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鬣狗到处窜,遍地是大哥。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当下的一些人,但凡有点小小权力,就会在最大的程度内去为难刁难他人。

在上海市徐汇区的广元路,有一家小小的包子铺。尽管开张已经两三个月了,但除了街坊邻居,很多人不知道这家店铺是做什么的。因为店铺的门头上一直没有一块显示店铺名字的店招。

不悬挂店招,消费者就不知道这家店铺是做什么生意的;没有悬挂店招,自然就没有人进去消费。那么,这家店铺既然开张这么久,怎么就不制作一个广而告之的店招呢?

是店铺老板故弄玄虚,还是另有原因?

店铺的老板说,不是他不想悬挂店招,而是店铺的门头招牌一直审批不下来。按照《上海市户外招牌设置技术规范》,凡是临街店铺,安装悬挂店招都需要向街道备案审查,通过后才能制作安装。

不幸的是,这家包子铺从今年3月7日开始至今,先后向属地街道提交了11次、7个版本的店招申请,但没有一次审核通过。

当地街道工作人员给出的理由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因为店招迟迟不能通过审批,包子铺的正常经营备受影响,仅靠左邻右舍知情人的消费,每天包子铺的经营就是入不敷出。这让包子铺的老板苦不堪言。

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店招,在历经了好几个月,并且还提交了7个版本之后,仍然审批不下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子铺的老板说,每次提交申请后,总是被以各种理由打回。

“一会说字体高35厘米太大了需要缩小,一会说字体颜色太亮了,一会又说不允许用反光材质,一会又说字体外发光不允许,只能反复调整后重新提交。”

而每次提交制作一次效果图,就要花费不少,最大的问题还在于提交与审核之间会浪费许多时间。

据包子铺老板提供的申请记录显示,他提交上去的最后一个版本时间是4月13日,但4月29日这个版本的店招又被否定了。如果再次提交新的版本,究竟能不能审核通过,店铺老板心里也没底。

一个小小的店招,没想到竟成了这家包子铺开业几个月来一道无解的难题。

知道此事后,我非常同情这家包子铺老板的遭遇,但又无能为力。

尽管新闻里天天说如何如何优化营商环境,但现实情况是,在一些地方优化营商环境实际上就是一句停在嘴边的口号,并没有落实到位。

我不知道这家包子铺的店招究竟是碍了谁的眼,招了谁的嫌,一个版本两个版本乃至于三四五六个版本或许设计的不符合规定,但七个版本都通不过审核,就有些蹊跷了。

让人由不得去揣测,严格执行或者说是机械执行规范条款的背后,是否有什么猫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实话,现在的一些人心都坏透了,但凡他们有一点小小的权力在手,就总想着故意去刁难他人。这种人性的恶让人颇感无奈。你遵章守纪,他却吹毛求疵;你与人为善,他却欺人太甚;你好言相对,他却盛气凌人。

当然,我不是批判负责审批这家包子铺店招的相关人员。或许,从程序和规范上说他们一点问题都没有。

我想说的是,当这家包子铺无数次申请被你们以这也不对,那也不对的理由驳回时,作为这方面的专家,你们能不能给出一个符合你们要求的设计方案?

为人民服务和优化营商环境一样,都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嘴上,而是以实际行动来证明的。

否则,我有理由怀疑,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鬣狗到处窜,遍地是大哥,这句话说的就是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