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乔迁之喜

小小说

文/石清华

收废品、捡破烂的张师傅请我去喝喜酒。

我这个极平凡、极普通的教书先生,居然有人无偿地请去喝酒,真有点受宠若惊。张师傅买了新房,做了装修,买了家具,备了两桌平民家的酒席,邀请亲朋好友,上下左右的邻居,相聚新房,以示庆贺。

我和老婆坚守讲台三十年,才在人和小区买了套二楼的房子,楼层高点虽然空气要好一些,但考虑到退休之后,爬高楼时有可能力不从心,也许算得上高瞻远瞩吧。楼下两间是小区的大门,大门两边是门房,设两个门卫。两门房旁是车库,两车库边,前是绿化树,后是高高的围墙,其间是较隐蔽的一小片空地。六百多套房子,两千多位居民。住了十年,对小区的许多业主已经比较熟悉啦。记得住进去没多久,就认识了左边门卫张师傅,右边门卫李师傅。这两位师傅来自不同的村子,离小区都不远,骑摩托车来回一个小时。四十多岁,衣着相仿,简单朴素。模样相似,油黑放亮的脸,看上去孔武有力、憨厚善良。只是张师傅多读了几句书,高考落选后就无力再读高四了,不能一搏天下闻名知,只好一举回家摸泥巴。李师傅少认了几个字,上初中没多长时间,也不知何故,就不肯上学了,不论谁怎么劝说,终究没再上学,回家做了违法的童工,也没有谁去追究这一违法事件。

我刚看到他们,有点疑惑:做门卫的大多是退休的老头子,闲来无事,找点事做做,不至于空虚。或是耕田种地的劳动活已经干不动了,身体又还可以,出来挣一些零花钱,可为儿女减轻点负担。做门卫体力不重可时间长,工资不多但麻烦不少。节俭一些管了本人之用后,应是所剩不多。这么强壮的劳力,做门卫怎么养家呢?

张、李两师傅一个上半天,一个下半天,一个上半夜,一个下半夜,轮换。每人有半天可以在家干农活。碰到哪家有什么农忙活,说一声可换岗,好说好商量,和和气气。嘿,原来他们在家附近打工、种田、管孩子,三管齐下,也是个很好地选择。没过几天,张、李两师傅分别租下了各自门房边的车库。租金不多,可他们没有车呀。略加思索,即明其意:转租他人。虽然不能定价过高,但赚得一点是一点。

交往一段时间后,张、李两师傅和各位业主几乎都成了熟人。见面时笑一笑,问声好。慢慢地,他们在农闲时,阴雨天,不当班时,先是在小区里捡拾废品,后来还到街上拾纸片、捡破烂,晚上分类包装,他们租的车库派上了用场。能经风雨的塑料瓶、废电器、破铜锈铁之类的,暂时放在车库旁的空地上。好在较为隐蔽,无伤大雅。也就没人为难他们了。

六百多户,两千多人,是个不小的数字。相当于一个小的村子,而垃圾破烂却远比一个同样人口的村子多。垃圾桶里的垃圾,几天不运走,就多得怕人。不过,极少出现这种情况。原来有张、李两位师傅每天早中晚的寻觅,稍稍减轻了垃圾桶的负担。来来往往的人和业主,渐渐发现了一个秘密:张师傅捡破烂时,总拉着一辆小拖车,里面放有扫把、撮箕。在垃圾桶翻捡有用的破烂放在小车里后,会把桶外无用的垃圾捡到桶子里,将周围扫干净。就是没有可拾的破烂,只要周边有垃圾,也会这么去做。其实,他不这么做也是可以的,那该清洁工负责。就是脏,也只是半天、一天的。所以他拖着的小车,人们一目了然。他的身后,是一个干净的世界。李师傅总是一手捏一个包装袋,一手拿一把长铁钳,弓着身子在垃圾桶里翻捡,翻到桶外的视而不见,至于本身就在桶外的,更是与己无关。站起身来,拎着包装袋,头也不回地向前去,把满是垃圾的地面丢在了身后。

人和的业主就是仁。大多数人家都把像残书旧纸、塑料瓶、破锅废刀之类的东西放在一边,待张、李两位师傅来时,送给他们。不过,大多人很多时候都给了张师傅,也许是他的小推车或者也叫小拖车方便些吧。张师傅打心里感谢人和小区的业主们。有时碰到老的、少的、力气不够的搬什么重一点的东西上楼,会毫不犹豫地放下小推车,免费给别人送到电梯门口。别人拱一拱手:“张师傅,你(您)辛苦了,谢谢。”

张师傅呵呵一笑:“不用谢,力气用了有来的。”

这种卖力的事情,李师傅碰到是必然的。搬是可以的,但得先讲好价,免得扯皮。当然,这也是公道的,不可指责。我出劳力你出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我不为钱出来干什么?在家守住老婆孩子热炕头,多好。就在他搬运货物上楼的当儿,时常有人轻轻扒开包装袋口,窥探有没有什么秘密。这似乎有点不仁了,打探者也许没什么不好的想法,就是有点儿好奇吧。

张、李师傅把人们给他们的或是收购的废旧物品运回来,在各自的车库里分类打包。当然也有少许无用的东西,都会丢在车库的门前。张师傅会把这少许无用的东西收齐装好,送到垃圾桶去。李师傅则是只管扔出去,反正不多,对过往的人影响不大,绕一绕就过去了,这本就不是我的,也许清洁工马上就会来的。李师傅有时甚至怪张师傅多事,如果都像你一样,那清洁工的工资不就白拿了吗?

