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出手反制,宣布发起反倾销调查,第一波,就下发4份立案调查通知,美国、欧盟、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均在列表。

大陆下发4份立案调查通知

日前,商务部发布通告,对原产美国、欧盟、日本以及台湾地区的进口共聚聚甲醛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共聚聚甲醛是一种热塑性工程塑料,它是通过甲醛与其他单体(如二氧戊环)共聚得到的聚合物。具有高强度,耐疲劳等优点,在汽车、器械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

中方最不希望打“贸易战”,现在发起反倾销调查,也是迫不得已的决定。

前段时间,美国总统拜登在对华310关税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从中国进口至美国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材料等近10项产品关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务部发起反倾销调查】

今年4月,欧盟委员会对中国太阳能企业发起反补贴调查,不日前,欧盟又对从中国进口的镀锡钢发起反倾销调查。

同一时间,日本对产自中国大陆的石墨电极发起反倾销调查。

无疑,美、日、欧此举是赤裸裸针对中国,且破坏了公平竞争原则,中方自然要发起对等反制。

至于台湾,台湾领导人赖清德已经上任,上任前,大陆在关键时间点,宣布对台湾地区发起反倾销调查,对于民进党当局来说,无异于当头棒喝。

可以说,大陆的每一份立案调查通知发的都不冤!

西方利用倾销打击中国是既定事实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在很多产业领域,与美日欧都要竞争,同时也面临着对方的倾销,用倾销手段来打压中国,取得垄断地位后涨价,是西方企业常用的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总统拜登】

中国也成为了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之一,涉及的产品包括轻工、机电、钢铁、光伏等多个领域。

对于西方此举,中方也在推动产业升级、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并在必要时采取反制措施。

此次之所以选择共聚聚甲醛这一原料,主要原因是中国已经成为共聚聚甲醛的第一生产大国。

中方为了保护本国产业的健康发展,早在2017年,已对原产于韩国、泰国、马来西亚进口共聚聚甲醛采取了反倾销措施,如果说当时的反倾销措施留了余地,现在看来,这点余地也不用保留了。

必须明确的事,商务部本次发出的公函,是启动调查,还不是正式制裁,可以理解为对西方阵营的警告。中方对他们的不当贸易行为,是充分掌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务部发出的公告函】

在外贸政策方面,大陆通常倾向于防御性态度,只要商业活动仍可进行,便不会采取主动攻势。然而,美国领导西方国家对中国施压升级,将中方逼至极限。

台当局想要另寻出路,很难

话说回来,大陆的倾销调查,最受伤的还是台湾。

据统计数据显示,台湾地区向大陆出口的共聚聚甲醛,出口量超过60%,也就是说,台湾的共聚聚甲醛对大陆出口最多。

基于此,大陆的调查令,以及调查结束后可能发起的反倾销制裁,对台湾来说,伤害性很强。

赖清德刚上任,就面临这样的情况,对台湾民众他交代不过去。因此,台当局宣布,从下半年起,将将辅助产业界寻览新市场。

不过,想要寻找新市场并不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进党当局赖清德】

拿ECFA协议来说,过去几年,台湾忽视大陆善意,屡次挑衅大陆底线,导致大陆一再收紧ECFA的优惠。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台湾在ECFA项下从大陆获得的关税减免金额累计达到了101.01亿美元。

但在截止去年11月份,台湾区共对大陆2509项产品禁止进口,ECFA规定,双方应“逐步减少或消除双方之间实质多数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也就是说,大陆给的机会,台当局没用。

因此,大陆相应地中止了对台湾水果及海鲜产品的进口,台湾地区莲雾、释迦、芒果等水果遭受重创。

此外,自去年起,大陆开始对台施加贸易壁垒措施,取消了ECFA下产品的关税优惠,比如台湾丙烯、对二甲苯等。

只有大陆出此重拳,台当局才能切实感受到痛。如果台当局不改对大陆的态度,那么大陆只会采取更强硬的措施。

当然,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美日欧等国家,大陆始终不是主动引发争议的一方,采取适当反制措施是表明立场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