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背景下,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对物流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物流作为连接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桥梁,其运营效率和可持续性对整个供应链的绿色、低碳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在此背景下不少快递公司都加快布局,在ESG赛道上卷了起来。在同行公司中,顺丰控股(002352.SZ)在2019年以前就开始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此外,京东物流(02618.HK)、德邦股份(603056.SH)及,“三通一达”均已连续多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作为行业里的“新秀”,极兔速递(01519.HK)终于在今年发布了首份《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下称“报告”),表明了其践行和推动快递行业ESG发展的决心。首份ESG报告,极兔速递表现到底如何?

绿色低碳发展问题披露不足

网易财经ESG注意到,在报告中,极兔速递将环境治理相关议题中的绿色发展问题放在了第一个专题进行呈现,可见极兔速递对于环境议题的重视。具体而言,极兔速递表示从应对气候变化、水资源管理、包装材料管理三大维度分别制定具体目标。

首先,极兔在物流全链路(包括收件、中转、派件和包装回收等)推广使用绿色包装和回收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截至2023年底,循环中转袋的投放和使用量均达到显著水平。

其次,在绿色运输方面,极兔通过优化油耗管理、运输结构等措施形成了四位一体的绿色运输模式。最后,极兔还参照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的建议,构建了气候变化管理体系,以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为减缓气候变化提供助力。

尽管如此,极兔速递在绿色低碳发展问题的披露仍旧是不足的。

从报告披露的情况来看,极兔速递主要聚焦于通过优化运营流程、采用环保材料和推动绿色运输等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极兔速递在报告中亦称,2023年,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其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强化规范制度,绿色低碳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然而,关于绿色科技的具体研发、应用和投资等方面的信息,极兔速递报告中却几乎未有呈现。

需要说明的是,绿色科技是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社会和公众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企业加强绿色科技方面的披露也成为了趋势之一,对此不少物流企业也做出了相关披露。

除此之外,今年一月,极兔速递还被曝出因连续使用抽检不合格集装袋问题被国家邮政局进行行政约谈。针对此事,极兔速递回应称,将对现有的快递包装供应商进行全面梳理排查。

约谈指出,2021年山西、四川,2022年天津、内蒙古、山东、青海等6省(区、市)极兔速递使用的集装袋分别检测出重金属超标。极兔速递作为总部企业,存在履行快件包装统一管理责任不到位的问题。

相关部门要求极兔速递,一是要提高绿色发展意识,全面加强问题整改。要针对连续两年使用集装袋出现重金属总量严重超标的问题,深入查找根源,制定整改措施,组织全面整改,实行销号管理;

二是要强化内部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统一管理制度。要完善绿色采购制度,确保下辖子公司、分支机构、加盟企业采购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快递包装物。三是要履行企业主体责任,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

综上,极兔速递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仍需加强监管和改进。

社会责任“两张皮”

在极兔速递发布的报告中,对于社会责任这方面使用了大量篇幅进行披露,主要集中在员工管理、社会公益等方面。

在人才发展方面,极兔将人才视为其发展的核心动力,致力于构建多元、平等、包容的工作环境,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沟通渠道、员工福利和各类培训支持,以及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来赋能员工的成长与发展。

而在社会层面,极兔充分发挥其业务优势,在业务经营所在地的社区,通过环保公益、灾后援助、乡村教育、助农发展和帮扶特殊群体等多个方面,积极贡献于美好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但关于员工基本权益保障方面,极兔速递或还存在漏洞。2022年6月,极兔速递因拖欠江苏常州武进湖塘镇网点十余名员工工资共计30多万元而登上微博热搜,引起广泛关注。不过在2023年ESG报告中,极兔并未披露在员工薪水保障方面的相关制度。

除此之外,在快递企业公众满意度方面,极兔速递一直表现不佳,投诉量居高不下,涉及寄丢物件、客服服务态度差、恶意加价、拖延赔付等问题。针对此,极兔速递在报告中进行了披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极兔2023年ESG报告

但网易财经ESG注意到,极兔速递关于此方面披露的信息比较粗略,投诉案件数量和来源披露不全,办结率和满意率极高,但却未披露相关证明、数据来源,与黑猫等投诉平台展现的投诉情况差异很大。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极兔速递的投诉量累计已达到30211条,回复量为30169件,完成量为25987件,回复率为99.85%,完成率仅为86%。而在消费保投诉平台上,极兔速递解决率仅为24.5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消费保

这些投诉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送丢寄件人快件,且网点在要求提供价值证明后未能及时解决;其次是寄件缓慢,部分消费者的快递到站后长时间未派发,或长时间停留在路上;最后是客服服务态度差,对消费者的投诉处理敷衍且拖延时间。

除此之外,极兔速递的加盟模式也存在弊端。就在2023年3月,极兔速递一加盟商因快递驿站不允许入库,导致大量快递滞留网点,55天内产生了上百万元罚款。经梳理,极兔速递开出的各类罚款金额不同,如未及时完结工单罚款50-100元,虚假签收处罚200元,网点爆仓处罚1000元等。

据了解,该加盟商通过与极兔速递子公司持股的江苏极兔供应链有限公司(下称“江苏极兔”)签约,在南京开通极兔速递网点。上述快递滞留事件发生后,该加盟商被江苏极兔起诉,要求偿还罚款。

此后,2月27日法院已确定了双方的民事调解书,事件现已完结。不过,该加盟商也将极兔速递告上法庭,他认为,极兔罚款标准过高、数额巨大。

参考文献:

《极兔速递环球有限公司2023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顺丰控股可持续发展报告2023》

《2023圆通速递社会责任报告》

《涉低价倾销、虚假宣传接连被罚 强敌环伺中的极兔速递还能走多远?》;投资者网

《极兔被国家邮政局行政约谈:集装袋重金属超标,对现有供应商全面梳理排查》;澎湃新闻

《欠薪频发,口碑“垫底”,极兔网点为何经营艰难?》;钛媒体

《“罚的比赚的多”!被罚百万后,加盟商把知名快递告了》;南方都市报

《一月连罚三次!极兔快递无视监管?樊苏洲的优质服务如何保证?》;创业最前线

《极兔速递旗下黑龙江公司违规被罚款 创始人李杰是否注意到?》;运营商财经网