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苗诗雨 每经编辑:孙磊

日前,有海外媒体报道称,大众汽车集团(以下简称大众集团)或调整其电动化布局。彭博社报道,大众集团全力发展全电动汽车的战略已不复存在;《欧洲汽车新闻》报道称,随着市场对于纯电动车型的需求放缓,大众汽车品牌或将生产、销售更多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对此,大众汽车品牌方面相关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是不对的,大众汽车没有放弃全面电动化。”

“我们在推出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车型同时,正全速推进电动化进程。”大众集团方面则回复记者,“我们始终坚持电动化战略。然而,在转型过程中,由于世界各地市场发展步伐有所差异,我们必须要灵活地推进动力系统布局。”

大众集团方面向记者表示,未来三年,其计划在中国推出超过40款新车型,其中一半将是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车型销量待提升

据悉,大众集团进入中国市场后,先后推出桑塔纳、朗逸等多款热销的燃油车型,而大众集团也借助燃油车在中国占据了不小的市场份额。

不过,在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猛烈攻势下,车企之间的“攻守”之势已然变化。以销量排行看,大众集团的朗逸、帕萨特、CC等车型在燃油车市场中仍保持头部位置,但在新能源市场的销量榜上,大众集团却略有掉队。

在乘联会4月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上,大众集团在华合资公司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仍保持较头部位置,均位列TOP10。但在4月国内新能源厂商零售销量TOP10中,并未出现上汽大众或一汽-大众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乘联会

按照乘联会早前预估数据,今年4月,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当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分别为8383辆、6574辆,在合资品牌中名列前茅,但与自主品牌相比仍有差距,ID.系列的销售量还有待提高。

具体到车型上,一汽-大众ID.7 VIZZION的表现也有待提升。公开数据显示,4月,该车的销量不足1000辆,而作为同级别车型的小米SU7,目前已经获得了数万辆的订单,4月交付超7000辆。

一季度多项财务数据下滑

面对行业的激烈竞争,大众集团也在谋变。例如,大众集团正在加快混动车型研发。按照此前的规划,到2027年,大众集团将提供30款本土生产的燃油车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此外,大众集团也在扩充其纯电产品阵容。今年,大众汽车ID.家族延伸出了ID.UX系列,并计划2027年推出5款ID.UX车型。

大众集团方面向记者表示,其竞争优势在于丰富的产品组合和灵活性,为客户提供高效的内燃机车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及纯电动车型,可以有针对性地满足客户需求。“集团正在各细分市场丰富其产品组合。”大众集团方面向记者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资料图)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CEO施文韬日前也表示:“在中国,本地生态持续演进,用户特别关注混动的续航和购车成本。因此,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VCTC)与合资企业正致力于本地化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

不过,谋变调整背后,大众集团除了考虑新能源汽车销量如何增长外,成本和利润也是其不得不思考的发展核心要素。

虽然大众集团一度表示,其策略是价值重于销量,不会因为销量而降低价格,但从市场表现看,大众集团也在同步实行降本增效的计划。诸如ID.3定价的下调虽提振了一定销量表现,但大众集团也牺牲了一定的利润空间。

大众集团第一季度业绩数据显示,其多项财务数据表现为同比下降。比如,其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45.88亿欧元,同比下降20.2%;销售额为754.61亿欧元,同比下降1.0%;营业利润率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至6.1%;税后利润37.1亿欧元,同比下降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