎的蒋军的所有补给全都是靠台湾运过去的,在毛主席的指挥之下,我军的炮火专打蒋介石的海上运输线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门

很快便将蒋介石的海上运输线全部切断,没有办法的蒋介石只能向美军求助护航,想要恢复海上补给运输的线路。

9月7日,美军组成的护航舰把蒋介石的运输船牢牢地护在了中央,美国军舰和蒋介石的运输船相距仅仅只有2海里。

面对着这一复杂情况,如果要打的话,肯定会将美军一起攻击,这样美军就有理由向我们开战,前线的指挥只能向毛主席请示。

毛主席回复了8个字:只打蒋军,不打美舰。并且要求,如果美军向我们开火,我们不要反击。

在蒋介石的运输船到达了金门岛的港口之后,毛主席下令立即开火,我军把炮火全部集中到了中间蒋介石的运输船上。让人没想到的是,美国军舰竟然直接丢下蒋军逃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门炮战

此时毛主席看得非常透彻,蒋介石千方百计想要拉美国下水,而我们则要极力地避免与美军发生冲突,美军也迫于国际战场的压力不会轻易与我国发生冲突。

如何让三者保持这种微妙的平衡,把美军拖在台湾海峡,无暇顾及中东战场是毛主席的主要目的。

为了让蒋介石轻松一点,维持现在的局面,毛主席战略一转,从军事斗争转变为了政治斗争。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这份公告的发布,也让金门炮击进入了新的阶段,开始以外交、政治作为主要手段,不时打打停停硬是把美国拖在了台湾海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告台湾同胞书

接着从军事、外交、宣传三方面出手,让美国迫于巨大的国际舆论,无法对台湾进行有效控制,这对日后两岸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印作战

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印度多次入侵我国领土,气焰特别嚣张。此时印度刚刚摆脱英国殖民主义的统治,同我们国家一样,正在处于发展阶段。

面对着我国的和平态度,印度竟然觉得我们软弱可欺,在1962年大规模入侵我国边境领土。毛主席毅然下令开始了自卫反击,给了印度一个教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印自卫反击战

在二战结束后的冷战背景之下,我国同印度有着许多的共同话语,都是刚刚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在发展中国家的体量当中,印度与我国非常相似,因此维护好双方的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毛主席认为主要敌人就是来自在台湾日本菲律宾等地驻扎的美帝,因此战略重点应该是在东南沿海,而不是在中印边界上。

为此,对于印度骚扰我国的举动,毛主席一直秉持着友好交流,通过谈判的方式来解决冲突。

但是面对印军的不断挑衅,毛主席强调,不能一味地怀柔,在军事上也要做出必要的反击。1959年8月,印军在我国的郎久地区向中国巡逻队开火。我国军队立马给予了还击,打死了印军一人,击伤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印自卫反击战

在准备军事反击的同时,毛主席还展开了外交和政治攻势,通过国际舆论对印度进行压制。毛主席强调,要向其他国家做好解释和宣传工作,揭露印度的丑恶嘴脸,表明中国的立场与原则。一些友好国家也纷纷相信了我国的立场与政策,开始谴责印度的无耻行为。

通过外交和政治的压力,印度总统尼赫鲁多次表示自己用武力的方式是完全错误的,还强调要“为同中国友好而努力”。

面对着尼赫鲁的道歉态度,毛主席并没有轻易相信,指出中印边境必须要有长期经营、长期建设的思想,要加强边境兵力的部署。

毛主席为此下达了对印作战的二十字方针:“决不退让,力争避免流血;犬牙交错,长期武装共处。”坚决不打第一枪,保持距离,还要留有余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印自卫反击战

果然,在1960年中印谈判之后,印度不久便露出了丑恶的嘴脸,想要以武力改变边境现状。在1961至1962两年里,不断在我国领土内驻兵,还打死打伤我国边境战士。面对印度得寸进尺的态度,1962年10月18日,中央军委下达了“初战务必战胜,只能打好不能打坏”的命令。至此,对印反击战打响。

面对着印度的大举进攻,我国军队只派出了3万驻边将士,便把参加过二战的印度士兵打得落花流水。短短几天时间,歼灭了印军8700余人,还俘虏近4000人。这一场战争把尼赫鲁打得慌张不已,以为我国要展开全力进攻,急忙宣布全国进入了紧急状态。

在我国取得了对印反击战的巨大胜利之后,我国政府立马发表了单方面停火和撤退的举动。这一声明的发出,让我国收获了国际上许多国家的夸赞,盛赞我国表现出的和平立场与和解诚意。

对印自卫反击战的胜利,让我国赢得了中印边境五十多年的和平局面,也为我国赢得了国际上的广泛赞誉,让我国得以稳定地发展。

西沙海战

1973年,南越公然将我国南沙群岛的几个岛屿划分到了自己的版图当中。事实上,这只是越南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南越的这次举动可以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没有捞到任何的好处,还迎来了我国军队的反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沙群岛地图

1974年,一份南越入侵我国西沙群岛的文件放在了毛主席的书桌上。此时,毛主席已经有81岁高龄了。

对于西沙群岛方面的争端,毛主席一直在关注着。作为抗击侵略我国领土的领导人,毛主席对中国的每一寸领土都充满着感情。

在1960年的时候,毛主席就批示了在西沙群岛建立军事防卫的文件。如今,南越又在西沙群岛挑起争端,这让毛主席开始思考西沙群岛的解决办法。

1970年,毛主席就发出指示:要在合适的时机把盘踞在西沙群岛的南越军队赶出去。伴随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建交,毛主席已经认定美国不会再维护南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沙海战

1974年,在叶剑英元帅提交的对西沙群岛展开军事行动的报告中,毛主席写下了“同意”两字。

有了毛主席的批示与支持,我国在南海的海军部队很快进入了全面备战,解放军海军对外的第一场战争即将打响。

在面对南越方面有美军支持的情况之下,我国军舰处于以多打少的局面。但我国海军将领并未害怕,其中我军389舰更是直接冲到南越“怒涛”号10米多距离的位置,舰上战士手拿机枪、冲锋枪扔起手榴弹打向了“怒涛”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沙海战

南越海军以及美军完全被我方战士悍不畏死的打法吓住了,不久便溃不成军。初战胜利的海军将士,一鼓作气,收回了珊瑚甘泉两个岛屿。

在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我军向金银岛也发动了进攻,此时岛上的南越驻军早就跟随舰队一起逃走,我军不费一枪一弹便收回了金银岛至此,西沙群岛全部回归祖国的怀抱,西沙海战获得了全面胜利。

毛主席果断下令反击南越的指令,让西沙群岛回归了祖国,稳定了西沙的和平局面。如果当时没有进行反击,在此后的几十年里,肯定会爆发更加严重的战争。所以,今天西沙群岛和平稳定的局面安全受益于当初的西沙海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

毛主席晚年的三次战争,都是在我国处于相对困难的时期完成的。向世界昭示了中国人民尽管处于艰难时刻,在面对国家主权的问题上,中国军队丝毫不会退让。无论对手是谁,一定会让他们知道中国军队的厉害,不战则已,一战必胜。毛主席三次用兵如神的策略也为我国的崛起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地基,向伟大的毛主席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