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在高速上开车,最烦遇到这样的司机:
开着开着,因为一点小状况就急刹车,跟在后面的你吓出一身冷汗。

好不容易起步了,前方一公里没车,这位慢吞吞时速40,50,占着一条车道,后面压了上百辆车。

这还叫高速公路吗?

很多政策都是如此,限的时候大刀阔斧,雷厉风行,轰轰烈烈,一往无前,撤的时候思前想后,犹豫不决,瞻前顾后,畏首畏尾。那原本属于老百姓的权利,成为官老爷对百姓的恩赐,不能一股脑儿拿出来,得一点一点赏。

多少人每隔几个月,刷一下自己是否得到老爷们赏赐的小客车指标。

多少人掰着手指头计算,还要交多少个月社保和房租,才能得到老爷们赏赐的购房资格。

多少人为了买到那原本天经地义的第二或第三套住房,在“离与不离”之间纠结。

从“房住不炒”的角度来看,这样的限购政策合理吗?这些人和炒房有关系吗?这个观点老胡多次提到过,不再重复。

今天老胡打算从另一个角度来探讨北京立即放开限购的必要性。

老胡多次提出,政府制定房产地政策的唯一出发点,就是控制住房价。然而控制住房价最终又是为了什么?没人知道。下面这篇文章比较长,建议您认真阅读。

《北京楼市政策尽快放开势在必行-就业税收篇

读完之后你会发现:房价下跌的危害更可怕。

老胡讲一个真实现象,就发生在大家身边。

某银行个人信贷部客户经理跟老胡说:“我们行的贷款客户,除一位的房子估值没涨没跌外,所有客户的估值都下跌了,按说应该要求客户补足本金,但行里暂时没行动。”

说明:假设房值1000万,银行按7成贷给你700万。房价下跌到800万,银行按7成只能贷给你560万,差额140万需要你补足。

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信号。

如果你手里有这140万,可以交给银行续命,保住自己的房子。如果你没有这140万,银行又强制要求补足的话,就只能将房产拍卖。

如果大规模出现房屋被银行拍卖的情况,后果不堪设想。

到那时恐怕就不是放开限购的问题了,估计就得回到90年代末,来北京买房送户口了。非要等到那一步吗?

类似的教训又不是没有过。先放开双独,再放开单独,一点一点试探,唯恐这,唯恐那,结果呢?

当病情显著加剧即将危及生命的时候,该用猛药就用猛药,该打球蛋白就打球蛋白,不要舍不得打。都到这个节骨眼儿了,还今天吃片维他命,明天来瓶蜂王浆,人参鹿茸既想吃又怕上火,非等送进ICU才知道着急,就晚了。

前面那辆“肉车”,是时候加速了。

有人质疑,前阵子网上都说北京的房子已经没有投资价值,就算解除或放松限购,北京的房子还有人买吗?

下篇文章会解答这个问题,敬请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