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5月21日电 (鲍聪颖 于志强)5月21日,在第二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到来之际,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在未英社区普法公园召开“践行分类新时尚,志愿担当新征程”《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四周年西长安街街道成果展活动。

本次活动以“营造活动氛围,展现分类成效,发动全民参与”为重点,通过总结回顾、表彰先进、志愿发动、低碳互动等多种方式展现西长安街街道在推进垃圾源头减量、精准投放、循环利用、宣传教育、基层治理、长效机制等工作上取得的成绩,进一步激发广大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现场,街道对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示范楼宇、优秀党员、优秀环卫等先进集体及个人进行了表彰,同时启动“践行新时尚,分类志愿行”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并为11个社区的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进行授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现场还开展了旧衣物制作坐垫和儿童diy手工画等手工制作活动。家长们和孩子一起将自家淘汰的旧衣物、窗帘、床单等布料,通过二次改造,制作成五颜六色款式多样的坐垫和帆布包;同时,孩子们还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在物品表面绘制各种图案,有自己的美好家园,也有想象中的未来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自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西长安街街道持续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坚持正向引导居民形成自主的投放意识和习惯。西长安街街道办事处主任李继鹏介绍,街道持续强化和规范可回收体系建设,结合辖区实际情况,以应分尽分、应收尽收为目标,大力开展“一袋式”上门回收,“一袋式”自助交投服务,实现垃圾源头减量。此外,街道加大了可回收物特别是低值废弃物回收力度,开展可回收物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开展小旧家电、废旧纺织物、废旧玻璃专项回收活动,完善可回收物体系建设。

李继鹏表示,垃圾分类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未来街道将开展更多深入社区的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参与互动等多种方式和渠道,深化大家的垃圾分类意识,引导居民自主源头分类,进一步聚焦居民参与率、投放准确率,促进分类习惯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