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联合国官员20日表示,由于以军持续封锁加沙地带南部拉法口岸,本应运进加沙地带的食品和药品等人道主义援助物资滞留于拉法口岸埃及一侧,而美方建造的临时码头开张两天后便形同虚设,联合国救援机构已有两日未收到经此码头运入加沙地带的援助物资。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官员埃德姆·沃索尔努20日出席联合国安理会一次会议时说,随着以军在加沙地带持续推进行动,加沙地带本已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进一步恶化,“要描述加沙地带的状况,我们已经词穷了,先前已经说它是灾难、梦魇、人间炼狱,现在有过之而无不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5月19日从以色列与加沙边境以方一侧拍摄的加沙地带遭袭后升起的浓烟。新华社发(吉尔·科恩·马根摄)

沃索尔努说,由于拉法口岸埃方一侧关闭,至少8.2万吨援助物资滞留在埃及境内。虽然以方重开以色列与加沙地带之间的凯雷姆沙洛姆口岸,然而由于“冲突频发、物流条件极具挑战性、协调程序十分复杂”,难以经由该口岸运输物资。

拉法口岸是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运入加沙地带的主要陆路通道。以军本月初控制拉法口岸加沙一侧后,埃及方面表示以军行动对援助人员和车辆构成安全威胁,拒绝与以方协调援助物资从拉法口岸埃方一侧运入加沙地带的相关事宜。

联合国数据显示,随着以色列不断推进在拉法军事行动,已有大约90万人被迫逃离拉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5日,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的一家医院,伤者接受治疗。新华社发(哈立德·奥马尔摄)

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吉拉德·埃丹在安理会20日会议上辩称,除了清除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盘踞于拉法的有生力量,以色列方面别无选择。按照他的说法,以方已为巴勒斯坦民众撤离拉法后的去处划定“人道主义区”。

埃丹所言“人道主义区”位于加沙城以西的马瓦西地区,面积狭小,生活基础设施不足。联合国官员先前警告,该地区过于拥挤,难以承受大批人员涌入。

美国在加沙地带中部地中海海岸建造的临时码头17日启用,但并未显著缓解物资运输困难问题。一名联合国官员20日说,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设在加沙地带中部的仓库只在17日、18日接收到经此临时码头运入的物资,19日、20日并未收到从临时码头发出的物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9日,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人们排队领取食物。新华社发(哈立德·奥马尔摄)

据先前媒体报道,美方耗资3.2亿美元、投入1000名美军士兵参与建造这座码头,旨在通过水路向加沙地带运送物资。按照计划,码头初始运量为每天90吨物资,后续运量达150吨。只是,这些运量与本轮冲突爆发前加沙地带每日所需数百吨物资相比只是杯水车薪。

观察人士认为,美方建造临时码头仅是迫于国内外舆论压力所作的姿态,临时码头实为政治作秀的道具。

联合国秘书长副发言人法尔汉·哈克先前指出,经由美方建造的码头向加沙地带运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并非最为可行、最有效率的方式,“我们必须采用最快速和最正常途径(把物资)送到加沙地带民众手中,因而我们现在需要陆路通道”。(王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