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冒充身份 夸大宣传

签订虚假牲畜养殖领域合同

涉案金额高达2000余万元

社会“毒瘤”

为牟取私利铤而走险

民警几番波折 日夜蹲守

最终将社会“毒瘤”抓获

近日,扎鲁特旗公安局经侦大队破获一起部督案件,涉案金额高达2000余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1人。

了解案情 实地走访

2023年12月7日,扎鲁特旗公安局经侦大队接到报案称:2023年3月27日,王某冒用国某集团有限公司原法人的签名与我的养殖专业合作社签订协议,约定按月为该公司供应架子牛。我按照约定进行架子牛收购,总收购价值370.3万元,分批送到沈阳辽中区某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王某支付161万元之后,剩余209万元未支付,现在联系不上王某了。

接到报案后,经侦大队立即指派精干警力,成立办案专班,全面开展调查工作。通过报案人提供的信息,逐一分析,认真核实,发现该公司实际法人与合同签订人不是同一人。民警发现疑点重重,随后实地走访了国某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市某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调取企业相关信息,并找到该公司实际法人高某,询问得知该公司并未授权王某签订架子牛购销合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滤清资金 明确方向

本案涉及金额巨大,资金流向复杂。在查清犯罪手段后,民警立即调取相关资料,逐一核实,经过民警反复斟酌,多次沟通查证,最终确定王某在无自有资金的情况下,冒用国企名义和负责人身份,打着“打造肉牛产业链、打造农业数字化平台”的旗号,诱骗多地政府、合作社及个人与其签订涉及金额高达4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并进行巨额投资。同时发现,王某将收取的大部分资金用于个人支配,其行为系非法占有为目的,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秩序,构成合同诈骗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抽丝剥茧 全力收网

确定犯罪事实后,案件一度陷入僵局,因发现案发前,王某使用的电话号码已更换,并且已与家属中断联系。办案民警并未气馁,仔细回想,寻找突破口,随即转移作战方向,将重心放在排查嫌疑人王某的人际关系上,经过18个小时的细致排查,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案件突破口,了解到嫌疑人王某可能在沈阳某居民小区,办案专班立即组织警力,前往沈阳,经过4个小时的舟车颠簸,到达座机所在位置。因不了解屋内具体情况,民警选择全天候蹲守,掌握情况再实施抓捕,经过一天一夜的蹲守,于2024年1月20日,晚上10点多,在王某出门买酒时,被办案专班当场抓获。

目前,该案件已向扎鲁特旗人民检察院移送起诉,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 │平安扎鲁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