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援引《以色列时报》的消息称,实际上在伊朗对以色列发起袭击之前的72小时,伊朗就已经向有关国家和邻国通报了此次行动的具体细节和行动计划。在这个措施的实施下,行动过程实际上已毫无任何秘密可言,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伊朗发起打击前,美英法等国家的舰艇和军机能提前抵达以色列并参与拦截的原因。由于行动毫无秘密,所以这四个国家也就有了充足的反应时间去规划拦截作战,所以它的拦截成功率是有保障的,虽然达不到“99%”,但大半被拦截还是值得肯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画蛇添足”,既想报复但又提前通知的行为,本质上还是透出伊朗骨子里还是不敢打,生怕袭击行动可能会对以色列造成重大伤亡导致无法收场。但这样的行为也正中美国下怀,美国今年11月就要举行总统大选,如果这时候以色列和伊朗大打出手,将直接增添拜登的选举压力和精力。而伊朗之所以不敢打,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如果这场战争打起来,对伊朗来说毫无任何益处。相反的,只会让伊朗重新回到那个被西方国家“围追堵截”的日子。以苏莱曼尼遭美军空袭丧生,伊朗做出报复行动为例,事后美国带头对伊朗实施了最严酷的制裁,当时一度连石油都卖不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1年,伊朗的原油出口数据为每天254万桶。到2012年西方对伊朗严苛制裁后,这一数据跌到了每天108万桶,在市场出口份额上,2012年的伊朗在石油输出国组织中的排名从第2跌到了第4。而在国内,由于无法进口国外的商品,使得伊朗国内的通货膨胀率持续升高。更为讽刺的是,作为原油出口大国的伊朗,由于没有足够的开采和加工设备和经验技术,使得它每年还需要从国外进口成品油使用,进口成品油在伊朗国内的占比,一度达到了40%。除此之外,无法接触到国外先进技术和教育交流,使得伊朗的人才培养,工业体系和技术发展都远远落后于国外先进水平。以最为人津津乐道的高超音速导弹为例,目前伊朗主流高超音速导弹,其实都是中国90年代红旗2防空导弹改高超音速导弹的技术脉络,比如大名鼎鼎的“法塔赫”系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伊朗就像是一个外观精美但内部粗糙的工业瓷器,技术落后经济欠发达,这是伊朗不敢与以色列“摊牌”的根本原因。伊朗自然知道打起来西方国家无力再重来一次“海湾战争”,但伊朗很怕又回到过去“穷苦日子”,好不容易熬到西方国家愿意稍微松口的现在,如果因为以色列的横跳而让十几年的隐忍付诸东流,显然是不划算的。为此,伊朗事先通报相关国家,透露自己的打击计划,也是出于对现实情况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