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了吗,我们那个在外企当高管的同学走了”

“怎么可能,前两天还在朋友圈看到他升职的动态呢”

“是急性心梗,他家人为了筹集抢救费,卖了一套房,但还是没救回来”

“才35岁,太可惜了!”

“是啊,拼命加班,拼命挣钱,到头来却是这样的结果,哎……”

没有任何征兆,一个大活人说走就走。事实上,猝死的人群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庞大,中国每年因心源性猝死离世的人,就超过5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好好的人会猝死呢?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猝死的定义是: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却出乎意外意料地在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

而根据猝死的疾病不同,又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其中心源性猝最为常见,约占猝死病例中的75%。为什么会发生心源性猝死?

现在的中青年人,因工作压力大或是赶工期,长时间的熬夜工作已成为家常便饭。而完成高强度的工作,除了需要集中精神外,还需要大量的体力支持。此时,体内的交感神经会一直处在高度的兴奋水平,分泌大量的血管活性物质,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这个时候心脏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把血液打入到已经变细的血管中,而血管也要承受高压、高速血流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力。长时间保持这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的状态,会对心脏和血管造成极大的伤害。

而且长此以往,心脏持续加力工作,终会导致心脏功能衰竭。心脏一旦衰竭,就再也无力将血液打入血管当中。随后,血压下降血流动力学紊乱,导致人体休克,紧接着发生组织器官灌注不足、脏器衰竭,导致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即使心脏长期高负荷工作后,并没有发生衰竭,而由于血流速度较快,一些硬化、弹性较差的血管长期受到血液的冲击会发生破裂,造成出血。

因为脑血管的走形中存在很多的“大转弯”,这种血管破裂尤其容易发生在颅内,如果出血量大、速度快,患者就会因为颅内高压快速升高,死于脑疝。

如何预防猝死呢?

1.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生活上,每天应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长期的加班熬夜,更不能在身体已经感到不适的时候强撑着。很多过劳死的人,在发病之前一般都会有胸闷、头痛或者头晕的症状出现,这是身体在报警,此时一定要放下手头的工作,尽快休息就医。

2.定期体检,遇到问题及时就医

除了每年的常规体检外,可增加冠状动脉CT和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35岁前的年轻人可用冠状动脉CT排除有无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等隐患,这是预防猝死的有效方法之一。35岁后的人群可每年做一次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检测自己有没有冠状动脉硬化引起的冠脉狭窄。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运动后心前区疼痛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如果身边的人发生紧急情况,要记住,倒地4分钟内是急救的黄金时间。首先可以轻拍他的肩膀,探查是否有意识并检查有无呼吸,按情况采取以下两种措施:

  1. 如果有意识,那么就让其侧躺,避免舌头或呕吐物堵住呼吸道,然后尽快拨打120,等待急救车;
  2. 如果没有意识,或是仅有濒死的喘息,那么立刻拨打120,同时开始做心肺复苏,包括两个步骤: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需交替进行,频率为每按压30次,呼吸2次,直到急救车赶到或确认患者死亡。

也许,没有经历过死亡就不知道生命的可贵,没有经历过病痛就不知道健康的重要。生命宝贵,让我们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