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美国大选正在临近,剩下不到半年时间了。特朗普和拜登使出浑身解数,竞相表现自己才是那个应该坐进白宫的人。在对华贸易问题上,两人的立场基本相同但也有区别。无论特朗普还是拜登,都认为应该对中国强硬,越强硬越好,要通过增加惩罚性关税、禁止中国优势产品进口,来压制中国经济发展。区别在于,拜登是现任总统,可以采取实际行动来打击中美贸易,特朗普就只能口头威胁了。因此,无论谁上台,中美关系将继续处在严寒当中,贸易战会变本加厉。对此,诸多的中国企业正在做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目前的选情看,特朗普似乎占据优势。美国著名研究机构经济学人智库在5月2日发布研究报告,认为特朗普可能一上台就取消与中国的正常贸易关系。这项关系曾经叫做最惠国待遇,也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先决条件之一。特朗普不但要取消这个待遇,还要把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提高60%。作为著名的“闯王”,特朗普完全有可能干得出来,而且共和党把持的众议院还会支持他。民主党人主持的参议院也不敢正面反对。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贸易国,如果美国做出这样的举动来,那就意味着世贸组织的灭亡。国内外专家普遍分析说,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中国肯定会寻求和美国谈判,并且设法从墨西哥之类的第三国转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若是拜登胜选继续执政会如何呢?事情也不会有太大差别,拜登未必会对中美贸易搞一刀切,但是会采取切香肠战术,一点一点扼杀两国贸易。比如这次拜登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钢铁、半导体等货物加税,涉及贸易额180亿美元,总量似乎不大。中美之间的直接贸易虽然已经超过了6600亿美元,但这样一次次制裁,一片片地切“香肠”,结果不会好的。

因此,大量中国企业已经走出去,在第三世界国家设厂,试图绕过美国设置的关税壁垒。但是,这样的被动方式能解决问题吗?恐怕不行。中国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和绿色能源供应者。其他国家并不是不想争夺这块市场,而是根本就抢不上。中国企业即使把最后一道工序放在墨西哥,核心产品还是要从中国提供。对这一点,美国政界和商界是很清楚的。实际上,美国政界一直在叫嚣,对于转口而来的中国产品,一样要进行制裁。这样的制裁落地,只是个时间问题、强度问题。特朗普上台,制裁会来的更加猛烈一些。拜登上台,制裁会采用温水煮青蛙的模式。所以,中国出口产品面临更严厉制裁,是不可避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美国市场的风险不仅仅是贸易保护,还有购买力问题。美国政府和民间的购买力,很大程度上是靠举债维持的。随着债台高筑,美国从政府到消费者,购买力崩盘的前景越来越明显。到那个时候,中国企业就算想再多的办法,也无法解决客户消失带来的危机。如果特朗普上台,以他鲁莽的行政方式,和他在共和党内的影响力,这场危机可能来得很快。中国从政府到企业,不做未雨绸缪的工作恐怕是不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是中国近期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推进与俄罗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原因所在。这个世界如果摆脱了美国的控制,很多购买力就能回到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手中,那中国制造的各种产品,就能在这些新市场上找到销路。至于用什么货币来支付和结算,是一个暂时比较困难、但一定可以克服的技术问题。可能这些国家要求中国提供一定的技术转移和当地生产,但核心技术与核心产品始终还是掌握在中国手里。毕竟,世界上找不出第二个中国,也不太有人能复制中国的产业发展路线图。

到了那个时候,美国想制裁什么,就让他去制裁好了。美国独断专行,打断不了全人类追求幸福生活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