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房子又成了热门话题。

国家重拳出击救市:首付比例降到历史低位的15%;贷款利率再创新低;除了北京和上海,全国实质上已经完全解除限购政策。

20多年来,一次又一次的宏观调控政策,像拿铁链捆住怪兽一样,毫不留情地捆在房地产身上,终于让这头“百万亿级”的怪兽停止了前进的脚步。

我们还没有来得及为这史无前例的胜利欢呼,猛然发现情况似乎不太对。

当房价一路猛涨的时候,我们只想按住它,没有考虑过它停下来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疫情三年,全球经济被这波意外拖到了谷底。

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拐点,开始缓慢降温。

这个过程听起来很温和,实际上却很残酷,甚至惨烈。

曾经风光一时的几大巨无霸房地产开发商纷纷崩塌,其中以恒大最为触目惊心。

各地陆续出现很多烂尾住宅项目,很多人用半生血汗钱换来一堆等不到完工的钢筋水泥。

地方政府,作为房价上涨的最大受益方,面临着卖不出土地的巨大困境,这直接导致很多高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差点被巨额债务吞噬。

于此同时,与房地产相关的各种上下游产业,纷纷遭遇重创,能熬过这波寒冬的,都是真英雄。

房地产号称是国民支柱产业,还真不是吹的。

别说房价腰斩,就是像现在这样掉个20%到30%,很多人就已经坐不住了。

从去年开会定调救市以来,短短一年,拷在房地产身上的枷锁一一解除,速度之快,简直史无前例。

到今天为止,京沪全面解除限购政策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当我们把自由还给房地产的时候,是不是房价再次起飞的时候呢?

说句实话,谁也不知道。

那些言之凿凿的说房价即将腾飞的人,要么是利益相关方,要么是跳大神,反正不可信。

假想一下,如果房价再次起飞,我们会怎么样?

房价上涨,住宅市场交易量增加,银行贷款业务猛增,中介带看火爆,人们争先恐后贷款买房,唯恐“今天不买房,今年又白忙”。

开发商信誉满满,贷款囤地,拿了一块又一块,等着将来慢慢开发。

地方政府重新开启卖地模式,日子忙碌又滋润。

圣经说: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我看这句话未必正确,至少在房地产领域不太适用。

解除限购,房地产就一定会回到过去20年的老路吗?

我看未必。

如果这么单纯的走回20年来的老路,那这局游戏一定会卡死在开局阶段,因为所有人都在等着钻系统的漏洞,没有人愿意充当炮灰。

解除限购并不意味着房价一定起飞。

在我看来,解除限购只是让房产市场回归到正常的市场环境。

过去2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高房价是一把双刃剑,在它光鲜亮丽的外表下,潜藏着巨大的风险。

未来的房地产市场会更加市场化,该涨的涨,该跌的跌,市场这支无形的大手会按供需关系调节房价,让它健康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