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叮铃铃铃铃~

警察蜀黍的来电

一本正经、不苟言笑的亚子

听得人一愣一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立即找一个隐秘的地方

你要配合办案及彻查财产

我是省公安厅办案人员

什么?

隐 秘 的 角 落 ?

偷感这么重

不会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

启东市公安局城西派出所

接到来自丁女士的报警求助

称有省公安厅人员要求其配合调查

怀疑是诈骗但不确定

值班民警接警后火速前往

给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按下了“止损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蜀黍:小骗子少来碰瓷)

据悉

丁女士前几日接到一通

FaceTime陌生来电

对方自称是省公安厅的工作人员

并展示了其持有的丁女士身份证照片

称其涉嫌发布数万条违法信息

丁女士乱了阵脚

按照对方指引

购买了全新的手机和电话卡

并下载了QQ接受所谓的“专线调查”

之后

对方以“资金清查”为借口

让其逐一上传了家中的存款明细

并告诫丁女士若不想伤及无辜

就绝不能将此事告知家人

并要求丁女士

每日三次汇报

做了什么事、见了哪些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骗德满分)

聊天期间,骗子还以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啊!”

“分分钟把你带回来!”

等语句对丁女士进行恐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几天胆战心惊的日子后

无法忍受恐惧的丁女士

选择了报警

直至民警上门

丁女士依然惴惴不安地表示

“他还说今天下午五点

就要来抓我了

吓得我整晚都睡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警随即向丁女士进行反诈宣防

并用近期真实案例揭露骗局

听着民警的例子

丁女士不安的心才逐渐放平

一场骗局成功被避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骗局揭秘

冒充公检法“开场”

·来电自称当地公安局民警,告知受害人因身份信息泄露或曾经身份证遗失,被人冒用身份申领电话卡,涉及一起诈骗案件,需要配合警方调查。

·来电自称社保局工作人员,告知受害人其社保卡涉嫌洗钱,需要配合警方调查。

·来电自称银行工作人员,告知受害人其名下一张银行卡涉嫌一起诈骗案件,需要配合警方调查。

·还有冒充一些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等,先行营造一种“权威”的假象。

电话转接至“警方”

电话转接至“办案地公安局”,在电话中,“警察”不断强调该案件涉密,不得向任何人透露信息,否则要对受害人实施拘留并冻结资产。

受害人添加“警察”QQ或微信,对方发来虚假的警官证和逮捕令或者通缉令等文书,使受害人陷入恐慌,进一步相信骗子的说法。

下载软件配合“资金清查”

紧接着,骗子便以洗清嫌疑为由,要求受害人将名下所有资金转到指定的“安全账户”,或是要求受害人下载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会议软件,借机窃取受害人银行卡信息以及手机验证码等信息,直接转走卡内资金,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警方提醒

1

如遇诈骗,请拨打110报警电话求助,切勿病急乱投医。

2

公检法等机关绝不会采取电话、短信、微信、QQ等形式进行案件处理。

3

凡是通过网站或者APP出示的带有“公检法”的名称标记的通缉令、拘捕令、警官证,都是诈骗!

4

公安机关在逮捕时,必须当面出示逮捕证,通过传真、网络发送的,都是诈骗!

5

公检法等机关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验资账户”,也不会要求个人进行转钱操作。

6

个人的银行账户密码、短信验证码是个人账户资金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切勿告诉他人!

防诈反诈

江苏警方永远在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丨启东公安微警务

编辑丨曹思奕

审核丨曹芳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