我与老婆都是教书先生。在人和小区,和其他业主相处很好,尤其是两位门卫。家里有不少破书、烂本子、旧报纸,其张数远远比每月领的钞票多。而且旧报纸是便易得来的。单位订了从国家级到县级的许多报纸、刊物,我常常帮单位翻阅,免得还是处女时就被送进了废品收购点。看不完时即带回家中,谁也不会眼红,有的还会笑一笑:真是个书呆子。这些基本不需归还,自然成了私产。有时把这些私产,还夹杂些可回收的废品打包,时而送张师傅,时而送李师傅。自认为如此方显公平。有一天午饭前,把一双破棉鞋也夹带着送给了李师傅。下午去上班时,那双破棉鞋被丢在了人们往来的路旁。虽不影响人们进出,但很碍眼。我满面羞愧地弯下腰去,拾起那双破鞋,走向垃圾桶。默默念着:对不起,李师傅,我不是故意的,以后不再给你添麻烦了。

有天下班回家,见张师傅坐在包装好的废品袋上,低头看报纸,是那么专注,那么认真,犹如他穿着保安装上班,换上农民服去拾破烂,去耕耘。是什么报纸如此有吸引力?我偷偷走到他的身后,正在看一张过时的《人民日报》副刊,想低头瞧瞧其内容,不小心碰到了他,这才抬头望着我微微一笑:“丁老师,您有什么事吗?”

“没事就不能来吗?”

“能来,能来。只是空气有点不好。”

“你能在这里看《人民日报》,说明这里的空气很好。”

他憨憨地一笑,若有所悟,左手展开报纸,右手指着标题《中国汉奸何其多》问:“丁老师,这上面说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登记在册的汉奸有一千多万人,不包括汪伪政权的那帮人。真有那么多吗?”

对这一突如其来的问题,我很茫然,也不理解。一个守门拾废品的人,管这些干什么,自有肉食者谋之。至于是不是有这么多汉奸,我和他是一个级别。但还是敷衍一下为好。所以随口答道:“也许是指当时所有为日本人干事的中国人吧。”

说完后忽然想起了不知从何处看到的消息:说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中央政府出版的《维新报》,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在厨房烧火做饭的空间,都拿出来读。那报纸应和我们的《人民日报》差不多吧。一百多年过去了,现在有多少中国公民看《人民日报》,还真没看到过这类统计数字。也许有些吧。再望望张师傅时,似乎已成另类的农民工,当刮目相看。此后,我也会心甘情愿地多带些单位的报纸,看后交张师傅,不让它们成为单纯的废品。

张师傅放下报纸,拉出小拖车,将装袋的破烂搬到车上,有时三袋,有时五袋不等。据说,少时可卖三至五十元,多时可卖一至二百元。他正拖车要走时,我楼上的王大爷请三轮车送来了两瓶灌满气的坛子。三轮车师傅说很抱歉,腰扭了一下不能帮大爷您背上去了。王大爷自然想到了张师傅,正好碰上:“我老太婆在家,门已打开,请你帮忙放在厨房里。”张师傅二话不说,放下拖车,弯下腰去,左手握住坛上边的挂钩处,右手托着坛身,两手一举,两脚用力,坛横肩上“蹬、蹬、蹬”地上楼去了。两坛气,五分钟搞定。王大爷睁大了眼睛叹息:“年轻就好哇。”

说完递给张师傅五元钱,张师傅找给王大爷一元钱。王大爷把两手向外一推:“别找了,就五元。”张师傅却坚定地说:“王大爷,我是出来挣钱的。钱我要,但该要的就要,不该要的不要。”王大爷笑笑:“你没看到现在什么东西都涨价了吗?就算我给你涨点吧。”

“别人都涨,我也不涨。”

张师傅拖车出门时,李师傅打开横杠,投来羡慕的目光:老张啊,你的人缘真好。连一向清高的教书先生丁老师都愿意跟你交朋友,其他人跟你往来就很正常了。想想自己每次交货时,就一条扁担,挑上两个包装袋,得个三、五十块钱就很不错了。唉,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应约来到张师傅的新居。三室两厅两卫生间加厨房,比我那三室两厅大多了,应该有一百五十平方米吧。豪华的装修,大气的家具,已经没有了农家气象。

张师傅西装革履、满面红光,在灯光下显得神采奕奕,也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吧。要是你不了解他,根本就不知道他是一位农民工。他几大步走到我面前,双手紧紧握住我的两手:“欢迎丁老师。”

说完拉着我去看他的书屋。靠墙一面的大书柜,几乎被书籍报刊占满了。

来客齐聚宽敞、明亮的客厅,举杯同庆:祝贺张师傅乔迁新居。

(2017年7月2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石清华(男),退休教师。出身卑微,有幸长成,但岁月蹉跎,一事无成,只好勤奋干事,踏实做人。胸无大志,交游平民,酸甜苦辣,离合悲欢,渗透于心。然盼其觉醒,努力上进。替己谋福利,为国尽忠诚。畅叙平民事,共享人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